有一天,农夫的一头驴子不小心掉进枯井里,农夫绞尽脑汁想救出驴子,几个小时过去了,驴子还在井里哀号着。最后,农夫决定放弃,他想这头驴已经老了,不值得大费周折地把它救出来,但不管如何这口井是一定要填起来的,于是农夫就找邻居帮忙,一起将井里的驴子埋了,以免除驴子的痛苦。
大伙人手一把铲子,开始将泥土铲进井里。当这头驴子意识到自己的处境时,开始叫得很凄惨,但出人意料的是,一会儿它安静下来了,大家好奇地往井底一看,出现在眼前的情形令他们大吃一惊:当铲下的泥土落到驴子的背部时,它将泥土抖落一旁,然后就站到泥土堆上面,就这样,驴子一步一步地上升到井口,然后在众人的惊讶中快步跑开了。
从故事中我们可以知道:如果你自我放弃,挫折可以是生命的坟墓;挫折也可以是成功的垫脚石,生活中遇到的种种困难就是加注在我们身上的“泥沙”,然而鼓足勇气,把它们抖落在脚下,使它们成为一块一块的垫脚石,即使掉进最深的坑里,我们也能安然脱困,关键在于你有没有直面困难的勇气。
生活中大大小小的逆境,都是磨炼孩子意志和毅力的运动场。逆境是一所好学校,从这里学习过的孩子,都会慢慢学会化逆境为顺境,处变不惊,临危而不乱,坦然面对挫折并把它作为挑战。这些经验将让他成为一个坚持、执著的人,最终成为一个成功的人。挫折教育不光是给孩子挫折,更重要的还在于让孩子有抗挫折的能力。
首先,父母必须让孩子有面对挫折的勇气,像《羊城晚报》报道的那些家长,对失败而痛哭的孩子,他们不是叫孩子去面对失败,反而去抱怨裁判的不公,这样很容易让孩子把以后所有的失败都归在别人身上,甚至会否定一切或对社会仇恨和不满。所以,父母必须引导孩子正视失败,对他们说:“你现在虽然输了,但是你很努力,只要你找到失败原因并继续努力下去,一定会成功的,我们为你付出的努力而感到骄傲!”
另外,要让孩子学会欣赏胜利者,从胜利者身上汲取营养,完善自己。有欣赏对手的胸襟,是人格完善、有个人魅力的表现,他们更容易成功。只有善于学习对手的优点,化为己用,提高自己,争取下次胜利的人,才能越挫越勇,越挫越强。
患难困苦,乃磨炼人格之最高学府,让你的孩子入学吧!学习过挫折这一课,他必将有一颗无往而不胜的心灵,最终破茧成蝶!
四、心灵成长需要倾听
有位母亲是个报社记者,工作非常忙,为了一心一意地工作,她把2岁的孩子送进了幼儿园全托,每星期只接一次。
孩子被接回家时,经常会说:“妈妈,跟我说说话。”甚至有一次孩子带着哭腔说道:“妈妈,我知道你忙,没时间在家陪我,可我想每天都回家,你可不可以把我转到离家近点的幼儿园?”
这位母亲还是没有理会儿子的请求,因为她和丈夫都经常出差,没时间照顾孩子。孩子从幼儿园回来后,总是兴高采烈地给妈妈讲幼儿园里的事。这位母亲因为一心用在工作上,总以为儿子的讲话打扰了她的工作,浪费了她的时间。因此每当儿子和她讲话时,她就装出很忙碌的样子,眼睛也不看着儿子,手里还不停地翻着书页。
让母亲始料未及的是,她的行为给孩子带来了语言表达上的障碍。她的儿子其实是个表达力很强的孩子,为了尽快把向母亲讲的话说完,他说话的速度很快,后来竟变得说起话来结结巴巴的。
这位母亲这才意识到倾听孩子讲话的重要性。于是她开始改变自己,尽量从繁忙的工作中抽出时间来陪儿子。这位母亲的儿子后来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律师。
是母亲的倾听,让他思维敏捷;是母亲的倾听,让他口若悬河;是母亲的倾听,让他自尊自信;是母亲的倾听,让他幽默风趣;是母亲的倾听,让他独立思考……
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需要人倾听,做父母的你们平时注意到了吗?
许多女孩子都喜欢幽默风趣的男人,可这样的男人哪来的,由谁缔造?其实男人的幽默正是女人给予的。第一个女人是他的妈妈,第二个女人是他的女朋友或妻子。所以,如果你想让你的儿子成长为一个有魅力、幽默的男子汉,就从现在做起,俯下身来,与孩子眼神对眼神,听他讲话吧!
当然,女孩子也需要倾听,因为她们的语言系统比男孩子强,表达愿望也很强,您的倾听,将让她成为一个有素养、有内涵的女性。
大人的倾听,能让孩子从小学会自尊、自信和与人平等地交流。
孩子需要人倾听,做父母的必须认识到孩子的这种心理需求,不要等孩子说话紧张或不爱说话时再去改正。有时你对孩子的伤害,会让你遗恨终生。
有一位母亲,她的女儿第二天就要到国外读书了。这个母亲是位部长,平时很忙,总没时间和孩子说话,今天孩子打电话让她回来得早一点,说有话和妈妈说。母亲觉得孩子明早就走,一定有什么知心话对她讲,于是很早就回来了,没想到,孩子一边哭一边控诉对她的不满,说她的母亲哪年哪月对她说了什么,对她的伤害怎么样,哪天对她同学说了什么话……
这些都让她感到不知所措,没想到孩子在临走时竟然对她说这些,而这些事情平时她从来没注意过,也从没有想到过,但考虑到孩子第二天就要走了,她耐心地听完了孩子的讲话,没想到那么乖巧的孩子心里却有那么多的烦恼。第二天,孩子很高兴,也许是因为她终于把自己心里的话说出来了,也让自己的母亲听完了她的倾诉。走的时候孩子说:
“妈妈,谢谢你,我会想念你的。”是啊,妈妈终于认认真真地听她说了一回,她心里只有感激。后来这位母亲与孩子成了好朋友,经常在异国之间利用网络聊天。
当你是一位好的倾听者时,你就有了成为孩子好朋友的资格。没有父母倾听的孩子很可怜。
在《亲情树》这部电视连续剧中有这样一个情节:雨乐很想把幼儿园里听到的故事讲给姐姐们听,可是几个姐姐都说没空,他很失望。大哥哥告诉他,他可以和大树说,于是只要有心事,他就到那棵亲情树下诉说他的喜怒哀乐,似乎那棵树真的能听懂他的话,看后让人心中有一丝淡淡的哀伤……
有人说记日记的人不容易有心理疾病,这话说得很有道理,只要把内心的事情说出来了,问题也就解决了一大半,难道不是吗?如果当初马加爵能有个人倾听他的诉说,也许那样的惨剧就不会发生了,家长们留一些时间给孩子吧,听听他们有什么心里话对你说,不论自己有多忙,请不要老把“我很忙”这句话挂在嘴边。那样,也许他就习惯了把事情压在心底,或许从这个时候开始,他的性格也正在悄悄地扭曲变形。
倾听,是一门学问,如何做好这门学问,有以下几个原则:
1.专注的倾听姿势
最好与孩子平视,让孩子能看见你的眼睛,不可居高临下地俯视孩子。身体要稍稍前倾,表示出听的兴趣。此外,不要听时捂着嘴、抱着胳膊或心不在焉地翻动书报,这些行为都会影响孩子的表达。
2.浓厚的倾听兴趣
我们对别人说话时,最扫兴的就是听到对方说:“我早听说这件事了。”这样对待孩子,是不尊重孩子的表现。孩子的讲话刚开了个头,父母就不耐烦地说:“知道了,我早知道了啊,你别再说了!该上哪儿就上哪儿玩儿去吧,我忙着呢!”
第一篇 全面了解孩子 第二章 了解孩子的心灵成长需要(4)
这样,孩子就会感到十分孤独,十分扫兴。父母爱孩子,不应只关心孩子的衣食住行,更应该在精神上关怀他们,对他们感兴趣的事感兴趣,这样全方位的爱才是更博大的爱。
3.专注的态度
倾听孩子说话时,要表现出专注的态度,让孩子感觉到他说的每一句话,你都认真地听到了。听时,要保持微笑,也可以故意做出吃惊的表情,因为孩子们总是夸大其词地说话,希望他说的事能把人吓住,这表明他很有本事,很了不起。
在使用专注表情的同时还要用语言表达你的兴趣,比如“太好了!”、“真有这样的事?”、“你的想法真不错,往下怎么样呢?”、“哇,简直让我不敢相信!”、“是吗?我也是这么想的!”等语言来表达你专注的态度。
真心爱孩子,关注孩子的心灵世界,从倾听他讲话做起。因为“母亲之所以在教育子女方面不能由别人代替,就是因为她能和孩子同感觉,同哭同笑……单靠理论和教训是不起作用的”,这是契诃夫的一句名言。
五、心灵成长需要包容
人生在世,错误在所难免,父母博大的包容是孩子心灵傍靠的港湾,一家报刊上写了这样一篇文章:
大连的一位母亲突然发现读高二的女儿怀孕了,孩子的父亲又出差在外,母亲一下子蒙了,不知道怎么办。通过反复思量,她觉得最明智的办法就是把胎儿打掉,让这件事的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内,把对女儿的伤害降到最低。在这件事整个过程中,母亲没有对女儿责备一句,只是把她当成一个生病的孩子细心照顾,像朋友一样陪她聊天,给她讲生理卫生和避孕常识,讲父母年轻时的恋爱经历,讲孩子小时候的趣事……女儿紧绷的心终于放轻松了,把事情的前因后果告诉了母亲。
原来女儿上高中后由于英语口语很差常被同学们嘲笑,但有一位男生不仅不笑话她还热心帮助她,渐渐两个孩子心里产生了情感,最终由于一时冲动而越轨。了解真相的母亲并没有责备孩子,也没有去质问那个孩子,而是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了女儿身上。她知道女儿的身体虽然康复了,但心理的康复还需要一段时间,于是她加倍给女儿以关爱,给女儿讲男孩女孩之间交往的规范和尺度,并告诉女儿,妈妈允许你犯一次错误,同样的错误不能再犯第二次。她还向女儿真心地道歉,说她只注重女儿学习而没有把性和必要的避孕知识告诉女儿,同时向女儿保证这件事永远是母女俩的秘密不许外人知道,包括爸爸在内。女儿被母亲博大的包容之爱感动了。动情地说:“妈妈您放心吧,我一定会成为一个让您骄傲的女儿!”
女儿在母亲的鼓励和引导下,康复后刻苦学习,严格自律,与那位男生正常交往,甚至没有单独接触,更没有告诉他怀孕这件事。最终女儿考取了国外一所名牌大学。大学毕业前,又收到三所外国名校的研究生录取通知书。
这位母亲以博大的母爱包容了孩子最严重的错误,让孩子在错误中奋起,重新站了起来。假设她对孩子早孕的事怒不可遏,气急败坏,也许孩子就会从此一蹶不振,在人生的道路上永远地跌了下去,或许产生轻生念头,去自杀,这些都是很可能的事。
父母的包容是孩子天涯之路最后的慰藉,最后的希望。试想没有母亲的呵护,没有母亲的循循善诱,那个女孩的人生将归于何处?
犯错误的孩子尤其需要父母的包容。每个孩子都可能犯错,大人要给他改错的机会,因为每个孩子都是在犯错、认错、知错的过程中渐渐长大的。只有给孩子包容,他才有勇气去直面错误,才会去努力改正,才有胆识去尝试新的事物,闯出一片新的天地。
有一位母亲的儿子犯了罪进了少管所,她就辞了职,穿一件醒目的大红毛衣,每天跑到离少管所不远的一座山上,她站在山头上大声呼喊儿子的乳名,儿子的心受到了强烈的震动,整个少管所的孩子都哭了,他们集体跪下来给这位母亲磕头,向母亲的方向哭喊着,“妈妈!妈妈!我们对
华人心语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和心理治疗电话:
国家注册高级心理咨询师QQ36289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