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子好合,如鼓琴瑟
彭玉是我国著名表演艺术家,老伴去世几年后经人介绍,在年近花甲之时认识了著名的脑外科专家陈久荣。幽默开朗的彭玉第一次到陈久荣家时,看到对方160多平方米的住房吓了一跳,诙谐地对陈久荣的儿女们说:"这房子都是你们的,不属于我,我就要你爸爸一个人。"一句话,把她与陈久荣子女们的关系拉近了。
与陈老结婚前,有老姐妹劝彭玉:"你就这么有把握,要不先同居一段时间再说?合不来就撤。"彭玉爽朗一笑:"我相信自己的眼光。"
婚后,彭玉与陈久荣相敬如宾,互相体谅。彭玉知道陈久荣与前妻共同生活了50多年,感情很深,陈久荣怀念前妻,她从不嫉妒,有时甚至提醒陈久荣祭奠对方。
彭玉在外地拍戏,规定陈久荣必须去看她一次。彭玉在拍《老爸老妈兄弟姐妹》时,正逢情人节,陈老送给她99朵火红的玫瑰,引起剧组一大帮年轻人的惊叹和羡慕。在彭玉本命年时,陈老特地买了红袜子、红腰带给老伴儿,希望她平平安安。
平时在家里,有时陈老写作时间长了,彭玉就会拖着他出门散步。花前月下,两个老人手拉着手,走一路,笑声也洒了一路。
彭玉与陈久荣的子女关系很好。陈久荣的孩子们出去玩,她要求孩子们把她也带上,她性格平和、心理年龄只有40岁,说话风趣幽默,与孩子能打成一片,很有共同语言。孩子们结婚、生孩子、搬家,她总是忙前忙后地张罗,还正而八经地送上红包和鲜花。陈久荣的孩子们都很喜欢这个浪漫的后妈,和彭玉之间没有一点儿隔阂和距离。
少一份私心,多一份真诚;尊重对方,爱对方的孩子;宽宏大量,不斤斤计较。这是彭玉晚年再婚幸福的秘诀。
1993年深秋,在赵丹离世13年之后,黄宗英与散文家冯亦代结婚,冯亦代曾是黄宗英和赵丹的至交。黄宗英和冯亦代在一次很偶然的聚餐会上相识,当时冯亦代的夫人已过世许久。"我就给哥哥写了一封信,我说我想跟冯亦代结婚,如果你们同意的话,就把这封信转给二哥;如果你们不同意,算我没说。"在小妹再婚的问题上,大哥很赞成,有的朋友虽然不反对黄宗英再婚,但对于她为什么要找一个比自己大一轮的人很不理解,而黄宗英认为:正是因为他老了,没人照顾,我比他年轻,所以才能照料他。几十年来,黄宗英是这样想的,也一直是这样做的。两位老人曾沉醉在色彩的光环中,久久地执手相看。冯亦代说:"我还想修改我的遗嘱,加上:我将笑着迎接黑的美。"那时候老头就对老太太说过:"我们的日子不多了,我们要比任何时候过得更甜蜜。让我们的生活笼罩在快乐的色彩里。但最好是让我先离开你。"黄宗英与冯亦代的这段黄昏恋情,如同年轻人的一样曼妙美好。冯亦代给黄宗英写了许多情书,她在闲暇的时候就将它们输入电脑,她说:"我们都是阎王殿里报了名的人,来日无多,唯有用最大的力量来浇灌这朵奇花。"
彭玉和黄宗英晚年再婚的幸福生活肯定会使很多老年人羡慕不已,其实老年人再婚后要想拥有幸福的生活并非难事。那么再婚老人怎样才能做到呢?
" 第一,尊重对方的感情。一般说来,再婚前若是因为离婚而造成家庭的破损,那么原来夫妻间的感情已经破裂,也就不存在对先前爱人的思念。但是,再婚前若是丧偶而造成家庭的破损,而原来夫妻间的感情又较深厚,那么丧偶后的感情波动就会延续一段时间。这种感情虽然随着家庭的重建能够减弱,但要完全排除既不现实,又不合情理。于是,于是,怎样对待这种感情,是截然排斥,还是听任流露,抑或是互相体谅与照顾?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互相体谅与照顾。谁都承认,爱情应该是专一的;但专一的爱情并不排斥已经逝去的爱情在心理上可能留下的余波,更不要求已经逝去的爱情丧失其原来的价值。有些丈夫或妻子看到爱人有触景生情二思念已去爱人的情况,就认为在爱人的心目中,自己的地位还不及她(他)的先夫和先妻,由此对爱人心存不悦。这种做法并不妥当,结果往往适得其反。诚然,对另一方来说,对原先爱人的感情也要注意一个方式、方法的问题,因为毕竟你已组成了新的家庭,否则,也容易引起对方不必要的误解。
其次,要信任自己的新配偶。不用讳言,目前社会上有相当多的人,认为离过婚的人都不是好人。这种说法明显缺乏分析,也不符合实际。其实,生活中离婚的情况千差万别。况且还有相当一些离婚并不涉及道德问题,只是夫妻双方难以契合彼此的个性以致感情破裂。因此,认为离婚都是不光彩的事情,显然是不正确的。生活中不乏矛盾,夫妻生活亦不例外。有时候可能责任在你爱人,有时候则由于你的过错,更多的时候恐怕双方都有欠缺。但是,在发生龃龉和纠纷时,你的心理敏感点往往会驱使你怀疑你爱人的人品:如果他(她)是一个好相处的人,为什么同他(她)原来的爱人合不来,而要闹离婚呢?这种猜疑和戒备心理的存在,对于你们夫妻间的真诚相处是有害无益的。要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主要在于你要消除对离婚者的偏见。但有需要努力的地方。
第一部分 第30节:夕阳无限好 黄昏亦妖娆(12)
第三要了解对方的情感经历,避免给对方再次造成伤害。为了使双方迅速建立融洽的感情,呵护这朵迟来的爱情之花,首先要尽快摆脱前妻或前夫的影子。这显然不是易事,但必须努力去做,如在征得对方的同意和理解之后,将旧人的物品搬走,以免引起睹物思人的尴尬;尽量不在对方面前提与旧人相处的情景,或尽可能不去进行二者的比较;多了解一些对方旧人的情况,努力比对方旧人在各方面做得更好一点。其次要注意不去触动各自心理上的敏感点,例如双方条件的优劣问题、对方带来子女的问题、彼此间的信任问题,特别是那些因受过严重刺激而竭力回避或厌恶的事情,即对方的心里疮疤、感情上不幸的烙印,并且时时注意培养新的感情。经过上述努力,再婚夫妇的关系就会变得和谐起来,就能建立起一个新型的幸福家庭。
第四,要了解对方的生活习惯,尽量做到与对方协调一致,比如,有的老人多年来养成了吸烟的习惯,而新配偶不能闻烟味,一闻到烟味就头疼恶心,这是就要减少或是不吸烟,因为吸烟不仅对自己的身体不益,还会危及他人的健康。还有善于发现对方的喜好,
在了解了对方的生活习惯和经历的基础上,还要注意对方的喜好,比如有的老年人喜欢小动物,喜欢养花等,那么您也要学着去关爱小动物,关爱小花小草,要知道投其所好对拉近彼此的感情是最有效的招数。
生活证明,只要夫妻双方切实按照"长相知,不相疑"的原则来协调彼此的关系,那么,不论是初婚,还是再婚,都能拥有"和谐如琴瑟"的融洽感情。
★走出误区黄昏恋更幸福
俗话说,少年夫妻老来伴。人老了,需要有个伴,儿女再孝顺,也无法取代老伴的地位和作用。然而,老年人的再婚之路往往并不好走。除了容易遇到子女阻挠外,老年人自身认识上的偏差,往往也是导致再婚失败的重要原因。心理专家指出老年人再婚普遍存在四大误区。
误区一:动机不纯,找老伴当成找保姆找"饭票",与年轻人的婚姻普遍看重情感因素不同,老年人再婚容易带有更多利益上的考虑。有的老人身体不好,找个老伴是为了料理自己的生活。一旦对方不能达到自己的要求,就产生不满情绪,因而影响了两人的关系。其实,情感才是婚姻中最重要的纽带,也是婚姻能否幸福的根本。
误区二:缺乏了解,自认都是过来人草率成婚不少老年人认为,双方都是过来人,所以再婚无须讲究,彼此看着顺眼就行了,因而往往缺乏彼此间的深入了解,有的甚至相识一两个月就草率结婚。而婚后才发现两人性格、生活习惯等相差太远,几十年形成的生活习惯很难改变,相互间不易磨合,难以互相谅解,家庭生活也难以融洽。
误区三:以旧套新,事事将新老伴与旧老伴对比丧偶老人再婚时,容易凡事将新老伴与过去的爱人相提并论,特别是拿新老伴的短处去比过去爱人的长处,甚至当面指责、数落,使不很稳定的夫妻感情受到伤害。其实,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既然有缘走到一起,就应该相互磨合,全心投入新的生活,不要老是生活在过去的影子里。
误区四:子女矛盾,接纳新老伴但没有接纳其子女老人再婚,最棘手的就是如何面对对方家庭成员的问题。这个问题处理得妥当适度,会相安无事;否则家庭飓风即将来临。身为人家的"后爹、后妈",应该尽量做到不偏不倚,"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样才能得到对方家庭成员的认可与尊重,新的家庭才会平安和睦。
专家出招:一再婚老年人如何进行心理调试
有人认为老年再婚无非是找一个"伴"在一起生活罢了,而无须去讲什么爱情。实际上,爱情伴随人的整个人生,爱情的有无不能按年龄来划分。无论是青年、中年、老年,婚后只有进行心理调适,才能获得爱情的幸福。失偶老人再婚后,一般须进行下列心理调适,并发展爱情:
首先,矫正再婚心理动机。老年人再婚,一般主要出于爱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和生理上的需要。然而,由于老人的经历和生活环境等与初婚不同,他们的心理较复杂,因而产生再婚心理动机也千差万别。有的为了摆脱生活的不便,有的出于经济拮据与生活的压力等,也有的想通过再婚得到遗产,改善住房条件,解决户口进城或为了子女就业等。由这些不纯动机所形成的再婚夫妇,没有稳定的婚姻基础,因此,必须及时进行矫正。婚姻的幸福,需要有爱情做保证,只有从爱的需要出发而产生的再婚动机,才能使再婚得到幸福。
其次,正确对待心理重演。所谓"心理重演",是指老年再婚后的生活境遇与前次婚姻过程恰好吻合,而引起一种心理反应。一般说来,老人再婚,双方大都有前次婚姻经验。再婚后的日常生活容易引起心理重演。如果双方有些温存、亲昵的表示,可能引起对前配偶的更加思念,破坏了双方当时的亲密气氛;如果与对方发生矛盾冲突,情况又与前婚相似,心灵上会遭到恶性刺激,从而影响再婚夫妇和睦相处。正确对待心理重演的方法是,当遇到温存、亲昵的心理重演时,应更加信任和热爱现时的配偶,为获得第二次爱情而幸福,并把自己的爱毫无保留地献给对方。切莫对前偶过分怀念,或在言行上有所流露,免得引起对方的嫉妒。
第一部分 第31节:夕阳无限好 黄昏亦妖娆(13)
第三,共同克服回归心理。老年人总是喜欢沉湎于过去的回忆之中。在心理学上,称此为回归心理。老年再婚后往往不自觉地把先后两个家庭加以比较。尤其在日常生活中双方遇到不顺心的事或发生矛盾时,就会去追忆过去的爱情的甜美,产生再婚后悔和怨恨情绪,这就在感情上拉开了再婚夫妻的心理距离,影响夫妇和睦相处。要克服这种心理,关键在于双方都应认识到,过去的已经永远地过去了,面对新的家庭,只有互相理解、互相尊重和信任,才能创造美满幸福的新家庭。
第四,适应对方心理特征。老年人有比较稳定的性格、兴趣和爱好。进入更年期后,老人的生理及心理特征都有不同的变化。这就要求老人再婚后,尽快了解体察对方的心理特点,正确对待不同个性、性格和习惯,注意互相尊重、互相谅解。身体较好的一方要耐心安慰、体谅、理解和容忍对方。不要由着自己的性子做事,避免感情上的冲突。
第五,同等对待前婚子女。再婚夫妇应克服"排他"心理,把双方子女都看成自己的孩子,尽到父母的职责,在衣食起居等一些生活小事上要一视同仁。
&nbs
华人心语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和心理治疗电话:02784530206
国家注册高级心理咨询师QQ362890071症状是心灵的语言——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