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在与主要依恋之人分离前、分离中或分离后马上出现过度的、反复发作的苦恼(表现为焦虑、哭喊、发脾气、痛苦、淡漠或社会性退缩)。
许多涉及分离的情景也涉及其它潜在的应激原或焦虑原。诊断有赖于能否证实,在各种场合下,引起焦虑的共同因素是与主要依恋之人的分离这一情景。它在发生可能常常与拒绝上学(或“恐怖症”)有关。拒绝上学常是离别焦虑的表现,但有时(尤其在少年)并非如此。首发于少年的拒绝上学不应在此编码,除非它根本就是离别焦虑的表现,而且这种焦虑在学龄前就曾出现并达到异常的程度。如不符合这些标准,应编码于F40-F48或F93的其它类别中。
不含:心境(情感)障碍(F30-F39)
神经症性障碍(F40-F48)
童年恐怖性焦虑障碍(F93.1)‘
童年社交焦虑障碍(F93.2
F93.1 童年恐怖性焦虑障碍
与成人一样,儿童也可产生对各式各样的对象或处境的恐惧。这类恐惧(或恐怖)中有些(如广场恐怖症)不见于正常心理社会发育过程之中。如在童年产生这类恐惧,应在F40-F48的适当的项下编码。然而,某些恐惧具有显著的发育阶段特定性并且(程度不等地)发生于大多数儿童,例如学龄前期害怕动物就可能属于这种情况。
诊断要点
这一类别只能用于具有发育阶段特定性且符合以下附加标准的恐惧,这些附加标准同样适用于F93项下所有的障碍。
(a)发病于特殊的发青年龄阶段;
(b)焦虑达到临床异常的程度;
(c)焦虑不是更广泛的障碍的一部分。
不含:广泛性焦虑障碍(F41.l)
F93.2 童年社交性焦虑障碍
对陌生人的警惕在半岁到一岁时是正常现象。在童年早期,当儿童遇到崭新的、陌生的或具有社会性威胁的情景时出现一定程度的担心或焦虑也是正常的。因此,本类别只可用于不满6岁的儿童的障碍,其表现应达到异常程度并伴有社会功能失调,而且不是某种更广泛的情绪紊乱的一部分。
诊断要点
患此障碍的儿童表现出对陌生人的持久或反复的害怕和/或回避,这种害怕可主要针对成人或小伙伴,或两者兼有。同时伴有正常的选择性依恋父母或其它熟知的人。害怕
华人心语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和心理治疗电话:02784530206
国家注册高级心理咨询师QQ362890071症状是心灵的语言——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