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当孩子说:“我已经尽力了,,,”〓〓〓 ?
父母说:“我知道……”他们同意〓〓 ?
孩子的说法。〓〓〓〓〓〓〓 ?
非合理化认同家庭?
?
(1)当孩子说肚子饿了:?
父母说“你胡说,你没有饿,?
你刚才还吃了东西。”?
?
(2)当孩子说:“我已经尽力了……”?
父母说:“不是的,你并没有?
尽力。” 他们否认孩子的说法。?
?
?
?
B. 非合理化认同环境的后果?
赖汉博士指出,非合理化认同环境的后果包括以下4个方面:?
第一,孩子的情绪表达没有得到家长的合理化认同,家长没有教导孩子如何解释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情绪,如果调整情绪唤起,只告诉他们要控制情绪而并没有教他们如何去做。同时,家长对孩子的想法、感受和行为常常不接受或不理解,结果孩子的认知常常处于茫然之中,他们没有学会如何恰当地解释自己的情绪,因此,也缺乏正确判断什么时候应当控制自己的情绪反应。?
第二,由于家长过于简单地认为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太容易,没有教会孩子如何忍耐压力和痛苦,如何建立生活中的实际目标和期望,造成他们往往变得过高估计自己的能力。?
第三,非合理化认同家庭环境,由于有激烈情绪或极端家庭问题出现,常会得到别人的帮助。比如,一个有家庭暴力的环境,父亲性情暴躁,经常因为母亲的“反抗” 而毒打母亲,甚至虐待孩子。每当家庭出现严重情况,就有好心人或社会机构出来帮助他们,给受害人精神上和物质上的援助。结果,社会的同情滋长了父亲极端情绪反应的发展。父亲对母亲和孩子不满情绪的惩罚和社会援助强化了父亲的情绪,并教会孩子在控制情绪和激烈发泄情绪之间摇摆,造成孩子成长中出现情绪不稳定的后果。?
第四,非合理化认同家庭没有教导孩子什么时候该相信自己的情感和认知反应,因为家长对孩子的情绪表达或对其他事物的看法总是表示否定或者不予理睬。并且非合理化认同家庭教会了孩子去非合理化认同自己的生活经历,比如,当孩子偶尔出现发脾气,父亲马上指责其不应该有不良情绪:“好孩子永远不可以发脾气。”另外,非合理化认同环境教会孩子从自己周围社会环境中寻求自己该如何去思维、去感受、去行动,也就是说,以别人的判断标准来看待世界和看待自己。由此而来,孩子永远对自己缺乏信心,不能正确地认清自己。?
C. 非合理化认同家庭类型?
一般而言,非合理化认同家庭分为三大类:紊乱型、完美型和普遍型(Linehan,1993a)。?
(a)紊乱型家庭:这种家庭是属于多问题家庭 —— 父母酗酒,吸毒,低收入;父母离异或双方离家出走;家长很少有时间与孩子相处;父母双方或一方有精神障碍等。在这种家庭里,孩子没有得到心理或生理上的关爱。他们经常独自在家或者自己找到爷爷奶奶家要吃的;家长在家里时经常打击孩子;孩子的任何要求被拒绝、被忽视;孩子的感受和想法不被合理化认同。据报道,这类家庭与边缘人格障碍发病有明显相关性。?
(b)完美型家庭:这里“完美”的意思并非是美满家庭或完美主义家庭,只是由于某种原因家长不能容忍孩子有任何悲观情绪出现。其原因可能包括:家里孩子多,环境吵闹;工作压力大而心情烦躁;无能力容忍悲观情绪;独霸的个性;担心宠坏孩子等。?
(c)普遍型家庭。赖汉博士称这类家庭为“美国式综合症”,因为这类家庭在美国非常普遍,是西方文化的产物。有关情绪理论家指示,西方文化强调认知性的控制情绪,认为个人成就和个人竞争力是判断成功与否的标准。西方个人主义认定自我与他人之间有很清晰的界限,是绝对的自我独立性。该文化认为,成熟之人的行为应当由自我内心控制而不是外来压力控制。同时强调人需要依赖他人或者与他人有紧密相关就是不成熟、病态,或至少是不利于身体健康且有害的社会机制(Linehan,1993a)。与之完全不,的东方文化则强调了集体主义,强调互相帮助。“团结就是力量”的口号影响着我们一代又一代。不过,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竞争力增强,人们的文化意识已经部分开始转变,并强调个人主义的重要性。?
非合理化认同的认知观念不是完全没有道理,也不是对每个人都有害。相反,一些情绪控制策略用在有些家庭里还是起到一定作用。关键的是我们在应用这些方法教导孩子时要考虑孩子的个性以及当时的处境。?
D. 其他家庭环境缺陷?
研究结果表明,儿童时期遭受身体虐待和性虐待的经历在严重情绪失调障碍,尤其是边缘人格障碍的人群中普遍存在(Friedel,2004;Linehan, 1993a;Adams,2001),女性病患有50~75%遭受过性虐待。性虐待和身体虐待大部分发生在非合理化认同家庭里。作为一种精神创伤(trauma),性虐待和身体虐待是导致边缘人格障碍发病的高危因素。?
此外,研究还表明,边缘人格障碍病患中有37%~64%的人在儿童时期有父母离异或失去父母(死亡)的经历。这种不完整家庭很难为孩子提供良好的生活和教育条件,必然也影响孩子的正常心理发育。?
华人心语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和心理治疗电话:02784530206
国家注册高级心理咨询师QQ362890071症状是心灵的语言——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