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抑郁症 > 抑郁症心理咨询案例

认为自己不够好的心理调整

时间:2025-05-30 07:52:32  来源:  作者:

爱是“心”的事情,而心属于你内在的体验者,不属于思想者。

放弃所谓的“灵魂伴侣”

当我们说到关系的话题,觉察自己是否期待你的伴侣成为你的“灵魂伴侣”——你的唯一, 没有了他你将无法生存。假如是这样的话,你干脆把“健康的关系”抛诸脑后好了!
当你太过于重视和依赖你的伴侣,自然地你变渺小了,而且变得依赖,这是孩子与父母的关系,是不平衡的伴侣关系,是向灾难张开双手。
这是一个普遍到令人惊讶的现象。涉及“对你的父母说‘是’(见第七章)”这个范畴。 假如你不接受你的父母,假如你想改变他们,你将不可能感受到把你和你父母联结起来的生物能量。这将削弱你,把你连根拔起;亦即是说,你将会把你的余生虚耗在从他人(尤其是你的伴侣)那里寻求那些你拒绝从你父母那里得到的能量支持和爱。
这是关于能量方面的事,而不是心理上的。你的父母可能很难相处,可能已不在人世,可能你从来没见过他们。但在无意识头脑里,你始终存有一幅与他们关联的能量图谱,假如你无法对他们有感谢的感觉(至少他们给了你生命),那么你别想和另一个人建立平等、平衡和完全健康的关系。你能量的很大一部份仍然无意识地被囚禁在你跟父母的旧抗争当中,同时你会转向你的伴侣身上“找寻”父母,期待他们给你无条件的爱和接受。这将带给你的伴侣巨大压力。实际上对于他们来说这是一个不可能去履行的角色。
同样地,假如你无意识地要成为爸爸特殊的女儿,或妈妈特殊的儿子,从能量上来说,你将不能积极地与别人建立健康的关系,比如你发现自己总是选择一些不可能成为你真正伴侣的人充当你的情人。假如你认出了那是你的情况,看清楚你是否因为你自己其实不想走入关系,所以一直在更换伴侣。
幸运地,这是一些你能够纠正的事情(见第七章,对你的父母说“是”),你甚至不需要和你的父母一起做。

对可能结束的关系说是

关系危机出现在“蜜月期”过后,爱情变得平淡无味之时,我们充满梦想和理想地展开一场关系,就好像在玫瑰色眼镜之下看一个人——终于找到一个让我生命里的每一件事都安定下来的人。
一段时间以后,玫瑰色褪了,我们开始看到对方的“本色”——一个和我们想像中完美的他有着相当差距的人。恐怖!同时,他们也开始看到,我们并不太像以前的那个我们。
而这才是亲密真正开始之时——当幻象消退,真相悄然推近。
然而从此我们开始唠叨这个身边人,有或甚之,无论如何,无论用哪种方式,文明地或者不那么文明地,我们开始试着去改变对方, 试阁把他们塑造成我们梦想中的那个他,而这就是滑向地狱的开始。
别人就是别人,你就是你。你不可能改变你的本质,也不可能改变别人的。
你可以改变的是你面对处境的方式,仅此而已。你能够明白这是无意识机制在操控你的反应,你也能够为自己增添一些应对处境的智慧、觉知和责任感。
那将带给你一些真实的选择。

衡量利弊,做出选择

你可以仔细考量一下你的伴侣,在他们本来面目的基础上,在你接受他们将不会改变的基础上,权衡你们一起的所有利与弊。这意味着他们很可能会继续不时地激怒你,而且以其言行在无意间触发起你的旧日创伤和恐惧,引致你的过度反应。
你可以下决心你不要去经历和看到那些让你不舒服的内在事物,你宁愿去抑制它们,继续和你的所有的保护机制一同生活。
那意味着你跟亲密关系说再见了,因为在亲密里面你将会变得脆弱。
维持你的舒适形象,也意味着与揭开你潜意识面纱的可能性说再见,意味着你与伴侣一起成长的可能性说再见。然而无论如何,留守在自我的舒适地带是安全的,这是你的生命,也是你的选择。
假如你认为和你的伴侣一起让你很不舒服,那很好,只要你是有意识地做出的决定,你会为这个决定作出承担——这是我的选择。那么你不会有罪恶感和后悔,也不会去谴责。
这仅仅意味着,把维持这段关系的利与弊找出来,倘若对你来说弊多于利,那你可以怀着爱与尊重跟你的伴侣解释清楚,并且为你这个决定负起责任。
你可以离开,对你的行动负上全部责任,这意味着不去责备你的伴侣,因为他只是做他自己。假如有人该被谴责,那个人将会是你,因为是你把一些想象投射到你的伴侣身上,而那些并不属于对方。
相反,你可以认定利多于弊——我还可能找到这么一个愿意容忍我所有习性的人吗?(毫无疑问,这些决定并不是永久的。)
每当矛盾爆发,你的自我开始冲撞你的伴侣时,你其实可以决定利用这些情境去更多地了解那些驾驭着你生命的无意识机制,你可以决定利用这些情境去实验,允许自己更为脆弱,感受那些不舒服的感觉,认识到你其实没必要继续让这些无意识机制凌驾你的生命——也许你已经成熟到足以面对他们,应对他们。
那对自我来说是很可怕的事情,自我喜欢一切尽在掌控,不是吗?然而那更意味着解放,因为只要你承认你的旧创伤,并为它们带给你的反应负责,那么你再也无须去压抑这些反应,也不必害怕那隐藏在背后不受控制的情绪爆发,你和你的伴侣也不会再陷入不必要的争执之中。
自由到来了,责任永远随之而来。因为当你完全了解了对方的本来面目,如果你仍决定留下来跟他在一起,那么以后如果他仍然因为做他自己而使你烦扰,会是谁该被谴责?嗯……
这就是说,你不能再因为你这位身边人做他自己而叨唠。切记——是谁决定维持这段关系,而且十分清楚,他(她)就是他(她),一个不会改变的他(她)。

第三章
对真正结束的关系说“是”

看看你是否能够打断头脑对悲惨事件无休止地放映,而不是全神贯注地去忍受它。

最难面对的一种情况,就是当一段关系结束,而你并未准备好或不情愿。你想继续,而对方结束了它这带给我们极度的恐惧和不安全感,假如牵涉第三者,那么最糟的嫉妒心也会一起被拉进来。
也许你早感觉到了,也许你睁只眼闭只眼, 也许当初你不是那样的话是可以挽回的,也许没有第三者介入,它不会结束……太多的“也许”让头脑反复咀嚼。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推荐资讯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