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涉及分离的情景也涉及其它潜在的应激原或焦虑原。诊断有赖于能否证实,在各种场合下,引起焦虑的共同因素是与主要依恋之人的分离这一情景。它在发生可能常常与拒绝上学(或“恐怖症”)有关。拒绝上学常是离别焦虑的表现,但有时(尤其在少年)并非如此。首发于少年的拒绝上学不应在此编码,除非它根本就是离别焦虑的表现,而且这种焦虑在学龄前就曾出现并达到异常的程度。如不符合这些标准,应编码于F40-F48或F93的其它类别中。
不含:心境(情感)障碍(F30-F39)
神经症性障碍(F40-F48)
童年恐怖性焦虑障碍(F93.1)‘
童年社交焦虑障碍(F93.2
F93.0 童年离别焦虑障碍
学步期和学龄前期儿童当实际或可能与他们所依恋的人离别时出现某种程度的焦虑是正常的。只有当对离别的恐惧构成焦虑的中心,并且这种焦虑发生于童年早期时,才应诊为离别焦虑障碍。与正常离别焦虑的鉴别点在于其严重程度在统计学上属于少见(包括持续时间超长,超出了通常的特定年龄段),并且社会功能也伴有明显的问题。另外,诊断还需不存在功能之人格发育的普遍紊乱;如果存在这种紊乱,就应考虑编码F40-F49。发生于发育过程中不恰当年龄段(如少年期)的离别焦虑不应在此编码,除非它是恰当年龄段的离别障碍的异常延续。
诊断要点
关键性诊断指征是:针对与所依恋的人(通常是父母或其它家庭成员)离别而产生的过度焦虑,不单单是针对许多场合的广泛性焦虑的一部分。焦虑可表现为以下形式:
(a)不现实地、先占性地忧虑他的主要依恋之人可能遇到伤害,或害怕他们会一去不回;
(b)不现实地、先占性地忧虑某种不幸事件,如儿童走失、被绑架、住院或被杀,会使得他(她)与主要依恋之八分离;
(C)因害怕分离而总是不愿或拒不上学(不是由于其它原因如害怕学校里的事);
(d)没有主要依恋之人在侧总是不愿或拒不就寝;
(e)持久而不恰当地害怕独处,或白天没有主要依恋之人陪同就害怕呆在家里;
(f)反复出现与离别有关的恶梦;
(g)当与主要依恋之八分手,如离家去上学时,反复出现躯体症状(恶心、胃痛
华人心语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和心理治疗电话:02784530206
国家注册高级心理咨询师QQ362890071症状是心灵的语言——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