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被遗忘,但在后来的生活中又出现某些类似事件时,以往的焦虑情绪可
能又会重新表现出来。
就目前的治疗水平而言,焦虑症是完全可以治愈的。青少年患者在接受
心理治疗和自我调节时,请注意运用以下方法:
(1)运用心理咨询法加以自我调节。焦虑症患者不能固守于惊恐性
情绪、紧张性情绪、忧虑性情绪、惶惑性情绪等痛苦和不安之中,而应该积
极地主动地向心理医生咨询,严重者要积极配合心理医生的心理治疗,主动
客观地陈述焦虑的临床症状,与医生一起分析引起焦虑症的病因。
(2)通过松弛疗法,使自己的情绪得到释放,心理得到松弛。
(3)运用注意转移法加以调节。运用注意转移法加以调节。注意转移
法是把引起焦虑情绪反应的注意力转移到其他事物上去的自我调节方法。
----------------------- 页面 24-----------------------
学生嫉妒心理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嫉妒是一种心理病态,是见到别人在某些方面(如
才华、财富、相貌等)胜于自己时,产生的一种由羡慕转为嫉恨的情感,是
一种既不能正确评价自己,又不能正确评价他人的不良心理品质。
嫉妒心理并非天生就有,而是在后天一定的条件下逐步形成的。心理学
家艾里克森认为,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青春期是一个自我认定的时期。他
们正是从这个时期开始发现自己内心世界的。在此期间,他们喜欢同周围人
进行比较,开始注意对自己的评价和对别人的评价。同时,他们的自尊心也
明显增强。但由于其身心发展的不成熟,他们最容易犯的毛病就是:自我评
价过高,自尊心过强。如果引导不力,他们就会走入妄自尊大、唯我独尊的
境地,人也会变得虚荣起来。这种唯我唯尊、追求虚荣的心理很容易与尊重
别人的心理产生冲突。平时当两个人差不多时,这种心理冲突尚不明显,而
随着时间的推移,当他人有了长足的进步时,这种唯我独尊的心理就会急剧
膨胀,与尊重别人的心理形成尖锐冲突,其嫉妒心理自然也就产生了。
对于嫉妒这种心理现象,我们千万不可轻视,因为它对中学生的健康成
长有百害而无一益:第一,嫉妒会使人心胸狭窄,目光短浅。与好嫉妒的人
共处,很难真诚,很难持久。第二,嫉妒的突出表现就是中伤别人,损害别
人的自尊心,打击别人的进步,不利于同学之间的正常交往。第三,嫉妒不
仅危害别人,也危害自己。倘若一名中学生长期处在嫉妒的心境之中,那么
他就会在内心深处产生一种压抑感,给自己造成莫大的痛苦。正如法国大文
豪巴尔扎克所说的那样,嫉妒者所受的痛苦比任何人遭受的痛苦都大,因为
自己的不幸和别人的幸福都会使他痛苦万分!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下面几种类型的学生容易产生嫉妒心理:
①虚荣心强的学生。这类学生爱表现自己,过分关心别人对
华人心语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和心理治疗电话:
国家注册高级心理咨询师QQ36289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