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要有为对方做出牺牲的准备。老年人再婚多是为了赵一个志同道合的人,互相关心,互相搀扶,与自己一起走完晚年的生活。所以,双方的相处应该是建立在以诚相待的基础上,并且要做好为对方做出牺牲的心理准备,具备了这个基础,相信再婚后不管出现什么矛盾都可以迎刃而解。
五,要做好处理双方子女关系的心理准备。双方子女的态度往往是再婚老人婚后生活是否幸福,再婚是否能够成功的直接原因。有的双方子女都支持,这样的老人再婚不仅顺利,婚后生活也会很幸福;有的则恰恰相反,双方子女都不同意老人再婚,甚至是强行阻挠,这样的老人往往再婚不成,即便是再婚成功了,心理也会不自在;有的是一方子女反对,另一方子女支持,这样的情况也会对老年人的再婚造成不利的影响。因此,老人在再婚前要做好子女的工作,调节好与子女之间的矛盾和双方子女之间的矛盾。做个好的继父、继母,重建完美幸福的家庭。
六,要有处理家庭纠纷的心理准备。很多老年人的再婚遭到子女的反对,都与老人的财产有关,也就是涉及到老人的遗产分配的问题;还有就是老年人到多已经没有多少经济收入,老人在物质生活上与子女有着多方面的联系,因此,老年人再婚一定要考虑并清楚对方的家庭经济条件,以便全面权衡,有利于婚后很多问题的妥善处理,因此双方都应该把自己的经济情况如实告诉对方,这样双方都会有充分的心理准备,这样才有利于婚后和谐关系的建立和家庭纠纷的解决。老年人千万不要认为这一点不重要。
第一部分 第25节:夕阳无限好 黄昏亦妖娆(7)
"世事多因忙里错,好事半自苦中来",老年人再婚不是两个老人自己的事,是牵涉到连个家庭的事,要想再婚湖生活幸福,老年人就必须做好处理各种家庭矛盾,做到相互理解,相互扶持,互相忍让的心理准备。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情不关风与月
老牛今年60岁,退休前是省某工程设计院的总设计师,退休后一个月还有2000块钱的退休金,还经常被院里请回去指导工作,还有几家单位聘请他当技术顾问,经济收入非常可观。老牛有一儿一女,老牛的老伴去世时儿子九岁,女儿才六岁老,老牛几十年含辛茹苦,又当爹又当妈的将一双儿女抚养成人,现都已经成家,儿子牛顿毕业于国内一个名牌大学,现在单干已经成为一家大公司的总经理。女儿牛莉在银行工作,待遇也很不错,如此出息的儿女,如此优越的生活坏境,老牛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可是最近邻居们发现老牛总是一个人坐在在小区的公园了,独自伤神,没有了过去的神采奕奕,原来是老牛想找个老伴,但儿子和女儿却坚决反对。其实早先的时候老牛找过一个伴,带着一个女儿,当时老牛的儿子和女儿就坚决反对,硬是把人家母女赶了出了家门,后来老牛考虑到孩子还小,自己的工作也很忙,也顾及到街坊邻居的议论,也就再也无暇顾及个人问题,一心扑在孩子和工作上。二十多年过去了,孩子们都已经有了各自的家,而且由于工作都比较忙,很少回家看望老牛,老牛感觉很是孤独。特别是上个月给以个老友过完寿回来之后,老牛找老伴的想法就更加坚定,恰巧在老友的寿筵上认识了郑姨,二人一见如故,都有相见恨晚之感,而且在闲聊中老牛得知郑姨退休前在省博物馆工作,她丈夫三年前因病去世,现在是单过,女儿在北京工作,很少回家。于是,便有了与郑姨结为秦晋之好的想法,而且郑姨似乎也很看好老牛。但当老牛把这件事告诉孩子们时,孩子们反对之强烈不亚于当年,老牛犯难了。
这天老牛正在家里发呆,门铃响了,老牛开门一看是个年轻姑娘,二十多岁,眉清目秀,笑盈盈地站在门外,股价自我介绍:"我叫笈萍,是郑姨的女儿,我是专门从北京回来看望您的",老牛一头雾水,赶忙把姑娘让进了屋里,"谢谢你来看望我,我和你妈的事你知道了啊?你什么意见啊?"老牛知道她来一定是为他和她妈的事,姑娘笑了笑说:"牛伯伯,我不反对您和我妈的事,但是我必须来看看,因为要嫁的是我的老妈啊!"老牛一看这姑娘也是明事理的人,知道女方那边已经没有问题了。送走郑姨的女儿后,老牛立即给儿子和女儿打了电话,让他们都过来,开个家庭会议,并下定决心一定要说服孩子们,成就自己幸福的晚年。他知道也许以后的路是不平的,但人的一生只有一个黄昏,放过了此生,来生还能弥补吗?
所幸的是,老牛的儿女在老牛的极力说服之下,同意了,因为他们也不愿意看见老爸天天闷闷不乐。于是,我们在彤红的夕阳下看见了手牵着手的老牛和郑姨。
再婚,使老年人心理需要得到满足
从心里学的角度来看老牛的故事,不禁引起我们的许多思考:
心理学家指出,需要是推动人的活动的各种原动力,当然包括人们对幸福需要的追求,也就是说,人生是个体需要不断满足的过程。老年人有着子女不能给与的需要,即精神心理上的需要,老年人再婚是老年人的这种心理需要的满足。这种需要包括人际心理需要和性爱心理需要。
首先说人际心理的需要。人是群居动物,孤独是人做难以忍受的痛苦,热病最大的精神苦役莫过于人为的孤独,而对于独身老人来说,孤独感是其最可怕的,即使子女经常与其在一起,也不能满足他们交际的心理需要,这不仅是因为老人与子女之间存在代际差异。
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老人很少真正的向子女敞开心扉。而经心理学家研究表明:老年人最好的交际对象就是其老伴。其次是性爱心理的需要。现在科学研究表明,老年人照样有性的需要,而且老年性事有利于与延年益寿。但这里所说的性不是单只狭义的性生活,它是指广义的性爱,是老年夫妻在生活中所表达爱的方式,比如,拥抱,贪心,聊天,亲呢等等,这些都能够满足老年人的性爱需求。因此,可以说这也是一种精神的需求。
所以从心里学角度来说,老年人再婚是和人情,顺天理的,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都是有益的,对家庭和谐,社会稳定也有着重大的意义。
尽管如此,老年人再婚依旧面对很多的障碍,而其中最关键的因素就是老年人自己的心理因素:
一, 个人的认知障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婚姻道德自我评价的守旧。道德和法律制约着人的行为,在现实生活中制约人的行为的主要就是道德规范。陈腐的婚姻道德规范在老年人的心中根深蒂固,并制约着老人们的思想,当老年人产生再婚的念头时,陈腐的婚姻道德观念就将老年人追求晚年幸福的愿望扼杀在萌发阶段。而且虽然社会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但两千年的封建文化思想,使得社会对老年人再婚也存有偏见。其次就是对婚姻价值功能的取向上,存在片面性。婚姻的功能有两个,一是繁衍后代的功能,这是从种族发展的角度来说的,另一个就是,愉悦的功能,这是就个体而言的。时至今日,人们对婚姻的理解,依旧偏重于生育方面,认为自己已经老了,儿女都已经成家立业,自己已经完成了婚姻的使命,再婚不仅没有必要还会引起他人的议论,因此便压抑自己再婚的念头,其实随着社会的发展,婚姻的第二种功能已经越来越得到强化。
第一部分 第26节:夕阳无限好 黄昏亦妖娆(8)
(二),是情感的障碍。一方面是与原配偶的感情。很对的老年人,与自己的原配偶得感情很深,对原配偶依旧很忠贞,并且始终无法忘怀,难割难舍,而且还会认为另择新偶是对原配偶的布忠,被判了原配偶的感情。其实人的感情是由兼容性的,老年人完全没有必有如此想。
另一方面就是与儿女的感情。很多老人不赶再婚的原因就是怕伤害了自己孩子的感情。而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的年轻人支持自己的独身父亲或是母亲再婚,不仅为老人创造了幸福的晚年生活,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自己的心理负担,更好地表达了自己对父亲或是母亲的爱。因此老年人再婚丝毫不会影响到与子女的感情,更不会伤害子女的感情。老年人完全可以克服这个心理障碍,追求幸福的晚年生活。
由此可见,老年人再婚关键是看自己,要用于冲破自己心理的障碍。就像我们案例中提到的老牛。
除了老年人自身心理的原因外,老年人再婚还受到来自子女、居住及经济条件和社会观念等方面的的阻力。首先说子女造成的障碍。有许多老年人再婚受到子女的反对。好不容易谈妥了的婚事、交往,就因为子女关过不了而被迫解除。老年人双方都有意,就是结合不了。小辈们把父母永远钉在了"父母"的位子上,而不是把他们看作同自己一样的人。他们根本没有为父母着想过,风烛残年的父母是单身孤零零地活着好呢,还是幸福地有意义地生活着好。子女反对老年人再婚一般有几种理由,如遗产会落入他人之手;会让人说是因为晚辈对长辈不孝,长辈方会出此下策;会愧对已故的亲长;不愿照顾护理后母(继父)等。因经济原因反对的占绝大多数。有积蓄的老年人再婚,受到子女干涉阻止的,比积蓄不多的老年人再婚要严重的多。无经济来源的老年人再婚,遭到子女的反对干涉就少些。
其次,居住及经济条件造成的障碍
在目前居住条件偏紧的情况下,增多的家庭人口,会影响现有的居住条件。此外,有些老人缺乏足以维持独立生活的收入。因而,造成老年人再婚障碍。必须健全社会性保障制度,同时,使老年人认识到应把遗产投资到自己的老年生活中去,才能消除这一障碍。
第三,社会因素造成的障碍
社会因素一方面指社会上舆论对老年人再婚的压力。有些人认为老年再婚是耻辱的。有些人认为老年人再婚不符合我国国情。特别是有的老年人与年龄比自己轻的中年寡妇结婚,社会舆论的压力更大,高龄老人要求再婚,更是舆论哗然。另一方面,社会缺乏为老年人恋爱、结婚服务的咨询机构和专家。即使有不少婚姻介绍所,也大多数是面向年青人的。
"人间自是有情痴,此情不关风与月",追求晚年的幸福是老年人的权利,老年人应该冲破来自各个方面的阻力,勇敢地追求自己的幸福生活。愿所有的老年人再婚受都能够情语丝绵,春雨常在。
★初恋情最真暮恋意更浓
清静的离婚登记室进来一对七十多岁老人,后面跟着一位年轻男子。
"你们刚刚结婚的,这么快就要离?"工作人员老刘打开他们的结婚证,结婚日期是:本月1号,两人再婚还不到半个月。
其实,早在8日时,他们就来办离婚了,当时两人还气冲冲的,离婚协议书都没写。老刘让他们回家把离婚协议书写好,考虑清楚了再来。这次看来是平静了许多。
"我们结婚前认识也只有一周,当时我只是想,老头子对我蛮好的。"大妈说。"当时他打电话说,要跟我结婚,我想想,他对我这么好,就过来了。当时儿女都不晓得,我是偷偷把户口簿拿出来办的。"
"他们结婚有点草率,婚前双方都不了解,没经过慎重考虑,结了婚,发现性格不合,经常吵架拌嘴。"站在旁边的大爷儿子说。
半小时后,离婚证办好。大妈还站在那里,表情有些木讷:"我也没想到,这个婚姻这么短啊,唉……"
老刘还记得两位老人,本月1号上午,两人进来时都很满脸喜色。"你们都考虑好了吗?"老刘问。"都考虑好了,他对我蛮好的。"当时,大妈脸上挂满笑容。
"以前,这种闪电式婚姻都是发生在年轻人身上,年轻人情绪容易冲动啊。"老刘感慨地说,"现在看,老年人也有可能凭一时冲动结婚,这可要想想清楚的,不能草率啊。"
于老师今年63岁,由于种种原因年轻时没能解决个人问题,等他开始考虑个人问题的时候已经
华人心语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和心理治疗电话:02784530206
国家注册高级心理咨询师QQ362890071症状是心灵的语言——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