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0年,争取成为选举人,失败。
1843年,参加国会大选,落选了。
1846年,再次参加国会大选,当选,表现可圈可点。
1848年,寻求国会议员连任,失败。
1849年,想在自己州内担任土地局长工作,被拒绝。
1854年,竞选国会参议员,落选。
1858年,再度竞选国会参议员,落选。
1860年,当选美国总统。
“此路破败不堪又容易滑倒。我一只脚滑了一跤,另一只脚也因而站不稳,但我回过来告诉自己,这不过是滑一跤,并不是死掉爬都爬不起来了。”林肯在竞选参议员落选后如是说。
◆ “退缩”之德与“勇敢”之德
退缩与勇敢又是相反相成的,在某些诱惑面前要学会退缩,比如商场的诱惑,官场的诱惑,色相的诱惑,名利的诱惑,这时候的勇敢就等于自掘坟墓。
《礼记•大学》中记载着曾子的一句话:“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是说一个人的言行举止都处在众人的监督之下,不要做坏事,做了也逃不过群众的眼睛,以此来教育世人要言谨行慎,不可造次。
即使到了今天,仍需要时时记住这种告诫,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克己奉公,就必须要在这些诱惑面前退缩。退缩,能使人克制和廉洁;退缩,能使人真切地面对诱惑而不敢伸手;退缩,能使人修身养性,淡泊名利,抵制诱惑,保证社会的稳定发展。
但是,“退缩”也并不能保证道德的完整。鲁迅先生主张“横眉冷对千夫指”,以此来昭示世人,培养一种“横眉冷对”的果敢决断的精神,塑造一种刚正不阿、勇往直前的人格,这一思想,因其冷面傲骨,激励着无数的当代国民。
当我们将“退缩”作为抵御诱惑的堡垒的同时,绝不能放弃勇敢的精神。当一个人因为理想、事业遭受风言风语、冷嘲热讽时,这时的勇敢是一种坚忍,是一种正直。当一个领导的改革方案遭遇挫折时,在改进后继续奋勇前进,这样的勇敢则是一种开拓,一种胸怀。
只有将“退缩”和“勇敢”都用在恰当的时间、合适的地方,才有助于个人道德修养的完善。
◆ 勇敢向前行
我们既然选择了生活,就无权选择退缩。在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压力,我们要去学会面对压力,解决压力,决不退缩。
1.一味退缩只会滚出雪球效应
在工作中遇见了难题,应该冷静下来,认真分析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一味地退缩只会使原有的优势荡然无存,甚至你的问题会越来越多。
2.保持好心态,发挥自己的潜能
同样的一件事情,以积极的心态和消极的心态去面对,两种结果是截然相反的。有位心理学家认为,在人类的天性中,原本就有寻求发展和自我实现的需求。面对压力,如果你选择的态度是“我能行”,那么它会让你少一点失败,多一点成功。
3.及时修订目标
认清自己所面临的问题,及时给自己制订一个更现实、更接近的目标,使自己能够产生满足感、控制感,减少心理冲突,减少心理压力,变被动为主动,避免更大的损失。
4.学会放松
自我放松减压的方法很多,如放松训练、听音乐、运动等。只要我们平时放轻松,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面对人生,即使面临压力,我们也能从容应对,化解压力。
5.学会宣泄
多交朋友,内心有了烦恼,找个朋友倾诉衷肠,适当宣泄一下自己的感受,最好有一个心理医生做朋友,以便及时得到他的帮助。
就算我现在/已经什么都没有/希望在明天/还是抬头要挺胸/面带笑容不气馁往前冲/我越挫越勇/我相信有一天/你会回到我的身边/看一个没有走的我。
八、摆脱犹豫果断决策
习惯于犹豫的人,会对自己完全失去信心,所以在比较重要的事情面前没有决断。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时光易逝,时机易失。若你还在犹豫中摇摆不定,可以说你正在失去美好的东西,你正在向失败的边缘滑去。“兵贵神速”,赶快行动,“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 把犹豫推到一边去
中国教育界顶尖人士魏书生在书中曾这样写道:犹豫夺去了他很多时间,使他什么事都做不成,耽误了时间,平添了很多遗憾。
有这样一个人,他从来不把事情做完。无论做什么事情,他都给自己留着重新考虑的余地,比如他写信的时候,如果不到最后一分钟,就决不肯封起来,因为他总担心还有什么要改动。他时常在把信都封好了,邮票也贴好了,正预备要投入邮筒之时,又把信封拆开,再更改信中的语句。最令人可笑的是有一次他给别人写了一封信,然后又打电报去,叫人家把那封信原封不动地立刻退回来。这个人是个社会名人,在许多方面有着非常出色的才能与品格,但是正是由于他这种犹豫不决的习惯,使他很难得到其他人的信赖。所有与他相识的人,都为他这一弱点感到可惜。
还有一个令人尊敬的妇女,也是个优柔寡断的人。当她要买一样东西的时候,她一定要把全城所有出售那样东西的商场都跑遍。
当她走进了一个商店,便从这个柜台,跑到那个柜台,从这一部分,跑到那一部分。她从柜台上拿起了货物时,会从各方面仔细打量,看了再看,心中还不知道喜欢的究竟是什么。还会觉得这个颜色有些不同,那个式样有些差异,也不知道究竟要买哪一种好。她还会问各种问题,有时问了又问,弄得店员们十分厌烦,结果,她也许一样东西也不买,空手而去。
她要买一件取暖的衣帽,不喜欢穿戴着太笨重,又不喜欢过分暖热。她要买一件衣物,既便于夏天,又便于冬天,既适用于高山,又适用于海滨,不仅可用于礼拜堂,又可用于影剧院。心中带着这几种不现实的苛求,还能从哪里买到这样的东西呢?万一碰巧她买到了这样一件衣物,她心中还是怀疑所买的东西是否真的不错?是否要带回去询问他人的意见,然后再向店中调换?无论买哪一样东西,她总要调换两三次,最后还是感到不满意。
主意不坚和优柔寡断,对于一个人来说,实在是一个致命的缺陷。有此种弱点的人,不会是有毅力的人。
世上最可怜的就是那些犹豫不决、举棋不定的人。有些人一旦遇到了事情,就没有了主意,一定要去和他人商量,这种优柔寡断、意志不坚的人,既不会相信自己,也不会为他人所信任。
有些人的优柔寡断简直到了无可救药的地步,他们不敢决定任何事情,不敢担负任何责任。他们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他们不敢肯定事情的结果是什么样的——好与坏,凶与吉?他们对自己的决断很怀疑,不敢相信他们自己有解决重要事情的能力。因为犹豫不决,很多人使他们很多美好的想法归于破灭。
回书目
所以,对于成大事者来说,犹豫不决、优柔寡断是一个阴险的仇敌,在它还没有伤害你、破坏你、限制你一生的机会之前,你就要即刻把这一敌人置于死地。不能再等待、再犹豫了,现在就开始。要逼迫自己遇事迅速准确地决策,果断坚定地处理,对任何事情都不要犹豫不决。
◆ 犹豫中涛声依旧
乔治•艾略特这样评价一种人:“等到事情有了确定的结果才肯做事的人,永远都不可能成就大事。”
一个人有优柔寡断的习惯,最后都会两手空空,成不了大事。因为这种习惯能让时机立即从身边跑掉,让别人得到先机!
有一位颇有名气的哲学家,身上透着浓浓的文人气质,人也长得英俊潇洒,在他后面有许多追求他的女孩。
一天,有一个可爱漂亮的女孩敲开了他的门,对他说:“让我做你的妻子吧,我是天底下最爱你的女人,错过了我,你将再也找不到第二个了。”
哲学家也一眼看上了这位姑娘,很喜欢她,但最后他还是有些犹豫地说道:“让我再考虑一下。”
女孩走后,哲学家开始用他那一贯研究学问的精神,将结婚的好处和坏处一一列举出来,结果好与坏各占一半,他陷入了矛盾之中,到底结婚还是不结婚呢?他迟迟做不出决定。
就这样过去了许多年,他终于决定要娶那位女孩了。
当他找到女孩的家时,迎接他的却是女孩的父亲。哲学家说:“你的女儿呢?我已经考虑清楚了,决定娶她为妻。”
不料,女孩的父亲冷冷地说:“你已经没有权利娶我的女儿了,时间已经过去9年了,她现在已是3个孩子的母亲了。”
听了这话,哲学家非常后悔,他永远地错过了这段原本应该美满的婚姻。
在现实生活中,有一些意志不坚的人,他们做任何事情都犹豫不决、优柔寡断,失去了基本的判断力,过多地担心结果的严重性,就这样丧失了许多美好的东西。
无法做出决定,优柔寡断,其实是一种性格问题,他们有很多的顾虑和担心,这些顾虑和担心本身并没有错,错就错在不能及时做出决定。
比如那位哲学家,面对喜欢的女孩,他还是犹豫不决,顾虑重重,最后错失良缘。在任何人的一生中都避免不了做出决定,总要在某种情况下做一些决定,尽管都希望能逃避得了。所以,无论做什么样的决定,都需要面对一些困难,但是犹豫不决,总会付出代价的。
◆ 莫待无花空折枝
威廉•沃特说:“如果一个人永远徘徊于两件事之间,对自己先做哪一件犹豫不决,他将会一事无成。”那么怎样克服这种遇事拿不定主意、优柔寡断的毛病呢?
(1)自强自立:培养自信、自主、自强、自立的勇气和信心,培养自己性格中意志独立性的良好品质。
(2)决定取舍:不要追求尽善尽美。“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人不要违背大原则,就可以决定取舍。
(3)有胆有识:心理学认为,人的决策水平与其所具有的知识经验有很大的关系。一个人的知识经验越丰富,其决策水平就越高;反之则越低。这也就是俗话所说的“有胆有识,有识有胆”。
(4)主动思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平时经常开动脑筋,勤学多思,是关键时刻有主见的前提和基础。
(5)遇事冷静:排除外界干扰和暗示,稳定情绪,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仔细分析,亦有助于培养果断的意志。
莎士比亚说:“我记得,当恺撒说‘做这个’的时候,就意味着事情已经做了。”
如果没有果断决策的能力,那么你的一生,就像深海中的一叶孤舟,永远漂流在狂风暴雨的汪洋大海里,永远达不到成功的目的地。
九、跳出逃避勇于担当
安徒生笔下的丑小鸭,在经受了巨大精神折磨之后,首先选择了逃避。它实在无法忍受那个令它痛苦不堪的生存环境,对它而言,那里有的只是黑暗、诅咒和侮辱,所以丑小鸭只有选择逃避。
当丑小鸭基本的生存得到保障之后,坎坷的经历让它发现自己竟然有一个美丽的梦想,而它为了这美丽的梦,竟要拼死一搏,在它看来:自己宁愿高贵地死,也不愿屈辱地活,“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这时的丑
华人心语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和心理治疗电话:
国家注册高级心理咨询师QQ36289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