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家庭教育 > 家长心理课堂

心理学专家给学生的心理咨询教育

时间:2025-02-27 20:23:21  来源:  作者:

    喜欢紧张的人,其实在心理的潜意识里面是不自信的,对自己不是十分的信赖,而且考虑事情挺多(都是没意义的问题考虑太多),平时喜欢钻牛角尖。但是摆脱这样的问题也不是很难,建立对自己的信任,多去公共场合交流,让自己多参加些活动。

    紧张的名字叫软弱

    紧张的名字叫软弱!是的,紧张的名字就叫软弱!自信的人或许也紧张,但那个紧张不过是瞬间一闪,不仅不会对学习产生影响,更不会伴你始终。与人交流,要相信自己,在相信自己的前提下与人交流,如此则再不会与紧张为伍。

    工作中的很多人,总会对上级,对领导产生紧张的情绪。当你有事要向领导反映、有话要向领导说明时,也许心里会显得有点儿紧张。心里一紧张,说话就会结结巴巴,甚至乱了思路,变得语无伦次,一些原来准备好的话语也会忘记,严重影响交谈的效果。

    许斌是一个刚刚入伍的军人,在部队机关从事文秘工作。对一个刚刚入伍的战士来说,这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工作。许斌自己也感到很幸运,同时他也非常重视这个工作。心里经常提醒自己要珍惜这个难得的机会,努力工作,给领导留下个好印象。

    由于工作的性质,他经常要和领导接触。在领导面前,他总是处处小心,生怕自己讲错话、做错事。可是,他还是出了一次差错。有一次由于疏忽而忘记报告一件事,结果被领导狠狠地批评了一顿。从此以后,他在领导面前更加小心了。可越是小心,他越发感到在领导面前紧张、心跳加速。他常常暗示自己不要紧张,可是紧张好像总要和他作对似的,他越是这样想,紧张就越明显。后来发展到一见到领导就紧张得话都说不清楚,在有领导在场的会议上也不敢发言。还有见到异性时,有时也会出现类似的情形。

    俗话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有的人在过去受过某种刺激,大脑中形成了一个兴奋点,当再遇到同样的情景时,过去的经验被唤起,就会产生紧张感。紧张心理还与人的性格有关。一般从小就害羞、胆量小,长大以后也不善交际,孤独、内向的人易产生紧张感。

《专家给学生的心理呵护书》 情绪心理篇 释放自我:紧张是压迫心灵的顽石(3)

    许斌之所以紧张,是因为在一次偶尔出差错被领导批评后,感到紧张和担心。以后再见领导时,就会条件反射地出现紧张、不安和担心等焦虑反应。

    现实中,有很多人害怕与领导交谈,是由于后果考虑得过多过坏,生怕交谈不成,反而给人留下一个不好的印象,无端惹上一身麻烦。后果考虑过多过坏,心理压力就大了,紧张也就难免。为避免紧张,要淡化交谈的意义,把与领导的交谈视作与常人的交谈完全一样。要有这样的思想:万一谈不成,也没有什么大不了。在淡化交谈意义的同时,要相信自己有能力、有水平与领导对话,并必定能取得理想的效果。淡化后果,充满自信,紧张就不会缠绕你了。

    面试紧张延误大好前程

    青年人由于缺乏社交场合锻炼,初涉世事,当与陌生的人和事物接触时,在众目睽睽之下,尤其是需要回答问题或做技术演示时,由于过度紧张便会出现脸红心跳、语无伦次、动作拘谨等失常现象。平时讲起话来滔滔不绝,可一到正规场合让他发言就显得十分紧张,支支吾吾什么也说不上来。有的人在参加考试前失眠、进考场后晕场,有的在参加重大比赛时怯场、不能发挥正常水平,有的在初次技术展示时出现恐慌、紧张等。

    杨科是一个大四的学生,学习成绩非常优秀。在毕业前,势必要做一件事——找工作。春节过后,他也开始做简历,去人才市场寻找合适的单位。在投出简历后没多长时间,就有一家大型公司通知他去面试。这家公司很符合杨科的求职意愿,因此他希望面试能给对方留下一个好印象。但面试时,杨科非常紧张,不仅说话没有条理,而且结结巴巴,更不敢正视主考官。面试出来时,他感觉自己糟透了,猜想公司肯定不会录用他。结果,的确如他自己所料,由于他没能充分展示自己的能力,从而失去了这个求职的机会。

    生活中有很多人都在遭受着面试紧张的苦恼,尤其是当对方对自己来说比较重要时,因为对方掌握一定的“生杀大权”,对方的决定会对自己造成很大的影响,自己希望得到对方的认可,因此会产生不安心理。而且内心得到认可和赞美的欲望越强烈,越追求完美和渴望成功就越容易紧张。

    对过于紧张的人来说,目中无人就可以了,上台前先喝一口水,然后对自己说,这是个空旷的礼堂,我只是过来排练一下,要好好表现!

    消除紧张,从容面对

    随着社会的进步,高科技突飞猛进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日趋加快,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优者生存,劣者淘汰使得人们面对不断变迁的事物时常出现不知所措的紧张心理。这是社会文明的必然产物,但又是适应社会和环境不得不克服的心理状态。

    心理专家认为,紧张是一种有效的反应方式,是应付外界刺激和困难的一种准备。有了这种准备,便可产生应付瞬息万变的情况的力量。因此紧张并不全是坏事。然而,持续的紧张状态,则能严重扰乱机体内部的平衡,并导致疾病。所以我们应该学会自我消除紧张心理。

    一、提高自信心

    很多与人交往就紧张的人往往缺乏自信,提高自信心有助于消除紧张感。提高自信心有两个原则,一是减少对自己的否定性评价,增加肯定性评价,如“我现在的自我状态不错”、“我做得很棒”、“别人不会看不起我”;二是参与那些容易成功的活动,当你与某个人接触能够不太紧张时,就是一个对你信心的支持,通过多次的锻炼,你的自信心就会越来越强。

《专家给学生的心理呵护书》 情绪心理篇 释放自我:紧张是压迫心灵的顽石(4)

    二、做情绪的主人

    用理智的力量控制自己的情绪,用适当的方法,来转移和调整自己的情绪,通过心理上的自我放松使冲动和急躁情绪平静下来,待心情平静后再从容不迫地投入到学习与工作中。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推荐资讯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