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遍认为体质异常在本障碍的发病中起关键性作用,但迄今仍缺乏对本障碍特殊病因的认识。近年来,人们提倡对这类综合征采用“注意缺陷障碍”这一诊断术语。此处不用这一术语是因为它隐含着有关某些心理过程的知识,而实际上现在还缺乏这种知识。它还暗示着将焦虑而过份专注的或“梦样”情感淡漠的儿童包容进来,而这些很可能属于不同性质的问题。不过,从行为的角度看,注意不集中显然构成了这类多动性综合征的核心症状。
多动性障碍总是在发育早期起病(通常为五岁以前)。其主要特征是在需要认知参与的活动中,缺乏持久性,倾向于经常变换活动内容,但任何一项活动都不能进行到底,同时伴有、组织不好的、调节不良的和过度、的活动。这些问题通常持续到学龄期,甚至延续到成年期,但许多患儿的活动和注意力会逐渐好转。
本类障碍可伴发几种其他异常。多动儿童常常粗心大意并具有冲动性,易出事故,并因不动脑筋而违犯纪律(不是故意的)。他们与成年人的关系常常是不受管教与约束,缺乏正常的谨慎和克制;常常得不到其他孩子的欢迎进而变得孤单。常有认知损害,特殊的运动和语言发育延迟也不成比例地多见。
继发的并发症包括社交紊乱性行为和自我评价低下。这样,多动症和其他破坏性行为模式如“未社会化的品行障碍”就有了相当程度的重叠。不过现有的证据支持将以多动作为主要问题的一组障碍单独列出。
多动性障碍的男孩数倍于女孩。常伴发阅读障碍(和/或其他学校问题)。
诊断要点
主要特征是注意损害和多动:两个表现对于诊断都属必需,而且必须在一个以上场合(诸如居家、教室、诊所)中表现突出。
注意损害表现为一件事没做完注意就提前离开。患儿频繁地从一种活动转向另一种活动,好象是因为注意到另一件事而对正在干的事失去了兴趣(尽管实验室研究一般并不显示出异乎寻常的感觉或知觉的随境转移)。只有当这种注意保持的缺陷超出了患儿的年龄和智商的应有水平,才能做出诊断。
多动意味着过度的不安稳,尤其是在需要相对安静的环境中。根据周围环境的不同,可以表现为来回跑跳,从该坐着的地方站起来,过于多嘴和喧闹或坐立不安、辗转反侧。评价的标准是,根据所处的场合,并与其他年龄和智商相当的儿童相比,活动比预期的显然过多。这种行为在秩序井然的场合表现最为突出,因为此时需要高度的行为自我约束。
伴发的其他表现不足以作为诊断依据,甚至并非必需,但对诊断有所助益。患有本障碍的儿童有以下特点:在社会交往中缺乏控制力,在危险场合行事鲁莽,冲动性地违犯社会规范(表现为强行加入或打断他人的活动,抢先回答别人尚未说完的问题,或难以按顺序等候)。
学习障碍和动作笨拙非常多见。如果存在,应另外列出(在F80—F89项下);而不应作为多动之正式诊断的组成成份。
品行障碍的症状既不能肯定也不能否定将本障碍作为首要诊断,但它们的存在与否可作为本障碍划分亚型的主要依据(见下面)。
特征性行为问题应该早发(六岁以前),并且长期存在。但在学龄前,多动的辨认很困难,因为正常变异很宽:在学龄前儿童中只有对极端的病例才能下诊断。
在成年期仍可诊断多动障碍。其依据相同,但对注意和活动的
华人心语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和心理治疗电话:02784530206
国家注册高级心理咨询师QQ362890071症状是心灵的语言——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