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已不是单枪匹马、单打独斗的时代了,团队的协作很重要。因此,我们要学会忍耐,大度宽容,不要让你的不满情绪妨碍了你前进的步伐。
◆ 当对上司不满时
对工作、对上司的不满也不是一个新问题。
The Conference Board(世界著名商业研究机构)曾经发表的一份调查报告表明:美国不同年龄、不同收入的从业人员,在2000年对自己工作的满意程度还不如1995 年,尽管2000年的美国经济更加繁荣。在这5年中,35~44岁的人对工作的满意程度由60.9%下降到51.2%,45~54岁的人则由57.3%下降到46.5%。
雇主和雇员之间的信任度也一直很低。位于马里兰州贝塞斯达市的华信惠悦(Watson Wyatt Worldwide),通过对7 500个雇员的调查发现:只有一半的雇员信任他们的高层管理者。
王岚是一个在外企工作的白领,她说:
“我在外企工作两年了,因为专业对口加上我工作认真,上司对我比较器重,可是,前不久在与外商的一次谈判中,由于‘第三者’的缘故,发生了一些不愉快的事情。事后,上司不问青红皂白对我大发雷霆……我对他的做法非常不满,我是顺从上司的批评还是应该跟他沟通?又如何向他反映我的不满,以化解矛盾和误会呢?”
王岚的心里充满了矛盾和困惑。
其实这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哪个打工仔没有怨言,哪个做别人的手下没有不满!问题是:你要做“忍者”,还是畅所欲言?两者没有对错之分,只在于你的选择和表现手法。做“忍者”看来较安全,但并不能解决问题;要畅所欲言,掌握方法、态度和技巧,乃成败之关键。
化解不满的原则是尊重上司的权威。作为下属,如果完全不顾上司的权威,追求绝对的公平公正或者逞一时英雄,那等于是破坏了团队的运作。因此,不要公开顶撞上司,不要让上司下不来台,尽量争取平静理智地沟通。
对上司的认识不要因情绪化而片面化。上司也是人,肯定优点缺点都有。有的上司很挑剔,但勇于承担责任,有的上司脾气不好能力却很强,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尽可能全面客观地去看上司,就不会做出不理智的举动了。
那么如何来向上司反映不满呢?
(1)不满一定要是事实。无论不满是牵涉什么事,一定要是真相。不过,在反映时所运用的技巧亦相当重要,若你不了解上司的性格,很容易令他将注意力集中在你的态度上,而非事件上。
表达时要以积极态度去谈问题,互相尊重而不是去找出谁要为这事负责,待问题解决后,才慢慢谈负责问题。在时间选择上,也要十分小心。如选择老板不太忙的时间再找他,同时亦要懂得看老板的‘眉头眼额’,可跟他先约个时间,使他做好心理准备,须知你心目中的急事,未必等于是老板心中的急事,故不可要求老板立刻为你解决!
另外,在反映问题或不满时,不要单单强调问题所在便了事,要多想一步,找出多个解决的方案,让老板选择。说完后更要有所行动,不要说了便当做了,将责任推到老板身上。
(2)想清楚要老板怎样帮你。“基本上,我每周也会和公司的行政总裁谈谈,让他了解我的工作情况。若遇有不快或不满时,我会先整理好有关资料,并先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跟他说,如何表达前因后果,因为他一定会进一步询问。除了问题,还要说清楚你想老板如何帮你。在谈话完毕后,我亦会将附有相关文件、资料及当日倾谈的总结,电邮给老板作记录。
处理同事的不满时,我避免当众解决,而是先找个可以坐下详谈的地方,让对方情绪先稳定下来,再让他将内心的不满发泄出来。若遇上自己很忙时,我亦会请同事先跟我约个时间再慢慢谈,让自己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集中处理他的不满。”一位中层管理人员这样建议。
(3)用电邮不怕尴尬。“所谓的不满,也是工作上的问题,一般都是因工作太多,而又没有足够的支援,令我心情烦躁。我习惯透过电邮反映不满。相对于当面直接说出来,写电邮给我重新查看整件事情的机会,让我准备得更好,可以将所有事实写得清楚,而且不会出现面对面的尴尬场面,避免大家不必要的情绪反应。
有时候,我会在提出不满的同时,提出解决建议,但有些东西是我没法做到的,便要等老板协助。我的老板也习惯以电邮给我回复,若真的解决不了,大家才坐下来详谈。”一位普通员工如是说。
(4)尽早提意见。“当老板多年,我不时收到下属的意见。当同事反映不满时,有时都很hurt,因为他们不明白我安排的工作都是为他们好。不过,我会尽量和员工解释公司正在进行的政策方向。我建议员工在工作上有问题时,愈早主动向上级了解便愈好,以免事情愈弄愈糟。同时希望员工从积极面出发,例如,多问‘为什么公司要这样做?’‘我们可以如何做出配合?’等较正面的问题,避免正面批评,因为老板都不是笨人,当员工表示有怀疑时,老板大都估计到下属有一定程度的不满。”一位老板这样谈他的处世之道。
让不满鼓起进取的风帆
不满,是前进的动力;不满,是上帝赐给人类最珍贵的礼物,任何人都不能拒绝它。
相传,一个国王得到一个可爱的王子,上帝赐给他12件礼物:高贵、智慧、力量、财富、情感、健康、朋友、爱情、知识、关怀、荣誉和不满。国王将前面11个礼物收下,毫不犹豫地拒绝了“不满”这个礼物。后来,王子长大继承了王位,因为他事事满意,不思进取。结果,他的国家渐渐穷困了,很快沦为一个落后的国家,不久就被邻国吞并了。
明成祖朱棣决定迁都北平,无疑是不满的大胆决策。本来在南京,他什么都有,包括现成的宫殿,他曾在那里度过了自己的童年时光。为什么他要北迁呢?原因很简单,就是两个字:不满。由于不满,他要更大的视野,更大的事业,更大的奇迹。由于不满,他成功了,他创造了奇迹。
有人害怕别人对他不满,认为这是对他的诽谤,对他的不敬,由此耿耿于怀,甚至产生敌意。其实,有人对你不满,这不是坏事,应该说是好事。不满,不是敌视你;不满,是认为你某些地方不足;不满,是对你的期望,希望你更完美。如果你事事满意,处处满意,你就会自满自足,故步自封。没有抱负,没有奋斗目标,你就会踌躇满志,无所事事,也就没有建树。
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自满是让你失去斗志的温床,自满是让你不战而败的麻醉剂,自满是让你自愿放弃的天敌;不满是人生进步的动力,不满是成就事业的法宝。所以,我们要毫不吝啬地抛弃自满这个包袱,带着不满这份珍贵的礼物,不断地发现不足,克服弱点,在不满中努力学习,发奋进取,建功立业。
测测你的不满度
如果你曾经仔细地观察过别人进电梯以后的动作,你会发现许多的共同点。就是每个人进电梯以后一定会习惯地转过身来。让脸部正对着电梯门。几乎所有的人都是在完成这个动作以后,才会开始寻找自己的位置,从受测者所选定的位置,我们可以看出其欲求不满度有多少?
你最有可能站在哪个位置?
A.左后方B.左前方C.右后方
D.右前方E.中间
分析解读
选A:你似乎没有什么不满,即使有不满,也不会将它显露出来,你有很强的自制力,能将自己的情绪控制得很好。在被授予的范围里,你会自然而然地将自己的欲望消化掉。
选B:你非常心浮气躁,如果不把你心中的不满表现出来的话,你会受不了。即使是一点小事也很容易惹你生气,事实上,你自己也明白这个缺点,请积极地找寻改善的方法吧。
选C:你属于我行我素的类型,没有什么欲望。身心容易感到疲倦或是对男性不感兴趣的女人会选择这个位置,特别是老年人或中年妇女特别容易选择这个位置。
选D:你欲求不满度相当高,你正在寻找合适的渠道以消除你内心的不满。此外,你对异性相当关心,是个希望能有个人能和自己常做伴的寂寞者。
选E:好奇心非常强,只要有新的事物出现,你总会尽快地去接触、去试探,即使心中有所不满,你也会把精力集中在其他的事物中,属于活泼好动型的人,选择这个位置的人,以年轻男性居多。
、化解压抑让心旅行
压抑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病态社会心理。作为心理防御机制形式的压抑,有积极的作用,也具有消极的作用。其积极作用在于控制某些不适当的冲动,减轻不愉快经验的打击,避开暂时的困难,以图东山再起;其消极作用表现在如果过于频繁地压抑,超过了意志控制的能力与心理忍受力,就可能出现心理失常,严重的还可能出现心理疾病,人格变态,直至郁闷而死。
◆ 别让压抑压倒自己
压抑是指心理上感到束缚、抑制、沉重、烦闷的消极心态。
压抑通常表现为心情沉闷、烦恼不堪、牢骚满腹、暮气沉沉,时不时有股无名火,似乎一切都令人生厌,既不能分享他人的喜悦,又不能分担他人的忧愁,对他人的喜怒哀乐无动于衷,难以发生共鸣,失去广泛的兴趣,整天拘泥在自我约束之中,心中似有块石头难以消除,严重时还会有绝望之感。
美琳是个年轻的女孩儿,在公司做财会工作。工作虽然单调,但还算轻松。每天下班回到家,除了看电视、吃饭、睡觉,就再没有什么事情能唤起她的兴趣了。
“累!烦!”不知不觉成了她的口头禅,疲惫感充斥了她的整个身心,干什么都提不起精神。躺在床上睡懒觉是她最大的业余爱好,同龄人的朝气蓬勃、活力四射在她身上了无踪迹。
压抑感一般在以下几种情景中最易发生:当某种需要得不到满足,而这种需要又十分强烈却又无可奈何时,压抑感就会油然而生,无论这种需要是合理的还是不合理的,是正当的还是非正当的,是有条件满足的还是根本不可能满足的,只要这种需要是梦寐以求的却又没有得到满足,就一定会感到压抑、烦闷。
当社会的总体要求与自己的愿望和追求相背离时,就会感到受束缚、受压制,但又不能为所欲为,这时也会产生压抑感。
当学业、职业负担过大,竞争的压力过重,社会、单位、学校、家庭对自己的期望值过高时,就会感到时时处处力不从心而产生压抑感,这时就会感到焦虑、消沉。
当人际关系不协调甚至产生隔阂而又无力扭转时,就会感到无奈、沉重而产生压抑感……尽管一个人自卑、忧郁时也会产生或伴随压抑感,但以上这些情景的出现则一般更容易产生压抑感。
压抑与忧郁不同。虽然忧郁能产生压抑感,压抑有时会伴有忧郁,但忧郁仅表现为忧愁郁闷,通常没有被约束、被压制的感觉;而压抑则表现为心情沉闷,心里仿佛有块石头压着,有明显的束缚感、抑制感,且有强烈的发泄欲望和冲动,以致经常吐怨言、发牢骚,似乎有股无名火在心中燃烧,因而忧郁与压抑虽同属情绪失调,但内心体验是不一样的。
在心理学上,压抑专指个人受挫后,不是将变化的思想、情感释放出来,转让出去,而是将其压抑在心头,不愿承认烦恼的存在。压抑能起到减轻暂时焦虑的作用,但不是完全消失,而是变成一种潜意识,从而使人的心态和行为变得消极和古怪起来。
心理压抑有如下特点:
(1)内向性。当个体与外界现实发生矛盾时,个体不是积极地调整与外界的关系,而是退缩、回避矛盾,退回到个人的主观世界,自我克制、自我约束、宁人息事,以
华人心语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和心理治疗电话:
国家注册高级心理咨询师QQ36289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