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台湾第一任巡抚刘铭传,是保卫台湾、建设台湾的功臣。台湾的第一条铁路就是在他的监督下建造的。刘铭传能取得如此功绩,与他的平和稳重是分不开的。
刘铭传是李鸿章的部下。当年李鸿章向曾国藩举荐刘铭传时,还一同举荐了另外两个门生。曾国藩为了试验一下他们的气度,便约他们在曾府见面。可是等了好久,曾国藩却迟迟不露面,家人只让他们在客厅等待。那两人早坐不住了,不停地发牢骚,显得极不耐烦。只有刘铭传仍在悠然自得地品赏墙上的画。其实,曾国藩早在里面隔着帷幕观察着了。结果最后只重用了刘铭传。
平和稳重是事业成功的一个重要的因素。《荀子》劝学篇中有一段发人深省的话:“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可见,只要用心专一,持之以恒,自身条件差点也照样能做出成就来。反之,即使条件再好,如果心理浮躁,也照样一事无成。
平息浮躁,静心做事,才能获得最终的成功。
测测你的浮躁指数
以下每题描述的都是职场上的一种状态,请根据自己的状况分别作答:
1.在工作上稍微遇到些挫折就想辞职或者跳槽,是吗?
A.经常 B.有时 C.从不
2.非常不愿干一些工作上的琐事,是吗?
A.经常 B.有时 C.从不
3.总是觉得自己的上司没什么水平,完全是靠运气和巴结才混到今天的,是这样想吗?
A.经常 B.有时 C.从不
4.觉得自己公司的老总没眼光,经常把员工大材小用,这样想吗?
A.经常 B.有时 C.从不
5.觉得身边的同事没有自己有能力,他们有的只是资历,没什么值得学习的,这样认为吗?
A.经常 B.有时 C.从不
6.和朋友们聚会时,你爱抱怨公司的福利待遇,薪水不高,没有学习和发展的机会,是吗?
A.经常 B.有时 C.从不
7.你知道自己有许多想法过于急功近利,急于求成,但总也改变不了自己,是吗?
A.经常 B.有时 C.从不
8.你希望自己有美好的未来,可是再看看自己的现状,一想起那些目标就感到烦躁不安,是吗?
A.经常 B.有时 C.从不
9.你发现自己对一份工作的热情持续不了多久,很快就心生倦意,是吗?
A.经常 B.有时 C.从不
10.你对目前日复一日的重复工作感到很厌烦,是吗?
A.经常 B.有时 C.从不
11.你感觉自己的财富积累得太慢,想辞职下海创业,是吗?
A.经常 B.有时 C.从不
12.你经常早上醒来时,在床上待着,迟迟不愿上班,是吗?
A.经常 B.有时 C.从不
13.你工作虽很努力,但迟迟得不到升迁,最近想起来就很烦躁,是吗?
A.经常 B.有时 C.从不
14.你只愿干工作范围内的事,事不关己的事则不闻不问,是吗?
A.经常 B.有时 C.从不
15.在你看来,工资待遇是选择一个工作最重要的因素吗?
A.经常 B.有时 C.从不
16.当你听到又有人暴富的消息时,就头脑发热,跃跃欲试,是吗?
A.经常 B.有时 C.从不
评分规则
选A得3分,选B得2分,选C得1分。
分析解读
20分以下:你的心态比较平静,对现实职业生涯发展的看法比较成熟,相信只要自己努力一定会有结果。
29~30分:你的心态有一点浮躁,要注意调节自己的情绪,最好找一个职业咨询师,为自己的生活出路指指方向。
30分以上:你在工作及情绪上很浮躁,建议你赶快寻求咨询师的帮助,否则你的欲望难以自控,可能会让自己的生活翻车。
七、克服逆反宽容思维
逆反心理是客观环境与主体需要不相符合时产生的心理活动,具有强烈的抵触情绪。逆反心理往往是孤陋寡闻、妄自尊大、执拗偏激和不成熟的表现,它只会让人在真理的道路上越行越远。只有克服了逆反心理,才能循着真理的脚步高歌前行。
◆ 花季时节说逆反
曾经的惹人爱的乖宝宝,如今像陌路人一样冷淡;
曾经的懂事的小宝贝,如今像仇敌一样“反抗”;
曾经的母亲的“小棉袄”,如今成了叛逆的女儿;
曾经的……
面对着日益长大的孩子,许多父母本该歇歇心了,然而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却让他们更不省心,甚至充满了迷茫:我的孩子到底怎么了?这还是我曾经的孩子吗?他到底是怎么想的?
我们的孩子怎么了?
当孩子们用“豆蔻年华”“花季雨季”来赞美自己的青春岁月时,多少父母则面对孩子的冷漠疏远而流泪叹息。
曾经是品学兼优的儿子,是听话懂事的乖乖女,转眼间,就只能用“顽劣”“可气”,甚至“可怕”来形容。
一面是面对成人世界的“高傲坚强”,一面则是与同龄人相处的“敏感脆弱”。
“逆反期”“仇亲期”,除了知道这些冰冷的名词、痛苦于亲情的疏离对抗外,我们的家长还能为孩子做些什么来减少无奈的泪水和焦虑呢?
其实,大可不必如此担心和忧虑,心理专家指出: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的最大变化就是,从儿童期间依恋父母转向依恋朋友,因此产生亲子关系冷淡,甚至有子女脱离家庭的倾向,也是很正常的。
对此,心理专家给出了消除孩子逆反心理的六条建议。
(1)要尊重孩子的人格。孩子在某件事情上做对或做好了,要让孩子知道应该这样做,并且鼓励他做下去。但表扬要客观,不要言过其实,尤其避免在众人面前做不切实际的夸奖。孩子做错或做坏了某件事,要提出适当的建议和批评,甚至严厉的批评,并采取惩戒措施,使他吸取教训,但批评也要客观公正。
(2)当孩子遇到困难时,包括学习知识、技能上的困难,处理生活上的小事和朋友之间的一些摩擦等,家长不要包办,更不要骂他们为 “笨蛋”。要认真地看一看,提示一下,帮一把,让他们感到自己有能力做好而努力去做,并从解决问题中得到满足,从而增强自信心。当孩子情绪不愉快时,家长要给予安慰、鼓励和指导。
(3)家长要让孩子当自己的参谋和助手,要有意识地与孩子一起商量家中的事情。如到哪儿旅游,爷爷过生日买什么礼物,甚至家里的什么东西放在哪儿,等等。这样做会使孩子觉得自己已经长大了,和大人一样拥有参与“家政”的权利,从而更加尊敬父母,并主动为家里做一些事。
(4)对孩子的事情,只要他们到了该做的年龄,而且可以做的事,就放手让他去做,不要过分干涉或包办代替,特别是不要过于盘问孩子的电话、信件,一般也不要偷看孩子的日记。这样,才能在家长和孩子中间架起信任的桥梁,才能提高孩子的责任感和自信心,增长才干。
(5)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切忌期望过高,更不能急于求成。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天下父母皆同此心,无可厚非。但有些父母不考虑孩子的实际情况,对孩子提出一些过严、过高的要求,因为这些要求超出了孩子的承受能力,会使孩子丧失信心,出现厌烦情绪,进而产生逆反心理。
(6)对孩子适时正确引导。青少年都不喜欢别人对他的行为横加指责,因此家长的教育方法要讲求艺术性,“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可以在新年或生日时送孩子几本积极健康、可读性强的书,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平凡的世界》等;也可给孩子讲一点自己青年时的经历。
◆ 如何才能夫唱妇随
逆反心理在夫妻关系中也普遍存在着,而且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为了避免逆反心理的产生,夫妻之间要知己知彼,互相了解对方的性格特点和心理特点。夫妻间的相互提醒和批评既是需要也是有益的。不过,要注意方式方法,唠叨得多了,也会引起对方的反感和抵触,从而产生逆反心理。
预防逆反心理,下面几点可供夫妻参考。
(1)不断刷新爱情: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婚姻才是真正爱情生活的开始。它需要时时的刷新、成长、创造。婚后的爱情不再仅仅是花前月下、亭中河畔的依偎,而应该是两性间真挚而纯洁的携手,是两颗心的碰撞和融合。
(2)主动分担家务:不要以自己不会干家务为借口而“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这只会使对方抱怨你懒散,不体贴人,尽管你做家务时,笨手笨脚,却可以使对方感觉到你的体贴与关心,从而增进感情。
(3)经常主动过问配偶的家事:尽最大的努力去协助解决或出谋划策,这样做,能使对方感到温暖。
(4)经常买一些对方喜欢的东西:这种“小恩小惠”能增进夫妻间的感情。
(5)投其所好:对方理了个流行的发型,或买了件时尚的衣服,即使你认为“不过如此”,也应该赞美几句,千万不能泼冷水,只有在对方拿不定主意时,你才可以参谋一下。
(6)对方做错事时,不要责怪:过分的责怪会引起对方的反感。因为对方知道错的时候,心情是不好受的。此时的指责,只能是“火上浇油”。
(7)发现对方情绪不佳时要主动关心,细心问候:即使自己的好心未被对方领会,甚至碰了壁,千万别介意,也不必解释。
(8)当对方生病时,要体贴入微:不要以为“小毛病,无所谓”,应知道,身体疾病易治,心理创伤难愈。
(9)爱情的“溺加剂”:常陪对方逛商场、遛公园,故地重游,有利于重温旧情,增添新谊。
(10)给予对方自由空间:对方外出要热情告别,劝其“早去早归”。对方同事、朋友来家,要热情接待,但不要加入他们的谈话,更不要老是不放心地陪着。
(11)彼此信任,不要无端猜疑:爱因斯坦曾说过:“爱情是相互了解的别名。离开了彼此的信任,爱情之树就会干枯。”
克服逆反宽容思维
(12)做对方的意中人:婚前要尽力寻找自己的意中人;婚后,要努力成为对方的意中人。
(13)取大同舍小异:各人的饮食起居、生活习惯、兴趣爱好等都不相同,结婚以后,可以“相互影响”“相互改造”。短时间内不能“影响”“改
华人心语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和心理治疗电话:
国家注册高级心理咨询师QQ36289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