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问斯密查·迪内兹说:"她具有女人最好的品格--直觉、洞察、敏感和同情--还
具备男人的品格--力量、决心、务实、目的明确"。梅的直觉力量给以后的女领导者
以信心。梅在1973年约姆·基帕战争中的直觉力,就显示出女领导者凭直觉感知危险的
力量,梅的敏锐直觉不被男性内阁成员所重视,致使以色列许多人丧生。
家庭与事业
梅于1917年12月27日与内向的古典音乐家莫利斯·麦尔森结婚,她年方19,但已是
一个狂热的犹太复国主义者,她让莫利斯保证他们未来共赴巴勒斯坦;他保证了,但并
不知道这位着魔型女性的紧迫感,在他们结婚后几周,党就叫她前往西海岸为犹太复国
运动筹钱,她临走时说:"党说我应该去,我就去"。不久,梅又决定巴勒斯坦是他们
的理想乐土,她要去那儿,莫利斯不想去但拗不过坚定的梅,莫利斯受不了巴勒斯坦犹
太聚集区的艰难生活,说眼妻子一起到特拉维生养孩子。这种情形持续不断,因为梅总
是愿意牺牲任何事来实现自己的梦想。在她1928年遇见莎沙·赛尔曼后,她和莫利斯一
直分居。梅总是愿意为以色列牺牲自己、家庭和丈夫。
梅与以色列历史上许多重要人物联系密切,她与才华横溢、追逐女色的塞尔姆·莎
沙有恋情,他是个"有着百科全书般脑子的狂人",成为她的老师和情人,这位迷人而
善辩的演说家成为以色列的未来总统,保证她在1968年成为首相,这是历史上第一次由
一位总统向她前情人发誓让她成为首相(马丁,1988)。在30年代,他俩走遍世界各地,
莎沙曾答应离婚后与梅结婚,但他没做到,但即使如此,这位有活动力的领袖无疑对她
的生活产生重要影响。这便是一系列这种恋情的开端,以致她的敌人贬斥她是"床垫上
的梅"。
梅与许多伟大的犹太复国主义者有恋情,戴维·本一居里安,戴维·雷姆兹,伯特
·凯兹内尔森,塞尔曼·阿雷内和亨利·曼托,都是她事业生涯中共同工作和战斗的名
人巨士,他们都是她达到顶峰的关键人物。雷姆兹的爱持续了一生,他在党内为她提供
了许多职位,梅说:"他是我真正的指南针",很长时间内的良师,她常承认:"我很
爱他"。凯兹内尔森以以色列的苏格拉底闻名,在30年代时首次任命梅为主管,成为互
助部部长,梅提到阿雷那给她生活带来了幻想。曼托是个美国著名的资金筹集人,她30
年代去美国筹资时,他成为她的知己和情人。
梅的举动往往没有坏心,她只是个充满激情的女性,凭自己的认识和感觉去生活,
她是如此专注,并不会费神担心有什么结果。雷姆兹是终生情人,甚至他的妻子也被梅
的魅为迷住,雷姆兹太太描绘梅具有"巨大的气质魅力"。梅承认自己将事业置于家庭
之上:"我知道,我孩子小时候为我忍受许多不幸"。这位专注的工作狂会为犹太复国
事业牺牲自己--这等同于她自己的事业,也是她真正的家。
生活危机
自从梅在贫困潦倒的俄国乡村出生后,她的生活中危机不断,20岁在耶路撒冷时她
几乎死于饥饿,她在俄国屠杀犹太人运动时出世,生活在农村,她从来没从早年的创伤
中恢复,"4岁时,我记得当时是多么害怕,多么愤慨一如果对于我的生活道路方向有
什么解释的话......那就是使犹太儿童们免遭这种经历的打击",她补充说:"我有种大
屠杀情结"。对犹太人的杀害便是梅童年留下的记忆。当她的老师兼榜样的姐姐莎娜成
为热情的革命者时,她注定毕生支持犹太复国主义。
如果大屠杀的创伤还不够严重,那么还有一点是在梅来到人世前,她5个兄弟死于
俄国乡村的恶劣环境。在父亲去美国安新家时,她和姐姐与祖母同住,这是梅生活中一
段不快活的日子。她永远忘不了这可怕的日子,70岁时她回忆起像她这样的儿童所面临
的悲惨遭遇,"所有的男人、女人和儿童,无论什么地方一注定生活在水生火热,为免
遭屈辱而挣扎的生活中",她的答案是犹太复国主义和自由的以色列,这是建立在她自
己早年危机经历上的答案。梅毕生致力于消除那些折魔她童年的因素。这种"基督杀手"
的称号,在独立的犹太国度绝不会重现。
迁居是增强未来创造天才的独立和创造力的重要因素,迁移到新文化环境中强化自
我充足,增强应付未知世界的能力,梅具有超常的诸如此类经历,这成为发展她的创造
幻想的重要因素。她5岁时从基辅迁到平斯克,8岁逃脱俄国魔爪来到密尔沃基,没有机
会上学(她姐姐莎娜教她读书写字),14岁逃到丹佛,16岁回到密尔沃基,22岁踏上巴
勒斯坦。梅为了犹太复国主义在美国各地宣传。在以后30年,她又成为国际流浪者,在
各大洲来回穿梭,而主要住在以色列、美国和俄国。除了简·芳达,书中没有一位女性
有像她这么多的迁居经历,也没有人遭遇过她这么多的死亡威胁,她的刚毅和坚强,无
疑是她生活中创伤和危机后的作用。
梅的乐观使她成功。她如此自信,什么也阻挡不了她的目标。这也不奇怪,在不断
遭受死亡,饥饿和灾难危险之后,谁都会变得这么乐观。梅不断生活在危机之中,唯有
乐观和巨大的自信使她成功,成为一名创造幻想家。
强硬的自信
哥达·梅是个乐观的妇女,自信到极点,她钢铁般意志与玛格丽特·撒切尔一样,
后者在梅成为以色列最高领袖后10年成为英国政治制度的统领。梅也要遭到嘲笑的讥讽,
她不怕潜伏于每个角落的死亡威胁,在没有理由需要诚眼时,她的意志不可阻挡,也就
是说,梅的信心是她内在自尊和自我形象的表现。即使这样,她一生保持着伟大的谦虚
品格。她说:"我绝不会忘记自己出生于贫苦家庭,也不会自欺欺人地以为自己是凭美
丽、智慧和博学来获得尊重的"。表明她个性力量的事例发生在约姆·基帕冲突时,她
说:"不妥协成为我的中间名字,我决定绝不让希特勒的最后判决重演"。梅在以色列
生活到最后一刻,让国民们也像她这样,她为以色列的建立而战斗,不想让它不经过伟
大战斗而白白丢失。
梅成就中有趣的一点是她的非宗教取向性,她成为一个以宗教异派为高度特征的国
家首脑,通常情况是这么热诚的人一定是虔诚的信徒,而梅不是如此。当她1917年与莫
利斯在密尔沃基结婚时,他们决定不在教堂由教士主持婚礼--在她周围闻所未闻。梅
的母亲为此简直要发疯了,哥达说:"我们是社会主义者,承认传统,但不受习俗的束
缚,我们不想也不需要有宗教仪式"。梅的母亲执意不肯,两人只得由犹太教士主持婚
礼。
由于她的执着努力和自信,梅才实现年轻时的梦想,她是"如果你认为行,它就肯
定不是梦"这一格言的极好例子。梅少年时绰号"犹太复国疯子"是个预言,那是她生
命中大多数时间里的精神气质。梅坚信不移,而正是这种信仰让她在选择的事业中成功。
她无所畏惧,勇于叛逆,对任何事毅然决然。梅基本是个非自我者,因为她接受命运的
安排,从不试图利用朋友和情人获取权势,他们赋予她职权是因为她有资格承担。梅凭
借她雄辩口才和引人入胜的才能帮助着国家的建立,这一精妙绝伦的技巧是许多人所不
具备的,她在全球发动"理解尊重犹太文化"的群众运动,她在1948年筹集资金拯救了
国家,又凭借自身的外交手腕帮助它度过险关。没有梅的强硬意志和高度自信,以色列
国家可能不会出现。
小结
哥达·梅是个坚强而简单透明的女性,在她选举到首相职位时她说:"我迷乱恍惚,
我从没想成为首相......我从没谋求任何职位-...哦只想到巴勒斯坦,列莫拉维亚,积极
投身于群众运动"。梅以极度的谦虚接受着每项任命,又鞠躬尽瘁,尽心尽责,从不多
离开办公室半步。有多少男人能做到这些?以色列报纸说:"对一个宗教习俗是规定妇
女只能以持家为荣的人来说,接受妇女成为政治部门首脑是困难的事。出于对妇女有良
好感觉和勤奋品格的所有尊重,一个妇女不应占据我们中心政体的神圣职位"。(马丁,
1988)。
他们大错特错,梅只有一个上帝,那就是犹太复国主义世界,而这是犹太人得以安
家的乐土。帮助它的建立成为她创造活动的中心和生活中唯一的事项。梅承认说:"我
没有野心成为大人物",她不注重穿着打扮及其他成功像狂,便是她简单需求的明证。
梅所需要的只是实现自己的梦想。从这一点出发,梅是她的民族中最虔诚的信徒。毫无
畏惧,她从不逃避任何责任,她的这种无畏,可从下述话语中看来:"我可以坦诚相告,
我从不会因为想到可能会失败而偏离方向"。
哥达·梅是世界伟大女性之一,她帮助世界变得更美好,因为她--像马丁·路什
·金一样--有一个梦,她从不让自己个人需要和欲望阻止她追求这一梦想,她执着地
创建一个犹太复兴国家,当这一成果取得后,她又努力
华人心语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和心理治疗电话:
国家注册高级心理咨询师QQ362890071症状是心灵的语言——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