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心理咨询
  • 强迫症
  • 抑郁症
  • 社交恐惧症
  • 焦虑症
  • 神经症
  • 图
  • 心理治疗
  • 心理学
  • 心理学家
  • 爱情婚姻
  • 精神分析
  • 心语专栏
  • 心理医生
  • 咨询流程
  • 咨询范围
  • 咨费表
  • 系统治疗
  • 治疗反馈
  • 心语心
  • 心理治疗首页 | 心理治疗 | 精神病 | 心理影视 | 艺术治疗 | 精神障碍 | 成瘾行为 | 催眠治疗 | 身心症 | 精神疾病 | 情绪管理 | 心理疾病 | 家庭治疗 | 专题
  • 当前位置:心理治疗首页 >> 心理治疗 >>
  • 团体心理辅导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干预研究
  • 心理邮箱362890071@qq.com   转载请注明华人心理咨询网www.xlzxs.net      
  • 华人心语心理咨询电话02784530206  网络网上在线心理咨询QQ:362890071
  •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崔丽娟*  杨彦平  赵鑫


    【摘 要】目的 探讨团体心理辅导对改善青少年网络成瘾的有效性及可行性。方法 对15名上网成瘾的中学生进行为期3个月,共17次的团体心理辅导干预;调查、分析上网成瘾行为对青少年睡眠、生活无序感、心理防御机制、人际关系、学习压力及家庭关系的影响。结果 网络使用过度对青少年的身心有消极的影响,团体心理辅导改善了网络成瘾者的人际关系、心理防御方式和生活无序感等。结论 团体心理辅导对青少年网络成瘾行为有一定效果。


    【关键词】网络成瘾    团体心理辅导    干预

    The research of intervention to Internet addictive behavior of teenagers through group psychological tutorship

    Cui Lijuan,Yang Yanping & Zhao Xin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Shanghai 200062

    【Abstract】This research has investigated the effectivity and feasibility of the group psychological tutorship on the youth with internet addiction. The study examin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rnet usage and lack of sleep, feelings of life disorder, mechanism of psychological defense,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learning stress, family relationship of teenagers. 17 group psychological tutorships have been conducted to 15 juni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with Internet addiction within 3 month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usage of internet has negative influence on teenagers. Group psychological tutorship is effective in changing the Internet addictive behavior of the youth and also improving their social relationship, mechanism of psychological defense and feelings of life disorder observably.

    【Key Words】:Internet addiction   group psychological tutorship   intervention


    网络成瘾是指由于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导致明显的社会、心理损害的一种现象。I.Goldberg首先提出将此现象命名为“互联网成瘾症”(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简称IAD),IAD临床上也称病理性网络使用(简称PIU)。一些研究还描述了网络成瘾的表现:对网络有一种心理上的依赖感,不断增加上网时间;从上网行为中获得愉快和满足,下网后感觉不快;在个人现实生活中花很少的时间参与社会活动及与他人交往;以上网来逃避现实生活中的烦恼与情绪问题;倾向于否认过度上网给自己的学习、工作、生活造成的损害[1]。

    著名网络研究心理学家Young还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将IAD分为五种类型:①网络性成瘾—难以控制对成人网站的访问,②网络关系成瘾—过于迷恋在线人际关系,③上网冲动-过于关注在线购物、交易及赌博,④信息超载—冲动地浏览网页及搜索过多的数据或资料,⑤计算机成瘾-过于迷恋计算机游戏[2]。

    团体心理辅导可借助团体的力量分析、纠正成员的心理问题,提供行为训练的机会,使每一位成员学会自助,以此解决共有的心理障碍 [3]。  


      对象与方法

    对象  在上海市某中学初中部选取被试两组,一组为对照组,即上网但不成瘾的学生15人,一组为网络使用过度者,即网络成瘾学生15人。

    方法

    1测试工具

    对所有初二和初三学生进行量表测试,测试工具为Young编制的网络成瘾鉴别量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包括了人际关系、学习压力、受惩罚、健康适应等6个因子;防御方式问卷(DSQ);人性哲学量表(PHN),包括值得信任、利他主义、独立性、意志力与理性等6个不同成分;状态与特质性孤独量表(STLS)。自我和谐量表(SCCS), 包括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自我的灵活性、自我的刻板性3个分量表[4]。



      

    *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项目“虚拟网络世界对青少年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项目编号010344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十五”规划第一批研究项目 “互联网对青少年社会性发展的影响”项目编号01JCXLX003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青少年网络成瘾的预防与干预策略研究”项目编号2002BJY001

    ljcui@psy.ecnu.edu.cn


    2筛选网络成瘾青少年:

    首先通过Young编制的网络成瘾鉴别量表(20道题目,5分制)区分上网成瘾和上网但不成瘾的学生。然后与班主任老师共同确认入组者。

    3 团体心理辅导

    使参加团体心理辅导的成瘾青少年首先了解团体心理辅导的意义,然后从认知的角度鼓励团体成员就网络依赖的问题进行主题交流和讨论,使他们了解自己的成瘾状况,看到自己的问题;从认知的层面与成员共同寻找产生“问题”的原因和关键阶段,进而根据自己的成瘾程度确定改变的目标,制订行动计划。分析网络成瘾形成、发展和变化的原因,针对成瘾行为的纠正给予具体指导,并由团体内部发展监督评价机制,对每个成员的行为变化给予反馈、指正以及适当的奖惩。

    具体步骤为:

    1、建立团体互助小组

    (1)团体互助小组的构成:由于团体内个体的成瘾原因、成瘾程度、个人能力、性格等都存在差异,通过辅导者的观测,把有一定共性和互补性的个体组织到一起,组建3~5个小组,每组4~5人。每次活动是以整个团体为单位,但是由于分成小组,使活动可以有分有合,使讨论、小组游戏和协作等能够较好进行。

    (2)建立稳定的小组关系:辅导者利用两次活动与学生建立稳定的小组关系,给学生以信任感、归属感,让学生在这样的小组中感觉到辅导者不是高高在上的权威,而是愿意与他们共同解决问题的一个辅助者。同学之间是同甘共苦可以彼此信任与理解的伙伴。

    2、活动时间与目标的确立

    (1)活动时间:每周1~2次,每次1小时,共计17次。

    (2)确立辅导的目标:相信自己,彼此信任、共同努力,自如地上网,健康地生活。

    (3)团体训练中所应该遵循的原则:保密、平等、自愿、互信和激励。

    3、明确辅导内容:认识互联网、建立心理援助小组、情感宣泄、认知内省、放松训练、列生活计划、网络对自己的影响讨论、角色模拟(心理剧)—“我能行”等题目、心理暗示与自信心的训练、人际交往的训练、建立监督小组,控制上网时间、《全国青少年网络协议》讨论及签名、《我与网络》的自我总结与反省、催眠、上网的自我控制实践等十七个主题。

    4、团体活动

    (1)、活动的常规模式:热身活动——小知识——心理游戏——小组讨论——辅导者总结(不同主题的活动模式有所不同)

    (2)团体活动中,鼓励成员彼此回馈、互相帮助、支持,分享感受。小组交流——强化支持系统、小组座谈——布置后续训练任务。

    (3)随时注意强化成员的积极行为。

    (4)为解决团体咨询对个别人照顾不周的问题,使用个别咨询作为补充,与学生互留电话号码,在他们出现情况时给予即时帮助。

    (5)虽然在团体辅导之前就已经精心安排活动内容,但由于团体活动的互动性,每次活动都有新问题、新思路产生,会不同程度地增加补充或修改下一次的活动。

    5临床评估和自我报告:成员对自己团体训练效果的自我报告、对成员网络成瘾不同程度的改善的评估。

    6、后续跟踪

    为了使干预的效果得到进一步延伸和巩固,在结束训练后辅导者向每个参加干预活动的成员提供了一个月的活动建议或计划,包括热线支持、信心座右铭、作息时间安排、适度的宣泄途径、小组支持等。


    结果


    1.网络成瘾青少年与不成瘾青少年身心发展状况比较

    在团体训练之前对网络成瘾和上网但不成瘾的学生进行了身心状况测试,结果见表1。由表1的结果可以看出,网络成瘾青少年与上网但不成瘾青少年在生活无序感、心理防御机制、人际关系、学习压力、受惩罚(家庭)等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

    2.网络成瘾青少年的心理分析

    将两组学生成瘾筛选量表的得分与其身心发展状况测试结果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见表2。



    表1  青少年网络使用者身心状况比较(平均数±标准差)

    测试量表
    不成瘾者(n=15)
    成瘾者(n=15)
    t

    生活无序感
    4.13±1.45
    5.73±1.83
    -2.648*

    主观幸福感
    20.73±3.80
    22.01±5.16
    -.805

    心理防御方式
    110.67±11.19
    97.80±13.07
    2.897**

    人性哲学
    66.76±12.09
    62.00±10.25
    1.14

    人际关系
    10.80±2.98
    15.53±4.05
    -3.645**

    学习压力
    1o.80±3.36
    15.46±3.44
    -3.756**

    受惩罚
    11.33±2.97
    16.20±5.17
    -3.161**

    自我-经验不和
    42.13±7.83
    46.47±9.73
    -1.374

    自我灵活性
    38.46±6.12
    37.33±5.13
    .550

    自我刻板性
    22.80±4.69
    25.73±4.67
    -1.716

    状态特质1
    25.00±3.74
    23.93±7.41
    .498

    状态特质2
    25.67±3.17
    24.87±4.29
    .580



    *,p<.05;**,p<.01


    表2  网络使用成瘾与不成瘾青少年筛选量表得分与身心发展的相关分析(r)

    睡眠 同学关系 无序感 幸福感 防御方式 人性哲学  人际关系 学习压力 受惩罚 经验不和 自我灵活 刻板性

    网络分 -.603** .75**    .473**   .122   -.530**   -.299     .538**   .607**   .565**  .287     -.053     -.081



    ** p<.01;


    由表2结果可以看出,网络成瘾与青少年的睡眠明显不足,人际关系(同学关系)失和,心理防御机制不强,学习压力过大,在家庭中受父母的压力或惩罚过重等有很大的相关。这些情况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网成瘾青少年的心理品质以及造成其上网的可能的环境因素。

    3.网络成瘾青少年团体心理辅导干预前后的身心状况比较


    表3  上网成瘾者团体心理辅导前后的心理品质比较分析(n=15,平均数±标准差)

    测试量表
    辅导前
    辅导后
    t

    生活无序感
      4.93±1.83
    6.00±1.36
    -2.543*

    主观幸福感
    21.47±4.14
    20.80±5.54
    .884

    心理防御方式
    104.20±13.58
    93.87±13.52
    2.986**

    人性哲学
    64.27±11.61
    70.60±13.30
    -1.580

    人际关系
    13.13±4.16
    14.47±3.23
    -3.081**

    学习压力
    13.07±4.06
    13.80±4.06
    -.786

    受惩罚
    13.87±4.67
    14.07±4.25
    -.468

    自我-经验不和
    44.27±7.78
    46.20±5.17
    -1.055

    自我灵活性
    37.93±5.54
    40.33±5.04
    -1.608

    自我刻板性
    24.20±4.35
    23.53±3.60
    .537

    状态特质1
    24.40±5.36
    24.53±6.02
    -.134

    状态特质2
    25.20±3.36
    26.33±7.41
    -.715

         


    * p<.05;** p<.01


    由表3可以看出,经过3个月的团体心理辅导干预,网络成瘾青少年在生活无序感、心理防御方式和人际关系方面得到了显著改善,而这三方面,在实施团体心理辅导干预前与网络成瘾都有显著性相关。

    4.自我报告:团体心理辅导干预结束后,组织接受心理干预的青少年被试进行了座谈,被试们报告:团体心理辅导达到了预期的干预目标,他们认为团体心理辅导对他们最大的帮助是使他们更加了解自己、增强自信,人际关系自我感觉得到明显改善、对网络的依赖也大幅度降低。团体心理辅导干预的效果也得到家长和班主任老师的肯定。


    讨论


    20世纪90年代开始,采用团体心理辅导对人们心理和行为进行干预的方法在我国逐渐增多,团体心理辅导已成为心理咨询与治疗机构的一大研究热点,有关研究工作不断深入。团体心理辅导强调多种咨询理论的综合运用,目前理性情绪行为疗法、交往分析、行为主义、人本主义等咨询与治疗理论都已成功应用于团体心理咨询中。临床常用的IAD干预方法有:打破定势、外力制止、制定合理的改变目标、社会支持和家庭治疗等[5]。本研究中采用团体心理辅导对15名网络成瘾者进行干预,是对团体心理辅导应用领域的一次扩展。从结果可以看出,团体心理辅导在网络成瘾的干预中具有一定的效果,主要表现在:

    1.团体心理辅导为成瘾青少年创立了一个无压力的环境:尽管网络在今天已经进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但网络成瘾的青少年,仍然是被社会拒绝的,是父母和老师都难以接受的,在同学中也常常会面临许多压力,从而使其防御机制增强,更加重了他们在网络中寻求慰藉的心理渴求,其网络成瘾也随之日趋严重。但当网络成瘾青少年进入心理辅导团体后,由起初的不信任到后来彼此的熟悉,他们会发觉这里有一群和他们拥有相同困惑的人,他们的问题并不独特,没有人用异样不屑的眼光看他们,而且团体中的每个人互相监督,互相帮助,互相支持,对走出网络成瘾就会信心大增,这种观念的改变本身就具有很好的干预作用。

    2.团体心理辅导为成瘾青少年提供了情感支持:在团体中,网络成瘾青少年会得到多方面的帮助和感情支持,这种帮助和支持显然要比只有一位权威者的教化更有效。在团体中,团体成员不仅得到他人的帮助,同时也会尝试去帮助他人,这种助人的体验会使他对自己有一个新的评价[7],认识到自己的价值,从而增加自信心,从虚拟网络的逃避中走出来,开始在现实生活中找寻另外一批可以交往的朋友,进而使其人际交往得到改善。

    3.团体心理辅导具有个人辅导的特性:不仅由于团体自身的特点会使辅导带有成效,也因为它具有个人辅导的特性,较有规划,辅导老师的专业辅导也给与不可缺少的帮助。在小组活动中发现有3位组员不愿意积极参与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这时经过个别咨询3次左右,以鼓励、共情的方式去指导他们参与小组活动,收效明显。


    总之,团体心理辅导作为矫治网络成瘾一种重要的手段,在学校、社区、班级等环境中是适宜推广和借鉴的,尤其是在学校学生上网成瘾比较集中的地方,可以增加辅导的成效。其缺点是对辅导者要求较高,时间比较集中持久,也容易受环境变量的干扰。


    参考文献



    --------------------------------------------------------------------------------

    [1] Davis A(2001).A cognitive-behavioral model for 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 (PIU).Catalyst

    [2] 林绚辉. 网络成瘾现象研究概述,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2,10(1):74-78

    [3] 乐国林. 网络心理障碍的团体心理咨询, 社会,2001(12):37-39

    [4] 汪向东等. 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12),106-109,115-120,175-180,314-318,287-289.

    [5] 林绚辉.大学生上网行为及网络成瘾探讨,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1,15(4): 281-283

  •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薄 腾讯微薄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 搜狐微博 天涯社区 猫扑推客 MSN 和讯 网易微博 百度空间 新浪博客 Myspace 谷歌 复制网址 更多








    华人心语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和心理治疗电话:02784530206

    国家注册高级心理咨询师QQ362890071

    MSN:www.hrxl.cn@qq.com

    skype帐户:www.hrxl.cn

    新浪UC号码217271074

    【面询请电话或QQ提前预约时间】电话心理辅导时间:中国大陆北京时间

    上午9:00—12:00、下午13:00—18:00、晚上19:00—21:00

    症状是心灵的语言——心语!


     


     
  •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xlzxs.net/xinlizhiliao/xinlijibing_3979.html
  • 心理辅导电话02784530206  心理咨询QQ:362890071  MSN:www.hrxl.cn@qq.com
  • 各类心理障碍电话心理辅导及心理疾病的网络心理咨询


网上心理医生心理治疗在线联系方式QQ362890071

MSN:www.hrxl.cn@qq.com

skype帐户:www.hrxl.cn

新浪UC号码217271074

【面询请电话或QQ提前预约时间】电话心理辅导时间:中国大陆北京时间

上午9:00—12:00、下午13:00—18:00、晚上19:00—21:00

心理咨询电话:02784530206
  • 最新心理治疗
  • DSM-4诊断与统计手册:...
  • 医学心理学(上)
  • 心理自我安慰也是一种心...
  • 情志病所致心理障碍的案例
  • 修炼当下的力量
  • 非理性信念不合理想法的...
  • 心理医生是高危人群
  • 心理医生的工作内容
  • 对子女婚恋不满意引发的...
  • 心理问题到心理障碍再到...
  • 热点心理治疗
  • 推荐心理治疗
  • 心理异常分类
  • 怎样区别抑郁症与精神分...
  • 大学生的心理障碍问题
  •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识别与...
  • ICD-10国际疾病分类精神...
  • 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与...
  • 默克家庭诊疗手册(精神...
  • 相关心理治疗
  • 非理性信念不合理想法的...
  • 猜忌心理治疗
  • 女性心理健康心理治疗
  • 朋友去世的创伤后心理障...
  • 认知心理治疗
  • 有关心理治疗的知识
  • 心理治疗的小误区
  • 心理治疗中的情感表达
  • 隐喻故事与心理治疗
  • 亲身去世的心理治疗

心语心理咨询电话及微信18071122930  面询请提前电话或QQ预约时间  心理诊所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鹦鹉大道373号

 

滨江怡畅园11-2-1202         网上在线心理医生QQ:362890071

 

MSN或邮箱mailto:www.hrxl.cn@qq.com  公交:61、524、558、598、720、727、728、704、559、580倒口南村站下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欲转载请注明www.xlzxs.net 心理咨询师神经症心理辅导在线心语


华人心语心理咨询网  鄂ICP备1101398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