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人心理健康综合自测
中国著名心理学家王极盛教授根据近年来对中国人心理健康问题的潜心研究,主持编著了“中国人心理健康量表”,特别适用于现代的中国人。
以往,对心理健康的测量通常是由专业人员来进行的,但这样不太方便和及时。“中国人心理健康量表”能使更多的人自测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早发现问题,及时自我心理调适。但应注意的是,自我心理健康测试的结果,仅可作为自己了解心理健康状况的参考,而不能一味地依赖它,如发现自己有较大的心理问题,就应及时向心理医生咨询并接受治疗。
以下是王极盛教授主持编制的“中国人心理健康量表”,该量表反映的心理状况十分全面,自测者能够准确地判定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适合于各类人群。
1.“中国人心理健康量表”的构成
“中国人心理健康量表”,共有80个评定项目,每一个项目都采用5级评分制。
(1)无:自觉无该项问题。
(2)轻度:自觉偶尔有该项问题。
(3)时有:自觉有该项症状,时有发生。
(4)经常:自觉有该项症状,经常发生。
(5)总是:自觉有该项症状,总是存在。
“中国人心理健康量表”,共有80个评定项目,可归类为10个因子。各因子所包含的项目如下。
(1)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包括10、14、23、31、49、53、71、79,共8项。该因子主要反映受试者人际关系方面的紧张、敏感等。
(2)心理承受力差:包括2、17、26、40、50、62、74、77,共8项。该因子反映受试者做事感觉困难,遇到困难与挫折时灰心,觉得工作、学习负担重且难以完成,对待环境杂乱脏不能承受,等等。
(3)适应性差:包括6、18、35、38、48、61、69、80,共8项。该因子反映受试者对事情、环境、人不适应等。
(4)心理不平衡:包括8、15、24、39、42、54、63、72,共8项。该因子反映受试者感到别人对他不公平,抱怨自己赶不上别人,别人有成绩自己生气,自己出力不讨好,别人亏待自己,对比自己强的人不服气。
(5)情绪失调:包括1、13、22、37、45、52、57、65,共8项。该因子反映受试者情绪不稳定,心情不愉快,控制不住自己情绪等情绪问题。
(6)焦虑:包括4、20、28、34、47、58、67、70,共8项。该因子反映受试者对许多事情心烦,预感有坏事发生,心理烦躁,无缘无故紧张,担心自己有病等焦虑症状。
(7)抑郁:包括7、12、21、27、33、55、59、66,共8项。该因子反映受试者情绪低落,对前途感觉无希望,疲劳,对事情不感兴趣,感到忧愁、生活无意思等抑郁症状。
(8)敌对:包括3、11、30、41、44、51、76、78,共8项。该因子反映受试者喜欢与人争论,不能控制情绪,有摔东西的冲动,爱挑人毛病,爱刺激别人等敌对症状。
(9)偏执:包括9、16、25、32、43、56、64、73,共8项。该因子反映受试者不信任人,固执己见,总认为别人背后议论自己,与自己作对,不能接受别人意见,我行我素等偏执症状。
(10)躯体化:包括5、19、29、36、46、60、68、75,共8项。该因子反映受试者心理紧张,特别是情绪产生的躯体化不适或症状,例如手发抖、尿多、头痛、睡不好觉、胃不舒服、心跳加快等。
2.中国人心理健康量表
姓名_____性别_____年龄_____文化程度_____民族_____婚姻_____
职业_____职称_____有何疾病_____测验日期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单位_____通信地址_____邮编_____
月收入:(请选择)(1)500元以下;(2)500~750元;(3)750~1000元;(4)1000元以上。
人均居住面积:(请选择)(1)8平方米以下;(2)8~12平方米;(3)12~16平方米;(4)16平方米以上。
指导语:下面是有关您近10天内心理状态的一些题目。请仔细阅读每一个题目,然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认真填写。每个题目没有对错之分,请您尽快回答,不要在每道题上过多思索。
每个题目后都有五个等级供您选择,分别按照程度的高低用1、2、3、4、5来表示。
1—无,2—偶尔,3—有时,4—经常,5—总是。
注意:(1)每个题目后只能选择一个等级,在相应的数字上画圈;(2)每个题目都要回答。
项 目 无 偶尔 有时 经常 总是
29.我一紧张就头痛 1 2 3 4 5
30.我有想打人或骂人的冲动 1 2 3 4 5
31.感到别人不理解我,不同情我 1 2 3 4 5
32.我固执己见 1 2 3 4 5
33.我对什么事情都无兴趣 1 2 3 4 5
34.我心里焦躁 1 2 3 4 5
35.我过人多、车多的十字路口心里发慌 1 2 3 4 5
36.遇到紧急的事我尿多 1 2 3 4 5
37.我心情时好时坏 1 2 3 4 5
38.我对新事物不习惯 1 2 3 4 5
39.我感到别人亏待我 1 2 3 4 5
40.我感到很难与人相处 1 2 3 4 5
41.我有想摔东西的冲动 1 2 3 4 5
42.我觉得我出力不讨好 1 2 3 4 5
43.总觉得别人在背后议论我 1 2 3 4 5
44.我爱揭别人的短处 1 2 3 4 5
45.我喜怒都表现在脸上 1 2 3 4 5
46.我紧张时睡不好觉 1 2 3 4 5
47.我无缘无故感到紧张 1 2 3 4 5
48.遇到应采取果断行动时,我就犹豫不决 1 2 3 4 5
49.我与人相处,关系紧张 1 2 3 4 5
50.该做的事做不完我放不下心 1 2 3 4 5
51.我不分场合发泄我的不满 1 2 3 4 5
52.我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 1 2 3 4 5
53.当别人看我或议论我时,感到不自在 1 2 3 4 5
54.别人对我成绩的评价不恰当 1 2 3 4 5
55.我感到自己没有什么价值 1 2 3 4 5
56.我总觉得别人在跟我作对 1 2 3 4 5
项 目 无 偶尔 有时 经常 总是
57.我情绪波动大 1 2 3 4 5
58.我担心别人看不起我 1 2 3 4 5
59.我感到忧愁 1 2 3 4 5
60.我心情紧张,胃就不舒服 1 2 3 4 5
61.在变化的情况下,我不能灵活处事 1 2 3 4 5
62.我觉得我的学习或工作的负担重 1 2 3 4 5
63.我对比我强的人并不服气 1 2 3 4 5
64.我不能接受别人意见 1 2 3 4 5
65.我对亲朋好友忽冷忽热 1 2 3 4 5
66.我觉得生活没意思 1 2 3 4 5
67.我担心自己有病 1 2 3 4 5
68.遇到紧急情况,我心跳得厉害 1 2 3 4 5
69.我与陌生人打交道感到困难 1 2 3 4 5
70.我心里总觉得有事 1 2 3 4 5
71.我在公共场合吃东西感觉不舒服 1 2 3 4 5
72.我的朋友有钱,吃好穿好我感到不舒服 1 2 3 4 5
73.我做事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1 2 3 4 5
74.我难以完成工作任务或学习任务 1 2 3 4 5
75.紧张时我手出汗 1 2 3 4 5
76.我常用刻薄的话刺激别人 1 2 3 4 5
77.我遇到杂、乱、脏环境,强烈噪声,不能承受 1 2 3 4 5
78.我容易激动 1 2 3 4 5
79.我的感情容易受到别人伤害 1 2 3 4 5
80.到一个新环境,我不能很快适应 1 2 3 4 5
3.评分方法
(1)因子分:“中国人心理健康量表”共包括10个分量表,每个分量表都包括8项。各分量表的因子分的计算方法,是将8个项目的分数加在一起之和除以8,为该分量表的因子分。每一项目采用5等级评分法,即“无”为1分,“偶尔”为2分,以此类推。每个因子的8项按此标准计分除以8,即为该因子的因子分。
判断自己心理健康状况,读者在自己填完“中国人心理健康量表”后,10个因子均以2分为简单判断标准分数线。根据10个因子的因子分,以2分为简单判断标准分数线,就可以简单、初步地判断哪些因子存在问题和症状。
初步确定心理问题和症状严重程度的评定分数值:2~2.99分为该因子轻度存在问题;3~3.99分,表示该因子存在中度症状;4~4.99分为该因子存在较重的症状;5分表示该因子存在严重的心理症状。
自测中,如果在“中国人心理健康量表”某因子上存在轻度问题,可以通过自我心理调节予以改善和解决。某因子分超过3分,不超过4 分,也可以通过自己心理调适,逐步得到减轻和改善。如果自己的心理调适,超过一个月仍没有缓解,最好找心理医生咨询。如果某因子分超过4分,也可自己先做心理调适。一周后再用“中国人心理健康量表”测一次,如果该因子分仍为4分以上,则建议找心理医生咨询。
(2)总均分:总均分的计算方法是把该量表80项各自的分数加在一起之和被80除,得出的分数便是受试者心理健康的总均分。
用总均分判定受试者心理健康状况:2~2.99分为轻度的心理问题;3~3.99分为中等程度的心理问题;4~4.99分为较严重的心理问题;5分则为非常严重的心理问题。如果受试者的心理健康总均分在2分以上,应找心理医生咨询。
◆ 心理健康的自我调适
专家介绍,由于现代人生活方式的改变,生活节奏的加快,一些人的盲目行为增多,加之过分追求短期效益,因而失败的概率较高,内心失去平衡,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心理专家认为:“一个人的心理状态常常直接影响他的人生观、价值观,直接影响到他的某个具体行为。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讲,心理健康比生理健康显得更为重要。”
从理论上讲,一般的心理问题都可以自我调节,每个人都可以用多种形式自我放松,缓和自身的心理压力和排解心理障碍。面对“心病”,关键是你如何去认识它,并以正确的心态去对待它。虽然我们找心理医生看病还不能像看感冒发烧那样方便,但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学会心理自我调节,学会心理适应,学会自助,每个人都可以在心理
华人心语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和心理治疗电话:
国家注册高级心理咨询师QQ36289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