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别诊断混合性障碍很常见。如存在某种弥漫性发育障碍,在诊断上需优先考虑。诊断的主要难题是与品行障碍鉴别:只要符合多动性障碍的标准,在诊断上就应优先于品行障碍考虑。但品行障碍中也常出现较轻微的多动和注意不集中。如同时存在多动和品行障碍的特征,且多动广泛而严重,则应诊为“多动性品行障碍”(F90.1)。
另一个难题来自这样一个事实,即多动和注意不集中可作为焦虑或抑郁障碍的症状出现,但与多动性障碍时的特异性表现性质不同。作为激越性抑郁障碍典型症状的坐立不安不应成为多动性障碍的诊断依据。同样,常常作为严重焦虑症症状的坐立不安亦不构成多动性障碍的诊断依据。如果符合焦虑障碍(F40.-, F41.-, F43.一或 F93.一)的标准。在诊断上应先于多动性障碍考虑,除非既有焦虑伴发的坐立不安,还有并存多动性障碍的证据。同样,如果符合心境障碍(F30-F39)的标准,那就不能单单因为注意不集中和精神运动性激越而添加多动性障碍的诊断。只有当患儿具有与心境紊乱无关的症状,这些症状又能明确显示出独立的多动性障碍的存在时,方可使用双重诊断。
学龄期急性发生的多动行为更可能源于某种反应性障碍(心因性或器质性)、躁狂状态、精神分裂症或神经系统疾病(如风湿热)。
不含:焦虑障碍(F41.-或F93.0)
心境[情感]障碍(F30-F39)
弥漫性发育障碍(F84.-)
精神分裂症(F20.-)
F90.0 活动与注意失调
长期以来一直无法满意地确立多动性障碍的亚型。但随访研究显示,本障碍到少年和成年期的结局与患儿是否伴有攻击、违法或社交紊乱性行为关系密切。因此主要的亚型根据这些伴随特点的存在与否划分。当符合多动性障碍(F90.-)的全部标准但不符合(F91.-)(品行障碍)时,应编码F90.0。
包含:伴有多动的注意缺陷障碍或综合征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不含:多动性障碍伴发品行障碍(F90.1)
F91 品行障碍总论 诊断要点
品行障碍的特征是反复而持久的社交紊乱性、攻击性或对立性品行模式。当发展到极端时,这种行为可严重违反相应年龄的社会规范,较之儿童普通的调皮捣蛋或少年的逆反行为也更为严重。孤立的社交紊乱性或犯罪行为本身不能作为诊断依据。因为本诊断意味着某种持久的行为模式。
品行障碍的表现亦可以是其他精神科障碍的症状,此时应编码那种基本诊断。
具有品行障碍的某些病例可以发展为社交紊乱性人格障碍(F60 .2)。品行障碍常与不良的心理社会环境有关,包括家庭关系不当和学业不佳,尤其常见于男孩。它与情绪障碍的区分已被充分证实;与多动症的界线则不那么清晰,常有重叠。
诊断要点
确定品行障碍的存在应考虑到儿童的发育水平。例如,暴怒在三岁儿童最发育过程中的正常表现之一,单单存在这一项不能下诊断。同样,大
华人心语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和心理治疗电话:02784530206
国家注册高级心理咨询师QQ362890071症状是心灵的语言——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