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多让孩子接触外界事物,学会灵活地应对各种变化。在入幼儿园之前,让孩子在家长的陪同下结交一些小伙伴;到幼儿园去玩一玩,熟悉一下环境和教师;到公共场合走一走、看一看,接触不同的情境。孩子的生活圈子扩大了,当面对一个陌生的环境时就不会惊慌失措。
(4)让孩子参与家庭生活,体验自己的重要性。米兰•昆德拉有一本书叫做《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人确实能在承担责任时和他人重视自己时体会到自身的价值。其实孩子也一样,当孩子为家里擦桌子受到爸爸妈妈表扬的时候,他会很有成就感;当爸爸妈妈心情不好,孩子用自己的方式把父母逗笑的时候,他会感到自己很重要。让孩子参与家庭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不仅能培养孩子勤动手、勤动脑的习惯,还能让孩子学习自主地分析问题。
(5)忽视孩子的依赖行为。如果孩子现在已经养成了依赖的习惯该怎么办?忽视依赖行为,鼓励恰当的行为是最好的方法。当孩子出现依赖行为的时候,让他知道大人不喜欢他这样做,然后暂时离开,使他知道这样是没有用的。同时,对于孩子适当的行为要及时地鼓励,让他知道什么是被允许的、被鼓励的。在消除依赖行为的同时,让孩子知道什么是适当的行为,这样才不会让孩子茫然无措。
◆ 依赖形成更大的残缺
不仅是小孩子,几乎每个人都在天性里有着一种依赖思想,希望在生命中有这样一份可依靠的存在,让我们可以完全地信任和依托,我们常称那为“归宿”。
据说宇宙中的一切演化都来自那个核心的本体,从这点来解释本质里的宗教情怀倒很有依据,所以我们都盼望回归,渴望弥补自身的残缺,重新回到那个整体里去。
在家庭里,子女对父母的依赖甚至可以延续到父母离开人世。这种依赖越深,作为子女应该发展的那一部分能力就越是得不到发展。父母为子女所做所想的越多,子女能够发展的能力范围就越窄,他们就会逐渐成为一种残缺的存在。
在友情里,朋友对一个人生命的影响是很大的,不管是泛泛之交,还是你的挚友。如果对朋友的依赖一旦形成,你就很容易忽视掉自己的个性,同时也封闭了应在自己身上发展起来的那一部分特质。
在爱情里,当两个人因为相爱而走到一起的时候,首先会在生活中形成依赖。尤其是心灵上的依赖对其中一方影响很大,有时甚至会制约自身的发展,由这样的依赖而形成的残缺很可怕,能很快地因为两人发展的不平衡而形成不可弥补的心灵距离,最后导致感情破裂。
……
失去依赖,你或许会走入孤独,但这也是一个必经的过程,那份孤独感或许是刻骨铭心的,但它会让你学会面对,学会去发现那个真正的、完整的自己,是来自于内心的力量而非外界,你会发现,原来在自己内心里也存在着那份完整的感觉。
成为完整的你,可能才会发现,原来那些不曾依赖的,才真正离你最近,而那些只想依赖的,却早已在你之外了。
点燃自己的神灯
雨果曾经写道:“我宁愿靠自己的力量打开我的前途,而不愿求有力者的垂青。”在希腊神话里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马车夫正赶着马车,艰难地行进在泥泞的土路上。马车上装满了货物。
忽然,马车的一个轮子深深地陷入了水坑里,马怎么用力也赶不上来。
车夫站在那儿,无助地看着四周,时不时地大喊一声“大力士阿喀琉斯”,想让他来帮助自己。
最后,阿喀琉斯出现了,他对车夫说:“把你自己的肩膀顶在车轮上,然后再赶马,这样你才会得到阿喀琉斯的帮助。如果你连一个手指头都不动一动,就不要再指望阿喀琉斯或别的什么人来帮助你。”
自助者天助之。完全依赖别人的恩赐是不可能的,只有你自己首先尽力而为,然后别人的帮助才能解决问题。
通途一直都在那儿,“爱尔克的神灯”也给你指明了方向。太强的依赖,或许也会成为一种束缚,因为每个生命的目的都不会是完全相同的。点亮自己的神灯,沿着自己的路走才是最真实的。
一个人,即使是驾着一辆老牛破车,但只要缰绳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就不会陷入人生的泥潭中。只有靠自己,才称得上是高贵的人。
爬下树来,独立行走,让猿猴进化为万物之灵长。扔掉手中的拐杖,你走的路才是属于自己的路。人生的轨迹不需要别人来计算,只有自己才能为自己的人生画着圆满的线条。扔掉依赖,独立谱写人生乐章,相信你会奏出生命的最强音。
女性依赖心理测试
依赖性强通常是人们对女性的评价,尽管今天男女地位已完全平等,但是从生理上、心理上,她们仍或多或少对男性有着割舍不断的依赖感。作为现代女性,如果依赖性太强,则意味着太软弱,不自主,而且会影响自己在职场的发展,这恐怕是许多职业女性心不甘情不愿的事吧。
那么,你的依赖度有多大呢?下面通过一个小动作来测试一下。
你一定有过搭乘别人摩托车的经验吧,想一想,那时你的手是怎么放的?以下答案哪一种更适合于你?
A.手扶在后面的把手上。
B.手扶在前面那人的腰际上。
C.把手放在自己膝盖上或干脆不扶。
D.双手紧抱着前面的人。
分析解读
选A:想必你是个独立自主的女性,你有冷静的头脑及非凡的判断力,你做什么事都能从容不迫,应付自如。生活中的你是个备受人注目的女强人,因为你的依赖性不强,也能较理智地看待问题。你虽说看起来不够温柔多情,但对爱情和事业都挺投入的,你的恋人和同事都会很欣赏你。
选B:你表面独立,但内心是个脆弱敏感的女孩。你梦想着找一个可以放心依靠的人,可现实却常常令你难以满足。在无奈而孤独的人生旅途中,你学会了自己靠自己,但你细腻柔弱的心,却永远不会感到满足和平静。
选C:你是个不喜欢依赖别人的人,更不喜欢同事或恋人对你有太多的依赖,所以,生活中的你独来独往,才干出众,不喜欢同别人过多地深交;对于恋人,你和他人亲财不亲,不喜欢被外人认为你在依赖他,总和他保持着若即若离的距离。你有自己的主张,但个性太急躁,虽然别人愿意同你交往,但你却不会有知心的朋友。恋人会很欣赏你的独立自主,同你相处也轻松自如,只是,相信他时时都会有把握不住你的感觉,难免进退两难。
选D:你是个依赖性特别强的人。工作中的你很怕承担太多的责任,尤其是需要独当一面的工作,你会十分紧张。一旦有了恋人,便会一心一意依靠对方,自己则完全失去了自主性。但是,一味依靠对方,万一出现意外,你将怎么支撑呢?相信自己,别人能做的事情,你一定也可以胜任的。
四、搁置懦弱选择勇敢
人最怕别人对自己说的一句话是“你是个懦夫!”尤其怕女人这样说。中国人好面子,不管实力和想法如何,只要有损于面子了,那便会热血沸腾,去干以前不敢干的事了。也许就是这句话,不知催生了多少的英雄和伟人。也许很多成功人士的背后,都有这句话在顶着他的脊梁,像上了膛的枪一样。
◆ 与其懦弱不如抗争
缺乏自信的人,用不着别人来打倒,他自己就打倒自己了,只有勇敢地去面对,才能抓住契机,使问题得到彻底的解决。
10岁的乔特洛经常受邻居一个坏孩子加菲的欺负,并经常挨打,所以他经常待在家里,因为在他看来,留在家里是比出门要安全的,至少可以保证不挨打。
一天,他帮父亲割草,父亲为了奖励他,给了他一些钱,让他去看电影和买冰淇淋吃,但乔拿了钱后并没有去看电影,因为他怕遇到那个加菲。
父亲很奇怪,问他是不是生病了,他只是支吾以对,不敢告诉父亲真相。第二天,乔特洛冒险到巷子里去玩打弹子,可是不巧,他的“敌人”正疯狂地向他冲来,乔特洛吓得浑身发抖,拼命地跑进自家的车库里。
这时,他看见父亲就站在他面前,父亲问他:“你到底在干什么?”乔特洛还是不想告诉父亲,就撒谎说在玩捉迷藏游戏。正在这时,巷子里响起了加菲的声音:“出来,你这个胆小鬼!”
父亲似乎明白了一切,他拿出一条厚厚的汽车皮带,然后平静地说:“现在有两条路供你选择,一是出去打败那个孩子,一是躲在车库里挨我的皮带。”乔特洛犹豫了一下,父亲的皮带就狠狠地打在了他的屁股上,比加菲的拳头更疼。
于是乔特洛像一颗炮弹一样冲了出去,出其不意地攻击了那个孩子,那个男孩没有心理准备,乔特洛结实地揍了他一顿,并把他赶出了巷子。
接下来的几天里,应该说是他童年生活中最快乐的日子,乔特洛充分体会到了勇气所带来的力量,他找回了自信,从此再也不受欺负了。
《大师与玛格丽特》是俄罗斯文学中的一部经典之作。其中有一段是耶稣对彼拉多语重心长的开导,让人印象深刻,他说,人最大的缺陷就是懦弱。
本来城里所有的人都认为彼拉多是顽固而残暴的,但是唯有耶稣,洞见了彼拉多的懦弱。
彼拉多毫无忌讳地大肆宣称自己是一个十恶不赦的罪人,是一个杀人不眨眼的刽子手,是一个冷血无情的总督,但是,耶稣却称他为善人,并且告诉他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是生来为恶的。于是,彼拉多受不了了,他歇斯底里地叫嚣起来。
这大概就是彼拉多真正的懦弱之处(而不是他最后屈从众意钉死了耶稣),他不敢承认自己是一个善人,不敢正视自己心中哪怕所剩无几但却依然保留着的善的因素。
懦弱不能狭隘地定义为一种行动上的怯懦,最大的懦弱其实是心灵上的难以自我坦诚、自我发现、自我认同。
没有一颗勇敢的心,思想就会有所畏惧,行动就会拖拉不前,导致的结果是——人就会有怯懦。
“既然他有勇气去死,他应该有力量去斗争!”懦弱不是天生的,谁都不是天生的软弱者,只要调整好心态,自己相信自己,自己给自己足够的勇气去战胜懦弱,走出第一步就已经是战胜懦弱的开始!
点咖啡测懦弱
你跟同事去喝咖啡。你一直是喝摩加薄荷咖啡的。当服务生走过来时,却被同事抢先说:“我来杯摩加薄荷咖啡。”接着你要怎么点?
A.一样就好。
B.我也是。
C.摩加薄荷咖啡。
D.牛奶巧克力。(完全不同的饮料)
E.来两杯。
分析解读
选A:你不在意被同事抢先,基本上很好相处。协调性好,但注意让过了头就会变成好好先生,被同事们看不起。
选B:你是一个怯懦而内向的人。做事时时处处有顾忌,永远没有主导权,除非你决定从此不再随波逐流,要发出自己的声音。
选C:你是个我行我素的人。不关心他人,自我意识太强,所以大都很固执。要学会站在别人的立场上看问题,多为他人着想,如果一意孤行,就有被孤立的危险。
选D:你的好胜心非常强,执拗又刚愎,不愿与别人画上等号。你是
华人心语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和心理治疗电话:
国家注册高级心理咨询师QQ36289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