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中文]
首页
心理咨询
强迫症
抑郁症
社交恐惧症
焦虑症
神经症
图
心理治疗
心理学
心理学家
人格障碍
家庭治疗
爱情婚姻
精神分析
心语专栏
心理医生
咨询流程
咨询范围
咨费表
彻底治疗
治疗反馈
心理咨询首页
|
心理咨询
|
性格心理学
|
教育心理学
|
心理案例
|
心理辅导
|
青春期
|
成功心理学
|
女性心理学
|
青少年心理咨询
|
大学生心理
|
中学生心理
|
心理测试
|
性心理咨询
|
专题
|
留言本
|
搜索
当前位置:
心理咨询首页
>>
心理咨询
>>
心理咨询员的素质结构与个人成长 (1)
2009-07-09 23:11:40 转载请注明
华人心理咨询网
http://www.hrxl.cn
华人心语心理咨询中心电话 网络网上在线心理咨询QQ:362890071
作为一名合格的心理咨询员,必须具备一定的知识、技能与适当的人格结构,主要包括扎实的心理学理论基础、丰富的心理咨询专业知识、合理而多元的知识结构、熟练的咨询技能与一定的社会生活阅历以及与心理咨询职业相匹配的人格特点;心理咨询员要实现个人成长必须时刻维护自身的心理健康,经常检讨自己的专业修养与职业道德,定期寻求和接受行业督导,在咨询中与来访者一起成长。
关键词:心理咨询员;素质结构;成长
对武汉地区50名在学校从事心理咨询的教师的调查发现:八成以上的被调查者认同心理咨询员在职业上是一个角色,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心理咨询员必须具备一定的知识与技能结构,而且应当有与心理咨询职业相匹配的人格结构。心理咨询员同时也是一个真实的、有血有肉的、有情绪反应的、有困难挫折的、有成长需要的人,然而心理咨询员如何在心理咨询实践中实现个人成长呢?这正是本文要重点探讨的问题。本文力图描述心理咨询员的知识、技能与素质结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咨询员如何在心理咨询实践中实现个人成长。
一、心理咨询员应当具备的知识、技能与人格结构
Patterson (1985)认为心理治疗的关键不是治疗者能够做些什么,而是他是准。Appell(1963)则指出:在咨询过程中,咨询者能建立咨访关系最有意义的资源,就是他自己。可见,心理咨询员的个人素质是影响心理咨询效果的重要因素,那么,作为一名合格的心理咨询员应当具备哪些要求呢?
1.知识结构
做好心理咨询工作要有必备的理论知识。心理咨询不是仅凭良好的愿望、热情和一般常识来安慰、劝说那些处于困境的求助者。有时,廉价的安慰反而会引起求助者的反感和阻抗。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是一项科学性很强的工作,要用科学的助人知识来帮助求助者并不是件容易的事。不同性别、身份、年龄的人心理问题各不相同,要帮助他们认识到心理困扰的真正原因,调整或放弃适应不良的行为,咨询员必须具备多方面的心理学知识。
按国家职业标准规定,心理咨询师必须有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心理咨询学、心理健康与心理障碍、心理测量学、职业道德与相关法律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与此同时,还需要在正规的心理测验、心理诊断和心理咨询培训中掌握相关的操作知识<sup>[1]</sup>。
2.技能结构
技能与知识一样重要。只有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理解求助者的困难是怎样形成的、矛盾和冲突的根源在哪里。其次才谈得上有针对性地协助求助者分析问题,并引导求助者走出困境,促进人格的成长。心理咨询员的助人技巧,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建立咨访关系的技巧。任何咨询活动的进行都离不开基本关系的建立,良好的咨访关系本身就具有治疗功能。来访者对咨询员的信任、亲近、可靠感是使咨询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咨访关系的建立既与咨询员有关,比如咨询员的态度和人格特征;也与来访者本人有关,如咨询动机、合作态度、期望程度、知觉水平、行为方式及对咨询员的反应,等等。咨询员在与来访者初次见面时,不要指望把当事人的问题全部搞清楚,第一次见面的主要任务是建立咨访关系。咨询员要取得来访者的信任,适当地透露个人信息以暗示来访者自己有信心、有能力、有经验帮助他;讲清楚心理咨询的基本原则,如保密、互助、时间限制、尊重等,好让来访者建立合理的期待。争取理解求助者心理问题的实质或引导求助者说清楚自己的问题。观察法、测验法、分析法等都能在此阶段发挥良好的作用。
会谈技巧。谈话法是心理咨询最主要最重要的方法。咨询员应当能够在与求助者的平等交谈中,在最短时间内,了解求助者感到困惑的处境或事件、问题出现的时间及其发展变化,能适时地、机敏地提出问题,发现求助者不自觉的掩饰和阻抗,引导他们逐步认识内心深处的症结,设计一些相应的方法来矫正某些不良行为,适时地向求助者进行某些解释,等等。
影响与干预技巧。心理咨询中咨询员应尽量保持价值中立原则,但这并不意味着咨询员不影响或干预求助者的心理与行为。如果这样理解,心理咨询就没有什么意义了。每个人都有价值观,与不同价值观的人相处,没有一颗开放聆听的心,必定困难重重。一个咨询员,如果不明白自己的价值观所在,就会与来访者的价值观起冲突,如此就很难对来访者有帮助。咨询员在和求助者谈话时,不要轻易发表自己的意见,特别是评论性意见,只能持一种非评判性态度。卡尔·罗杰斯曾经说过:“当看着日落时,我们不会想去控制日落,不会命令太阳右侧的天空呈桔黄色,也不会命令云朵的粉红色更浓些,我们只能满怀敬畏心情观望而已。”对求助者的非评判性态度,就好比望着日落那样,这种态度是使求助者感到轻松的重要因素,它可使求助者抛开顾虑,从而把内心世界完全展示出来。咨询员的这种非评判性态度,不仅体现在言语里而且还要体现在表情和行为上。即使在认知疗法中,强调求助者出现问题的起因在于错误的认知方式,也只是强调他的认识和观点有与现实不适应的地方,对于求助者本人并不能进行刻意的批评和责怪。
虽然说心理咨询是“助人自助”;但怎样才能助人自助呢?在咨询会谈中咨询员必须发挥影响与干预作用。在谈话中交叉使用倾听、沉默、复述、澄清、停顿、追问、面质、对峙等小技巧,有利于把握谈话内容和谈话方向,以免出现咨询员被求助者牵牛鼻子的现象。在谈话中,咨询员要即时进行自我心理平衡,在受到求助者不良情绪感染后,能在最短时间内,重新使自己心态恢复平静。
结束技巧。初学咨询者经常会抱怨来访者太啰嗦,总是不能结束谈话。其实这不是来访者的错。咨询员可以告之心理咨询是有时间限制的,这是一个基本的现实性原则,社会生活中做什么事都不能随心所欲。每次谈话的话题不要铺得太开,不能结束的话题可以以预约的方式继续。在每次咨询快要结束的时候,咨询员与来访者的一方或双方应当有一个小结。
除此之外,在咨询过程中咨询员一定要有“度”的概念。“度”就是限度,不超过限度地做任何事结果必然是好的;超过限度或达不到限度,工作效果必然不佳,所以咨询师必须对自己工作的“度”认真把握。
首先,咨询员必须明确自己职责的“度”。咨询员必须明白自己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自己的责任是有限的。比如求助者可能认为咨询员应该为自己的心理问题负全部责任,这显然是误解。因为咨询员的责任,仅仅是协助求助者决策和提醒实施决策的注意事项,咨询员绝不能对求助者提供各种具体帮助,如求助者与领导关系不好,咨询员没有责任去调节他们的关系,更不能去说服他的领导;如果求助者因失业而感到痛苦,咨询员绝不能替他找工作;求助者因失恋后,情绪低落,咨询员绝不能帮他介绍异性朋友等等。不对咨询员的责任加以限定,其效果肯定不好,严重时可造成咨询失败。其次,咨询时间必须有限度。在咨询计划中,应明确规定咨询的次数、每次所用的时间。漫无目的无时间限定的咨询是盲目的低效的工作,作为一种职业活动是不可取的。时间限制对求助者也是一种帮助:必须抓紧时间与咨询员配合解决自己的问题,因为时间有限机会难得;任何事情都是有限度的,不能自己想多谈就多谈,想不来就不来,咨询关系是一种心理契约关系。
再次,感情沟通要有限度。目前,在心理咨询工作中有一种流行的说法,即咨询员在咨询中要学会“共情”。且不说这个词汇在翻译上是否妥当,单就一个“情”字足以使咨询员不好把握。咨询员与求助者之间,必须沟通,但这种沟通是单纯的情的沟通,还是理的沟通或者二者兼有呢?其尺度又如何把握呢?对待这类问题,如果没有科学的度,“共情”的确会有不好的后效。在实际工作中,特别是异性间建立咨询关系后,情的过度沟通会使咨询关系中产生不应有的内容,从而破坏正常的咨询关系。所以正常咨询关系的主干应当是理,而不是情。情必须在理的限制下才能发挥积极作用。“共情”,只要能达到设身处地去理解求助者的不良情绪和情感就可以了。求助者对咨询员适度的移情是常见的,但咨询员应当时刻清楚这是什么“情”,尤其是咨询没有彻底结束之前咨询员不可与来访者有咨询室以外的交往。
最后,咨询目标的限制。心理咨询主要涉及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对于引起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的种种原因,如躯体疾病、社会环境和各种规章制度等问题,心理咨询师不应作深入讨论。在不得不涉及这类问题时,也只能听取求助者的看法,而不加任何评论。充其量也只能表示理解,如此而已。这样便可把咨询目标严格地限制在协助求助者化解心理问题方面。咨询员是人不是神,既不是观世音更不是如来佛,千万不可把自己当作救世主,否则不仅帮不了别人还把自己给搭进去了。
3.人格结构
并非学习了心理学理论知识,掌握了心理咨询基本技能就能够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研究发现,从事心理咨询与心理健康教育的人,只有具备与心理咨询职业相匹配的人格特点才能持久地把工作进行下去,那么这里的人格特点究竟包含哪些内容呢?
熟悉生涯辅导的学者知道,人们选择职业不是没有规律可循的,泰德曼(Tiedeman)的生涯决定理论、格特弗兰德森(Gotthedson)的职业抱负理论、克鲁姆伯尔茨(Krumbohz)的社会学习理论、克内菲尔坎姆(Knefelkamp)和斯列皮兹(Slipitza)的认知发展理论、金斯伯格(Ginsberg)和舒伯(Supper)的生涯发展理论均强调不同的人适合在不同的职业领域发展。关于人格与职业匹配方面,“职业辅导之父”帕森斯(Parson)的特质—因素理论和霍兰德(Holland)的类型理论最有最有说服力<sup >[2]</sup >。
帕森斯认为人们在选择职业时,首先要对自己的态度、能力、兴趣等有清楚的了解,其次要了解各行各业取得成功所需要的条件、优缺点、酬劳、机会以及未来展望等,最后要以个人和职业的互相配合作为职业选择与发展的目标。他认为,只有这样,人才能适应工作,并且在工作中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最大化。
霍兰德的类型理论源于人格心理学的概念,认为生涯的抉择与生涯的调整是个人在对特定职业类型进行认同后,个人人格在工作中的表露或延伸。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霍兰德提出了一连串的研究假设与研究成果。其四个基本假设为:在我们的文化中,多数人均能被分类到六种类型中,即实际型(R)、研究型(1)、艺术型(A)、社会型(S)、企业型(E)和传统型(C);环境也可分为六种类型,即实际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和传统型。人们将搜寻可以让他们发挥技能与能力、表达他们的态度及价值、并承担问题及扮演角色的环境;一个人的行为是由他的人格及所在的环境特性所决定的。此外,他还将人格与环境类型分别按照一个固定的顺序排成一个六角形。依据这个六角形模型,霍兰德又发展了四个概念,它们分别是一致性、分化性、身份认定以及适配性。其中适配性是最为重要的一个假设,它是指不同类型的人需要不同的生活工作环境,人与职业配合得当,其适配性就高。依据霍兰德的假设,适配性的高低,可以预测个人的职业满意程度、职业稳定性以及职业成就。
按照霍兰德的说法,社会型的人最适合当一名心理咨询师。社会型的人富于同情心、领悟力、亲和力、影响力,热情、耐心、真诚、认真,把他人的痛苦视为自己的痛苦,不愿干表面上哗众取宠的事,把默默地帮助不幸的人视为一种快乐,喜欢并愿意与人交往,交往中不注重追求功利而很看重价值感。因此,很难想像没有耐心、爱心的人能够做好心理咨询。
每个人的人格发展、个性的形成都与其过去的经验有关,越了解自己的过去,就越能帮助自己成长。自己能不断地成长,那么也就越能帮助来访者看到自己的问题所在而帮助其成长。真实体验自己的人格倾向,例如比较喜欢哪一类型的人、在哪种情形下自己内在的容受力特别小、在哪种工作环境下自己特别顺心等等,都是自我认识与探索的过程;了解自己的特点,如优点、弱点、食物的喜好等也都是加深对自己认识的过程。只有不断地认识自己,摸清并明白自己的人格倾向及特点,才能帮助来访者了解自己所遇到的困难及挫折。
二、心理咨询员如何在实践中实现个人成长
1.时刻维护自身心理健康
心理健
华人心语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和心理治疗电话:
国家注册高级心理咨询师QQ362890071
MSN:www.hrxl.cn@qq.com skype帐户:www.hrxl.cn
新浪UC:217271074 阿里旺旺:心语心理咨询师
心理辅导时间:中国大陆北京时间9:00至22:30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hrxl.cn/xinlizixun/xinli_6747.html
[1]
[
2
]
责任编辑:
华人心理咨询网
各类心理障碍电话心理辅导及心理疾病的网络心理咨询
网上心理医生心理治疗在线联系方式 QQ:362890071
或www.hrxl.cn@qq.com MSN:www.hrxl.cn@qq.com
skype帐户:www.hrxl.cn
新浪UC:217271074
阿里旺旺:心语心理咨询师
工作时间:中国大陆北京时间9:00~22:30
心理咨询电话:
最新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员的素质结构与...
心理弹性:从积极角度看...
心理咨询技术中的共情解析
播种习惯,收获命运
语言暴力源于心理问题
教师常见心理疾病分析
超过半数心理咨询者“半...
害怕看心理医生非常犹豫
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
老子谈心理健康
热点心理咨询
教师常见心理疾病分析
语言暴力源于心理问题
播种习惯,收获命运
心理咨询技术中的共情解析
心理弹性:从积极角度看...
心理咨询员的素质结构与...
推荐心理咨询
谘商与心理治疗的理论与...
心理咨询态度系列训练
心理门诊(上)
相关心理咨询
我是一个失败者吗——高...
想不到我怎么会落选——...
我觉得自己很差劲——高...
她为什么要割伤自己——...
告别伤痛——高中生心理...
考试焦虑症——高中生心...
同桌真让我无法忍受——...
怕老师对我好——高中生...
不想上学——高中生心理...
高中生心理辅导案例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