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都准备好了,再有不久就要迎接考试了。考前近期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心理素质呢?
1.战略上的藐视,战术上重视,这是考前应有的基本心态。所谓“ 藐
视”,就是要对考试充满必胜的信心。自己经过多年的学习,又经过几个月的复习,与考试
相关的知识都仔细地梳理了几遍,相关题型都已训练过了,各方面已经做了比较充分的准
备……想到这些,你就会感到考试没什么了不起,不过是又一次模拟考试。从大的方面这样
一想,也就觉得考试没有什么了不起,不应该惧怕它。 所谓“重视”是指在具体细节上,还是要
做好充分准备的。该记的公式、定理要记牢,该熟悉的基本观点、基本知识要熟悉。做好考
前的一切准备,包括上考场的文具和准考证等。
在总体上、战略上藐视考试,不被考试吓倒;在具体问题上,在战术上重视考试,做好
充分准备。有了这样一种心态就可以使自己既有信心又不大意。
2.淡化对考试结果的考虑
有的学习临考前对考试结果想得太多。有的想一定要考多少分,一定要升入某某学校;
有的想千万别考砸了,不然我怎么向父母交代,怎么在同学面前抬头……这些想法对考试
结果过分关注,使自己的考试动机过分强烈(太想考好了),实际上很不利于考试水平的
正常发挥。实践表明,过于想考好,总是想千万可别考坏了,有时反倒考不好。这样的结
果是常常使自己处于考前过度焦虑中,需要认真加以调节。
考前对考试结果不必过分关注。一是因为过分关注毫无意义,到底考多少分要到考试以
后才能知道。二是因为过分关注,影响自己的情绪,反而不利于考前准备。
考前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复习的内容上。继续熟悉有关知识、熟悉公式、定理和有关需要
记忆的东西,适当地做点题,以便保持思维的连续性。至于考试结果,不去想它。我只管认
真准备,至于结果,好坏由它,以一颗平常心对待。
3.继续保持适度紧张
考前适度紧张是一种良性的心理状态,有利于考试水平的正常发挥。但是过度紧张就是
一种不良心态。
有些学生考前焦虑不安,吃不好睡不好,心神不定。看到不会的题立即就想:完了,这
题我也不会!自卑心理滋生,动摇了考试信心。这些学生常常心浮气燥。考前几天什么事
也干不下去,看看这儿翻翻那儿,结果半天什么事也没干成。越干不成事,心里越烦躁。这
都是考前过度紧张造成的。
这时就要采取适当办法缓解紧张情绪。考前最后几天,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加班加点大量
做题。而要有意减少学习时间,适当提前睡觉,心情轻松一些。继续适当地参加体育锻
炼,不过不要过于激烈,以免发生意外影响考试。继续听听音乐放松心情……总之,继续采
用以前那些改善情绪的办法。通过调节,以一种轻松愉快的心情对待考试。
过度紧张不好,过度松弛同样也不好。有些同学错误理解考前放松。考试前几天一点书
也不看,或整天睡觉,或痛快地玩,或长时间看电视。这种过度松弛,使自己失去考前应有
的压力。考前保持应有的紧张和适度的焦虑,有利于考试效果。用通俗的话讲,最后几天
“弦”不能太松,因为你还没有考过呢!
怎样做到既不紧张又有适当的压力呢?具体做法是考前的最后几天,每天还要看书、复
习、做题。只是不要搞得时间过长,也不要做难题怪题新颖题。目的是保持对考试内容的熟
悉,保持应有的警惕。这些做法都是为了考前能有一个正常的心理状态。
4.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
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考前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可以消除紧张,树立必胜的信心。
临考前如果感到压力很大时,可以这样暗示自己:“该复习的我都复习了,还怕什么?
要考的无非就是这些东西嘛!”
“ 我的基础还算扎实, 只要细心应该不会有太大问题” “ 我下的功夫一点也不
少,以前也没有大的失败,这次有什么可紧张的? ” “ 我早就准备好了, 就等着这一
天呢! ” “ 胜败乃兵家常事, 只要我努力了,考上更好,考不上以后还有机会,不要
怕。”“高考虽然重要,但考不上大学也照样有发展,我们邻居某某不是大学生不也照样很
有出息吗?”……
类似这样的暗示和自我安慰,有时也有助于消除紧张情绪。
5.考场不是战场
为了让同学们重视考试,有的人宣传什么“考场就是战场”。这种宣传很容易引起过度
紧张过度焦虑的情绪。
我们说,考场不是战场。考前准备不要像上战场前那样,有一种生离死别的气氛。不要
好像成败在此一举,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只能往前不能往后。这种“考场就是战场”的宣
传,极不利于考前心理调节。考场就是考场,考试不是打仗。考场上保持稳定的情绪、正常
的心态,尽力发挥平时应有的水平就是了。
6.安排好考前的作息时间
这不仅是一个考前身体保健问题,也是一种心理调节办法。考前最后几天,要安排好学
习、休息、睡眠、锻炼、娱乐的时间。学习仍占主要位置,但不要像以前那样长时间过分紧
张。适当的体育锻炼还是要坚持,还可以增加娱乐时间,例如听听音乐,看看电视,与家人
聊聊天等。考前睡眠适当增加,但也不要过分自由,要按时作息。这些都有利于心理调节。
华人心语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和心理治疗电话:
国家注册高级心理咨询师QQ362890071症状是心灵的语言——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