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患者间的相互作用和本身存在的可增加情绪困惑的因素。
对恐怖症的预防也很重要,家长和老师要注意从小不要吓唬孩子,不要
乱惩罚孩子。提倡科学教育,要注意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非智力因素,创造
艰苦磨炼的环境,培养孩子勇敢、坚强、乐观开朗的个性。
四、非我症
著名的哲学家埃里希·弗罗姆,在他赫赫有名的社会学著作 《逃避自由》
一书中,曾对这种类型的人作了精辟的描述: “这类人本来就有着一种轻视
自己、自我削弱和不愿去主宰一切的倾向。他们最明显的一个特征就是完全
依赖自身以外的力量,依赖他人、组织及大自然。他们并不固执己见,不想
做自己想做的事,一心一意听从外在力量的指挥。他们也往往很少去体味一
下 ‘我要’或‘我是’这种感觉是什么滋味。在他们看来,生活的力量是不
可抗拒的,既无法主宰也无法去控制。??有些人不仅轻视自己,屈从外力,
而且还自我伤害,自我折磨。”
非我症的症状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自我贬低症状
自我贬低主要是当事人对自己的能力和勇气丧失了信心,与之相伴随的
是 “自我无能”的体验。对于那些由于自己的主观失误造成困境而又患有此
症的人来说,第一个反应就是不断地自责,认为自己成了废物, “这下子可
完蛋了!”进而对自我的能力产生怀疑, “之所以造成事故,是由于自己无
能!”于是,以往的 “过失”和眼前的“不幸”纷纷涌上心头。因此,自感
前途渺茫,独自伤心,悲观厌世,回避亲友和同事,严重的自卑感使自己羞
于见到熟人。
2.自我惩罚症状
这是自我贬低症状的延续。这种患者大都是 “完美主义者”。北京医科
大学心理学教授许又新对这种人作了分析,认为他们 “追求十全十美,对己
求全责备,吹毛求疵”。如果处于顺境,工作受到权威的赞许,完美主义者
对成就感到相当满意,此时,能坚持相当有效的实际行为,有相当的自控能
力而不太过分;如果处在逆境,工作失败或受到谴责,或忠实性被怀疑,自
控能力可以迅速严重下降,此时,完美主义者停留在纯粹观念阶段而不能进
行有效的行动,思维反刍 (反复思考同一事件)和自我折磨(自我审讯、自
我追究等)便突出起来。这叫做假完美主义,是完美主义的代偿失调。
3.逃避自我症状
这种患者完全忽视个人的独特性,过分按照他人的要求塑造自己。这种
心理机制犹如某种动物的保护色,他们看起来与周围的环境很协调,以致很
难区分开来,但是他们付出的代价是昂贵的——丧失了自我。一般说来,逃
避自我的人大都有一种极其坎坷的经历。他们要么是个人生活遭到不幸,那
种特殊的情景难以消除;要么是与他人结下怨恨,为了避免伤害;要么是爱
情变异,为了逃避某种道义和习俗的谴责,等等。这种逃避看似有其合理性,
其实也暴露了逃避者性格中软弱的一面。
<华人心语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和心理治疗电话:
国家注册高级心理咨询师QQ36289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