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总会确立一些心理目标,这个目标通常是在个体成长中通过不断丰富的认知、对于价值观取向的接收和内化而获得和构造形成的。并且在一段时间内会通过反复构造来使其“真实化”。我们的生活也必须要有这么一个或者几个“目标”,以便指导我们自己的生活围绕这个目标运转。
从念头的萌生,到深思熟虑的考量,我们在对某个目标的追求过程中,来不断的充实自己的人生。我们通过自己的实践、获得的感受来分析与判断,对于某个新涌现的念头是排斥还是接纳,对于某些长期以来的习惯和追求是继续还是放弃。以及设想所希望的结果实现了会带来怎样的快乐和信心,想象达到目标后的愉悦体验,同时唤醒过去成功的经验,促使我们思考如何用创造性的行动来最终实现,这是一个典型的成功的心理目标的构想过程。之后我们一般会按照设想去做做看,如果现实的结果与设想基本吻合,我们就会获得满足与自信的情绪体验;如果失败或结果背道而驰,则会体验到失败情绪的纠缠。然后一切又会融化进时间中而逐渐消散,这种起起落落也就是大多数人的人生。
情绪是我们每个人的运行状态的晴雨表。积极而或消极的情绪反应取决于我们的心理目标的设定及其实现,是成功还是失败的体验,唤醒了甜蜜还是痛苦的回忆,进而进一步影响我们对于自身的方向的定位。
我们说生活本身多数时候是个失望的过程,也正是失望的积累才会烘托出希望的宝贵,事件的结局与期望相违背是生活的大部分。而一旦愿望受到阻碍,人难免会产生受挫情绪。这时候我们事先为胜利准备的情绪往往无从发泄,而适时的参加一些体能运动,则可以很好的消耗掉积累的冲动并且排泄掉负面情绪。
我们在失败中往往会变得更为敏感,很多人把这种敏感指向了自己,而陷入了“这是为什么”的思维循环不能自拔;而更聪敏的个体则会用这种敏感去感知真实的外界环境,为自己的心灵撑起小雨伞。通过对环境的感知来分析失败的原因,矫正未来的行为方向,明白世上没有所谓的完美,只有不断的认识与进步。认识到我们不论是深陷困境还是为胜利的光环所笼罩,我们都还是普通人,同时我们永远是自强不息的目标追求者。
我们的心理目标的构成,其本质上都是为了追求快乐——哪怕是一些在许多人眼中认为是不可思议的事而或是可怕的事,在行为者本身看来也是为了某种欲望的满足。快乐是我们的最终追求和内在动力的根源,是思想愉快时的心理状态,同时也是可以开发的心理习惯。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的能力往往不能实现我们的所有梦想,但我们依然可以作为一个快乐的人生活着。培养快乐的心理习惯本质上和种花养草有类似之处,我们要适时的、符合节气的撒下种子,很多时候除了浇灌外还要安静的等待,等待它慢慢的发芽,一点点的成长,而心花盛开,欢乐之情溢于言表时,也就是我们成功的实现了某一个心理目标的时候。收获之时我们更要留心去收获心灵之花盛开时的那种感觉,品味它、咀嚼它,让那种色彩融化进我们的身体,在以后的日子里还能随时回想起那种栩栩如生的喜悦与幸福。而我们的自信,也就如同那孕育美丽花朵的土壤而逐渐变得肥沃与深厚,可以去在上面栽种更加高大的梦想和希望了。生活是一个自我培养的过程,我们自己就是那片土地,而情绪就像天空给与大地的雨露般,是浇灌希望之花的源泉,我们的梦想,就是这片土地上的收成,用自信来让这片土地变得肥沃,我们的梦想之花也就能茁壮成长,开花结果。让幸福的情感如花香般更多的为我们所感受所怀念。
华人心语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和心理治疗电话:
国家注册高级心理咨询师QQ36289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