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ss Feed 
  • [繁体中文]
  • 首页
  • 心理咨询
  • 强迫症
  • 抑郁症
  • 社交恐惧症
  • 焦虑症
  • 神经症
  • 图
  • 心理治疗
  • 心理学
  • 心理学家
  • 人格障碍
  • 家庭治疗
  • 爱情婚姻
  • 精神分析
  • 心语专栏
  • 心理医生
  • 咨询流程
  • 咨询范围
  • 咨费表
  • 彻底治疗
  • 治疗反馈
  • 心理咨询首页 | 心理咨询 | 性格心理学 | 教育心理学 | 心理案例 | 心理辅导 | 青春期 | 成功心理学 | 女性心理学 | 青少年心理咨询 | 大学生心理 | 中学生心理 | 心理测试 | 性心理咨询 | 专题 | 留言本 | 搜索
  • 当前位置:心理咨询首页 >> 心理咨询 >>
  • 佛陀教你不生气 (18)
  •       2008-04-02 16:04:06   转载请注明华人心理咨询网http://www.hrxl.cn      
  •      华人心语心理咨询中心电话 网络网上在线心理咨询QQ:362890071
  • 幸福太昂贵,我怕付不起这个代价。现在回过头来看,当初花了那么多时间那么多力气去追寻的东西,其实早就在我的身边了——这是一种最便宜的,却又是实实在在、触手可及的幸福。”
      普通人消除痛苦的办法是即时的,往往只能解决如饥饿就吃饭,寒冷就穿衣之类的小苦处。也能够发现,人们会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问题。
      但是,这些办法都只能解决一时之需,不能使问题从根本上解决掉。所以说这些办法是不完全值得信赖和依靠的。比如,我们能靠吃一顿饭喝一次水解决我们今后所有的饥饿和干渴的问题吗?显然是不能够的。并且,我们吃饭喝水能够让我们立即拥有饱腹之感,那么吃饭喝水能够解决除饥饿和干渴之外的问题吗?显然也是不能够的。再有,当我们这一次吃饭喝水之后不久,新的饥饿和干渴的感觉又会刺激我们的感官,也有可能因为这次的进食而引起了疾病的发生,那又将带来新的痛苦。
      当人的心被巨大的痛苦侵袭的时候,往往会被眼前的混乱所蒙蔽,采取不理智的手段,企图压制、阻挡,甚至逃避痛苦的来临。人们很容易在这种时候将痛苦的缘由归咎于别人,设计着对他人进行报复,甚至使用暴力的手段达成目的,这是一种将自己的痛苦转嫁给他人的极不善的行为。还有一些人,为了发泄自己心中的痛苦而酗酒,妄借酒气毁坏他人的财物,麻痹自己的感受。更有甚者认为自残,甚至是自杀就能让自己的痛苦永远的消失。
      这种行为无异于把痛苦变成绝望,除了增添新的痛苦之外,不能有任何的益处。难道我们能够盼望于被拔掉树根的树能长出新芽吗?但是,如果找到消除痛苦根源的办法就能够彻底地消除它。否则,即使眼下消除了旧的痛苦,那么不久之后还会在同样的根源生出其他新的痛苦,不论你消除它多少次,它也会在其他的地方获得重生的机会。
      有人说:“不管什么情况下,幸福都是一种秘密。”幸福是每个人自己的切身感受,鞋子的大小,只有自己的脚知道。别人所不知的,当然就是秘密了。
      由此可见,幸福是一种心境,是一种个人体味,更是对痛苦的彻底消灭。
      要想彻底的解除痛苦,应该想办法使自己的内心获得安宁。对于人来说,不仅难以控制自己的内心,并且也不可能如控制机器一样,利用外界的力量来帮助我们自控,使我们内心的处境发生根本的变化。我们当然明白,利用外界的力量来迫使人心达到某种状态是非常困难的事情。苦由心生,不短的时间里所积累的负累不是用把快刀就能够斩平的。我们应该做的是让我们的心安抚我们的躁动和不安,让产生痛苦根源的心来使痛苦消减。而不是利用强暴的手段来打击痛苦,因为这样的方式对于消解痛苦来说,于事无补。
      这些方法有利于我们消解“我执心”,从而使我们内心所感受到的痛苦得到缓解。我们还可以把这些痛苦转移利用,以便来提高我们修养与德行的层次,以便将我们的烦恼一一消除,缓解我们内心的困扰与痛苦,逐渐获得宁静。如果是使用将他人的痛苦与我的痛苦交换体验的修法,就能够减轻遭受的痛苦。
      我们应该做的并且十分迫切的,是以“执爱他心”去代替“执爱自心”,将“执爱自心”完全的摒弃,也只有这样做,才能获得幸福安乐。
      当我们与痛苦和不幸面对面的时候,保持临危不乱的心态是难能可贵的。试想,如果那时我们不思考出正确的方法去克服它,那么我们必会被它所控制。
      我们在日常的生活当中很容易看到这样的人。你是否注意到有些人不论是在什么场合,他都显得闷闷不乐,神情忧郁,和别人打交道的时候,显得烦躁不安,给别人“他很不愉快”的感觉。他为什么会这样呢?或者是为什么会有这样类型的人呢?这是因为他们将自己的痛苦过于夸大,把自己完全沉浸在其中而不能自已。

    ------------
    对待痛苦的态度(3)
    ------------

      痛苦是什么?痛苦是在某些特定环境之下出现的情况。这种解释可以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得到切实印证。我们回想是不是出现过这样的情形:一个陌生人如果是对我们说了不好听的话,我们会很不舒服,甚至会生气。但是,如果是平日里与自己亲近要好的人也对自己说出了同样的话,那么我们心里所感受到的就不仅是不舒服那么轻微的感觉了。我们甚至会为此而大动肝火,心烦意乱,承受痛苦。在这个例子之中,同样的行为给一个人所造成的痛苦是不相同的。
      还有一个例子可以说明这个问题。我们身体上的每个部位所受到的不同程度的痛苦,也是相对于某个特别的环境所存在的。如果我们在腿上用细小的针扎一下,我们可能会觉得很疼,但是我们再用锥子扎一下手臂的话,细针扎腿的疼痛相对它来说就不算什么了,试想,再用尖刀刺进肉体所产生的疼痛,将会使前面的两种疼痛变得微乎其微。
      通过上面几个例子以及我们对疼痛程度的假设,证明了痛苦的存在的确是相对的。即使是巨大的苦痛,当我们经历它时让我们痛不欲生,但随着时空慢慢地变迁,先前经历的那么真真切切的苦难,到现在想起来只不过是些零星片断而已。
      如何利用痛苦?在这之前,我们应该要敢于正视痛苦,不再像以往当痛苦来临时选择逃避的方式去对待它。即使我们逃避了非常长的时间,痛苦依然存在,没有被祛除。具备了这个勇气之后,我们才能在与之正面相对时,自在于心,而不受它的困扰,也不会削弱我们对痛苦的耐受力。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逃避是消极的表现,我们应该用积极的态度去消除痛苦。
      王太太非常不幸地被告知自己的丈夫几个小时前在一场车祸中丧生,为此,她悲痛得死去活来。她的丈夫生前是一位颇有权势的官员,因此,前来吊唁的人很多,不过她哪里想到,她被人们关心,也就是这么最后一次。丈夫的去世使得一切都发生了改变,从前对她毕恭毕敬的人,现在也都不怎么重视她了;高层官员的各个家庭聚会的时候,也不再邀请她了,她实实在在地发现,自己被人们忽略了,这使她感到世态分外炎凉。还有,随着经济状况的下降,她不得不改变生活方式,许多从前喜欢的东西都不再拥有了,这越发使她对生活丧失了兴趣。
      很长一段时间,她觉得自己过得暗无天日,自杀的念头一直盘踞在心里,只不过,她还有那么一点求生的欲望,因此得以活下来。王太太有位朋友,是真正的朋友,多年不联系,但有一天从别人口中得知王太太的近况后,立刻乘飞机赶来看她。这让王太太十分感动,心里非常温暖。她的这位朋友平时修习佛法,看到她这么痛苦,就尝试着劝她念佛,她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接受的朋友的建议。
      有一天傍晚,金灿灿的夕阳透过明亮的玻璃照到餐厅里的桌子上,这时,王太太正好坐在这张桌子旁边念一段佛经,光线照到了她看的那些字上,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温暖,王太太一下子释然了:连夕阳都如此美好,我为什么要离开这个世界呢?
      从这天起,王太太振作起来了,既然再痛苦也不可能让生活回到过去,那就应该从这段痛苦当中吸取教训,不再结交那些表面热情内心冷漠的朋友,也不再把自己的生活寄希望于别人……
      这样一来,王太太又找到了生活的出路。她找了一份工作,忙忙碌碌之中,也就渐渐淡忘了丧夫的痛苦。又过了两年,王太太遇到了一个真心喜欢她、关心她的男人,虽然这个男人不是权贵人士,也没有太多钱,但他们结婚了,原来的王太太现在变成了沈太太,而且,他们的生活简单又幸福。
      这天,她躺在床上,早晨的阳光从外面射进来,照在她身上,她想起了两年前的那个傍晚,她正在念的那段佛经被金灿灿的夕阳照耀,就是那么小小的一次启发,让她能够走到今天,并再次获得幸福,远离了痛苦。
      我们应该明白,让我们受苦的并不是痛苦本身,不是所有的痛苦都是有害于我们的。关键要靠我们如何正确地利用痛苦,将其化为一股为自己所用的力量,把我们的劣势转变为顺势。通常情况下,要达成某种目的,就一定要付出代价,经过一些磨难。既然这是必经的道路,那么我们在与挫折相遇时,就应该鼓起勇气,把持住内心的平衡,不要让阻碍将我们的精神击溃。这时,我们所要重视的是如何使痛苦成为我们行动的助力,而不是执著于痛苦本身。
      我曾经听一个外国老兵讲述了他的一段经历。
      他回忆说:事情发生在1944年8月的一天午夜。两天前他在战役中受伤,双腿暂时瘫痪了。为了挽救他的生命和双腿,舰长下令由一个海军下士驾一艘小船,趁着夜色把他送上岸去战地医院医治。
      不幸,小船在一个海湾中迷失了方向,那名掌舵的下士惊慌失措,差点要拔枪自杀……
      这位士兵镇定自如地劝告下士说:“你别开枪,我有一种神秘的预感,虽然我们在危机四伏的黑暗中飘荡了四个小时,孤立无援,而且我还在淌血……不过我认为即使失败也要有耐性,绝不要堕入绝望的深渊。”
      没等他把话说完,突然前方岸上射向敌机的高射炮的爆炸火光闪亮了起来,原来他们的小船离码头还不到三海里。脱险之后,老兵在回忆中这样写道:自从那夜之后,此番经历一直留在我的心中。
      这个戏剧性事件竟包容了对生活真谛认识的整个态度。因为我有不可征服的信心,坚韧不拔,绝不失望,即使在最黑暗最危险的时刻,我相信命运还是能把我召向一个陌生而又神秘的目的地……
      凭借力量,我们能够帮助在苦海之中挣扎的人们脱离苦海,祛除苦难,使他们获得幸福。虽然,有的人会认为帮助别人生获得幸福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是自己能力所不及的事情。但事实证明,这个疑问完全没有必要,帮助别人获得幸福是每个人都能够有能力做到的事情。因为每个处于苦难之中的人都希望获得别人的同情与慰籍,只要我们以行善之心行善举,必会使你所帮助的人们从痛苦中解脱,重获幸福。因此,这是正确利用痛苦的一种手段。

    ------------
    愁苦源于心
    ------------

      “一动于欲,欲迷则昏。一任乎气,气偏则戾”,迷于欲望,人就不可能清醒了,而欲望只有一个出处,那就是人们的内心,这个“心”不仅产生欲望,还产生愁苦,而愁苦多是因为人们的某种欲望难以满足,或是,人们发现,即使欲望满足了,自己仍然不舒服。
      经常可以看到听到有的人会抱怨生活中的困难,但是再看一看他们的居住环境——文明的城市,优越的物质条件。这些人在抱怨这样的生活环境,为此不满而终日烦恼。其实要解除这种烦恼的办法很简单。如果看一看那些贫穷的人们的生活,前者的困难和抱怨就根本不算什么了。
      前些年我接待过两位女士。她们一前一后来找我,第一位女士说她很苦恼,因为她和自己孪生姐姐的关系一塌糊涂,三四年前合开了一家餐馆,刚开始的时候,餐馆生意很不好,遇到了非常多的困难,但姐妹俩齐心合力地顶着,一起吃苦一起受累,直到餐馆境况转好,后来,生意就好得收不了手了,姐妹俩的生活也富足起来。时间一长,问题就来了,姐姐和妹妹经常吵架,彼此之间不再互相信任。这时,我问这位女士她是否大体知道是什么东西让她们姐妹俩的关系变成现在这个样子,她迟疑了一阵子,最后还是说了——钱的问题。
      这位女士走了不久,第二位女士就来了。我一看就明白了,这第二位女士就是刚才那位女士的姐姐——因为她们长得很像。果然,她说的话和前一位女士基本相同。
      我们可以看到,上边的两姐妹,不懂得合理享有财富,从而引发了诸多的矛盾和争执,她们都分别问我应该怎么办,我只是叫她们多多花时间读读书,或是心平气和地打打坐。因为我知道,她们的愁苦表面上源于她们的财富,但实际上那并不是产生困难的根源,人之所以感到困难是因为人的不甘心。
      多余的财富会拖累人的心灵。人们要想活得健康一点,自在一点,这种东西是必须舍弃的。如今,人们都知道肥胖危害健康,所以减肥就成了最热门的话题之一。但对于财富之肥,人们的看法如何呢?不少人的心目中,财富总是好东西,多多益善。这样的人应该给自己的财富减减肥才好。
      你的财富很庞大,但你的生命需要的仅仅是一颗心。
      一切痛苦的根源都是人心的贪念、妒忌与无明。
      有位老太太,每天都愁眉苦脸。因为她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嫁给卖雨伞店的人家,小女儿嫁给米粉店的老板。天气晴朗时,她总是挂念大女儿的雨伞卖不出去,遇到下雨天,她开始为小女儿着急,万一米粉没有太阳晒,发霉了怎么办?于是出太阳时,她为雨伞


  •  

    华人心语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和心理治疗电话:

    国家注册高级心理咨询师QQ362890071

    MSN:www.hrxl.cn@qq.com   skype帐户:www.hrxl.cn

    新浪UC:217271074   阿里旺旺:心语心理咨询师

    心理辅导时间:中国大陆北京时间9:00至22:30


     
  •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hrxl.cn/xinlizixun/xinli_3067.html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 责任编辑:华人心理咨询网
  • 各类心理障碍心理咨询及心理疾病心理治疗师联系方式


网上网络心理医生心理治疗在线联系方式 QQ:362890071或www.hrxl.cn@qq.com MSN:www.hrxl.cn@qq.com

skype帐户:www.hrxl.cn

新浪UC:217271074

阿里旺旺:心语心理咨询师

工作时间:中国大陆北京时间9:00~22:30

心理咨询电话:
  • 最新心理咨询
  • 超过半数心理咨询者“半...
  • 害怕看心理医生非常犹豫
  • 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
  • 老子谈心理健康
  • 拒 绝 的 艺 术
  • 做一个有反应的倾听者
  • 中国人:看心理医生不是...
  • 哲理小故事
  • 教师“健心”四要素
  • 自我心理调节之心理目标...
  • 热点心理咨询
  • 五句话足以改变人生
  • 论人生的迷茫与困惑
  • 判断你心理是否成熟的1...
  • 超过半数心理咨询者“半...
  • 心理缺陷是什么
  • 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
  • 他为什么总在想像和母亲...
  • 如何正确倾倒自己的心理...
  • 害怕看心理医生非常犹豫
  • 快乐心情在生活中这样打捞
  • 推荐心理咨询
  • 谘商与心理治疗的理论与...
  • 心理咨询态度系列训练
  • 心理门诊(上)
  • 相关心理咨询
  • 溺爱导致的懦弱心理咨询...
  • 中学生心理咨询典型案例
  • 超过半数心理咨询者“半...
  • 婚姻婚外恋亲子关系职业...
  • 同性恋还是异性恋的心理...
  • 完善个性 克服嫉妒——...
  •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
  • 走近心理咨询,提高生命...
  • 专业心理咨询的“话疗”...
  • 攻击性儿童心理咨询案报告

电话:  手机:13886092363    心理诊所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汉阳鹦鹉大道373号滨江怡畅园11-2-1202         邮编:430050         网上在线心理医生QQ:362890071

电邮MSN:www.hrxl.cn@qq.com  公交:6、524、558、598、720、727、728、532、554、704、559倒口南村站下 法律顾问:湖北瑜珈律师事务所吴健宝律师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欲转载请注明www.hrxl.cn华人心理咨询网华人心语心理咨询中心


华人心理咨询网华人心语心理咨询中心  鄂ICP备060215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