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ss Feed 
  • [繁体中文]
  • 首页
  • 心理咨询
  • 强迫症
  • 抑郁症
  • 社交恐惧症
  • 焦虑症
  • 神经症
  • 图
  • 心理治疗
  • 心理学
  • 心理学家
  • 人格障碍
  • 家庭治疗
  • 爱情婚姻
  • 精神分析
  • 心语专栏
  • 心理医生
  • 咨询流程
  • 咨询范围
  • 咨费表
  • 彻底治疗
  • 治疗反馈
  • 心理咨询首页 | 心理咨询 | 性格心理学 | 教育心理学 | 心理案例 | 心理辅导 | 青春期 | 成功心理学 | 女性心理学 | 青少年心理咨询 | 大学生心理 | 中学生心理 | 心理测试 | 性心理咨询 | 专题 | 留言本 | 搜索
  • 当前位置:心理咨询首页 >> 心理咨询 >>
  • 谘商与心理治疗的理论与实务 (34)
  •       2008-06-20 21:16:28   转载请注明华人心理咨询网http://www.hrxl.cn      
  •      华人心语心理咨询中心电话 网络网上在线心理咨询QQ:362890071

  •   ·每个人都有成长潜力或自我实现的倾向,这个假定不见得正确。
      ·不是每个当事人都能信任自己内在的方向感,并能找出自己的答案。
      ·谘商员不应放弃其权威角色,同时也应建议与指导当事人。
      孔姆斯(l988)认为,我们必须重视谘商员身为教导角色的问题。多年来,个人中心治疗法大多不赞同谘商员扮演教师角色,因为谘商员不必知道什麽对当事人是最好的,因此这个治疗法把重点放在当事人主动的自我学习。相对地,孔姆斯认为谘商是一种帮助当事人学到利用更好更满足的生活方式之过程。他表示,谘商员大都以自己的语言或非语言行为帮助、教导与影响他们的当事人,谘商员应该承认并接受他们的教导角色,并善用这个角色,以帮助当事人达成他们的目标。我认为谘商员可同时扮演治疗者与教育者的角色,他们能够教导当事人,也能鼓励他们走向独立。
      对其研究与理论的批评
      虽然我赞赏个人中心治疗者愿意以实证性的角度去探讨他们的假说及程序,但是一些研究者曾经批评个人中心治疗法的在方法论上有瑕疵。这些科学上的缺点包括:控制组的受试者不是欲接受治疗的当事人;没有采用不经实验处理的控制组;没有考虑安慰剂或假药效应;依赖自陈报告作为评量治疗效果的主要方法;以及应用不适当的统计方法。
      罗杰斯(1986a)视完整研究为个人中心治疗法未来发展的必要条件。他承认从这个领域内,只可发展出多数的新知识,他也担心个人中心治疗法可能变成教条式而限制重重,为避免这个治疗法面临这种退化的情形,他主张透过「研究一一同时用冷静的头脑与良善的心一一打开新视野,引进新领悟,对我们的假说挑战,充实我们的理论,扩展我们的知识,深入地了解人类改变的现象。」(l986a, p-259)
      孔姆斯(l988)指出,早期个人中心从事研究的冲劲已经显着减退,至今只有少数的个人中心治疗者致力於各种研究,研究兴趣减退的原因之一是,大部份对治疗有兴趣的实务工作者不是私人执业就是到社区治疗机构服务。孔姆斯深信,如果没有坚实的研究基础,就难以辩护谘商实务,而这个专业领域也会因而失去一股刺激成长的重要资源。
      肯恩(个人中心治疗法的实务人员及本章的校阅者)认为,虽然罗杰斯重视研究,但是二十几年来,罗杰斯及其同僚在这方面并无重大贡献;个人中心治疗的观念或方法从一九六○年代以来,就很少变化过。根据肯恩(1993)的说法,主要原因是本疗法目前并不兴旺。他承认罗杰斯及个人中心治疗法的从业人员一般而言相当孤立,未受到其他谘商进展的影响。本疗法严重受到限制,因为缺少整合其他资讯。此外,他认为,有一群作风保守的从业人员执着於传统的治疗形式,也使本疗法受到限制。肯恩认为,当事人从这群作风保守的治疗人员身上无法得到最佳的协助,因为他们的实务故步自封。在结论中,肯恩喟叹个人中心治疗法在美国似乎正走上衰微之路。
      在多元文化谘商中的限制
      尽管个人中心治疗法已对许多不同社会、政治及文化背景的人进行谘商,并产生显着的贡献,但在它的内部架构上仍然有一些限制。许多来到社区心理健康中心的当事人或者是接受某些门诊治疗的人,较倾向於需要结构性的谘商。除此之外,有些弱势族群的当事人也会前来寻求专业协助以处理危机,或要求减轻心身症状,或要求学会某些技巧以因应每天层出不穷的问题。通常是当其他的方法都无法奏效时,这些当事人才会前来寻求专业协助。有些弱势族群当事人会期待专家的指导,他们期待指导性的谘商员,那些无法提供他们解决方法的谘商员则可能延误他们的问题。
      个人中心治疗法的第二个限制是,在某些文化中很难将核心条件转化纳入实际谘商中。谘商员传递这些核心条件的方式必须与当事人的文化基础一致,例如,就真诚一致而言,有些当事人可能习惯非直接的沟通,因此对谘商员的开放与直接的作法感到不舒服。朱氏与苏氏(Chu& Sue,1984)提供一个有用的准则:实务工作者必须对弱势族群当事人的文化价值观有高度的敏感度,同时又得抛开对个人的刻板印象,能藉着了解及欣赏各种族群间所存在的巨大差异,显现谘商员尊重的态度。
      将个人中心治疗法应用於弱势族群当事人的第三项限制是这个治疗法推崇内控(internal locus)的价值观,然而,某些弱势族群则看重外控的价值观。例如,他们可能以传统的期望做为指引,可能深受社会期望的影响,而不是由个人的喜好来决定。同样地,当文化价值强调共同利益时,个人的发展常须让步,而如果只考虑个人的成长而不以团体利益为依归的话,往往会被认为自私。卢蓓(Lupe)是来自希斯帕尼克(Hispanic,在伊比利半岛上)的一位当事人,她宁愿先考虑做为一个母亲与妻子的角色,以及家庭的利益之后,再考虑自己想要为自己做些什麽,即使她很可能因过於在乎在家庭中担任照顾他人的角色,而失去了「自我认同」,压抑了自己的兴趣。谘商员如果鼓励她放弃妻子与母亲的角色,而先去考虑自己要什麽的话,可能就犯了大错:在对她谘商时,必须一并考虑她的文化价值内涵及她对这些价值观认同的程度,谘商员可以鼓励卢蓓去探索她的价值观对她会产生何种效用,但不宜提出有关她该成为何种样子的看法。
      虽然个人中心治疗法的观点在对弱势族群谘商时有特殊的限制,但不该因此下结论说个人中心治疗法不适用於这些当事人。人类族群之间有很大的差异,因此,有很大的空间可以去发展不同的治疗风格。虽然有些当事人喜欢具有主动风格的谘商员,也有许多当事人对於较不具指导性的谘商员反应很好。
      我相信个人中心治疗是提供一种与弱势族群当事人建立稳固关系的理想基础。谘商员很可能会发现,为了要维持适当气氛,必须要利用某种结构方式,使当事人产生内在的自我引导力量,如果谘商员一昧等待当事人提出他们个人的问题,那麽当事人可能会因不满意而终止谘商关系。比起个人中心治疗法所处理的一般案例,对弱势簇群的谘商似乎需要较多的主动性与结构性。然而,我们也不能低估谘商员对弱势族群当事人所表达的同理心反应,具有潜在积极的影响力,同理心是传达当事人被人了解的强力工具,毕竟许多当事人可能从未遇见真正能倾听并了解他们的人。不管如何,对谘商员而言,能够对於人生经验全然不同的当事人表达出敏锐的同理心,当然也会是一大挑战。

      完形治疗法福律兹培尔斯简介
      完形治疗法(Gestalt Therapy)的创始者为福律兹培尔斯(FrederickS.(Fritz)Perls, l893一1970)。他系出生於柏林(Berlin)的一个中低阶层犹太家庭中,自认为总是父母麻烦的来源。在求学的过程当中,他曾在中学七年级时遭到留级,后因不服管教而被学校开除,但是他仍辗转完成了学校教育,终於得到精神病学的医学学位(M.D.)。一九一六年他加入德军,并於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担任军医工作。战后,他与古德斯坦(Kurt Goldstein)共同在职於法兰克福(Frankfurt)的「古德斯坦军人脑伤医疗机构」(Goldstein Institute for Brain.Damaged Soldiers)。在这里他开始体认到把人视为整体的重要性,而非以往的将之视为各部份各自发挥功能的总合。而后他前往维也纳接受精神分析大师莱何(Wilhelm Reich)的精神分析训练。莱何系以身体作为改变人格方法的先驱者,并首创自我了解方法。於此同时,培尔斯也接受了其他几位提供精神分析运动者如荷妮(Karen Horney)等的教导。
      培尔斯於一九四六年移民美国,约当於此时,其分析方式逐渐与传统的精神分析法分道扬镳,而於一九五二年在纽约成立一所完形治疗机构,最后并定居於加州大苏(Big Sur, California),同时在伊斯兰机构(Esalen Institute)举办多场研讨会,而以心理治疗方法改革者而闻名。培尔斯一方面透过在研讨会中的传导,另一方面藉由其着述的广为发行,对当地人士发挥极大的影响力。
      培尔斯本人是充满活力与干劲的,认识他的人莫不对他表示敬畏,同时也会发现他对事认真的态度,并非容易打发,而且他是个懂得运用一些小技巧以满足其个人需要的人。他也被视为是个具有洞察力、机智、煽动力、敌对性、严格性,富灵感等多样性格的人。虽然一些曾经叁加他所举办研讨会的人,后来成了「印度教导师」(guru)的跟随者,而出去传播完形治疗的「福音」,但培尔斯在他的一本着作中提到:他关切那些机械式的实施完形治疗法及助长虚假的人。而在实际的作为上,他却很少去抑制这种崇拜。
      读者若欲进一步了解培尔斯一生详细的资料,可叁阅其自传《进出垃圾桶》(In and out of Garbage Pail)。

      完形治疗法绪论
      培尔斯所发展的完形治疗法是存在主义治疗法的一种,其基本前提是;如果人要达到成熟,就必须寻找在本身的生活方式中,自己所应负起的责任。当事人的基本目标是去察觉他们正体验到什麽及自己做些什麽。透过此种察觉达成自我了解,并得到足以修正自我的知识,进而学习到如何对自己的情感、思维和行为负责。由於着重的焦点在於当事人对现实环境的察觉,因而其取向可谓是现象学的;又因为该治疗法的基础是在此时此地,故同时也是存在取向的。
      换言之,此刻的存在,乃牵涉到一个人之过去与未来的过渡阶段。因此,该治疗法要求当事人将其有关的过去与可能的未来带入此刻,然后直接去体验它们。由此可知,完形治疗法是生动、活泼的,它能实际的增进人们的直接体验,而非仅抽象的谈论情境。同时,该治疗法是体验性的,当事人必须去攫取与治疗者交互作用时的情感、思绪与行为。完形治疗法的功效取决於当事人在治疗过程中愿意坦露自己的意愿有多少。若有疗效,即是源自於两人愿意坦诚接触,而非由於治疗者所使用的技术或所作的一些合理解释。
      治疗者的角色之一便是:设计一个实验(experiments)以增进当事人对於自己在做什麽及如何做的自我察觉,透过此种觉察使当事人能够看到可以改变他们自己的其他可能选择。当事人因此被要求要自己主动去看、去感觉、去感应和去解释,而不是被动的等待治疗者给他们洞察和答案。
      培尔斯同时也受到同时期一些知性潮流的影响,包括:精神分析、存在主义及现象学等。例如,从完形治疗法强调身体体验如呼吸法、能量状态、体察身体某些部位所受到的阻碍感等观点,可看出这些系受到莱何(Reich)的影响。尽管培尔斯在发展完形治疗法的过程中亦受到精神分析学派概念的影响,但他在某些范围内也讨论到一些佛洛依德精神分析理论所提及的问题。不同的是,佛洛依德对人的看法基本上是机械的、功能性的,而培尔斯则强调从整体的观点来看待人格,即人的每一部份都与整体紧密联结。其次,佛洛依德系注意个体在儿童时期被压抑的内在心理冲突;培尔斯则强调探索个人目前所处情境的重要性。此种取向系重视历程,远胜於对内容的注意,即认为此刻所经验到的,比所表达的内容更形重要。培尔斯认为就达到自我了解之目的而言,了解一个人现在如何表现,还比注意他为什麽会如此做来得重要。
      完形治疗法人性观
      完形治疗法的人性观系以存在哲学与现象学为基础。认为真正的知识是由知觉者的立即体验而产生。治疗的目的并不在分析,而是在整合一个人不时存在的内在冲突。「重新拥有」个人曾经否定的部份,以及整合的过程需要逐步渐进,直到当事人坚强得足以继续自己的成长为止。而藉由察觉,一个人可以作决断,并且因而生活得更有意义。
      完形治疗法基本上假设个人能有效地处理生活上所发生的问题,特别是能够完全察觉发生在自己周遭的事情。人们经常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去逃避某些可能面临的特定问题,因此,在其成长过程中往往会形成一些人格上的障碍。对此,完形治疗法提供了必要的处理方式与面对挑战的技巧,它帮助当事人朝着整合、坦诚,以及更富生命力的存在迈进。
      完形理论对於导致改变所做的假定是,我们越不想成为怎样的人时,我们越会保持不变。根据贝瑟(Beisser, l970)对於导致改变的理论指出,当我们察觉到我们是怎样的人(相对於努力想成为我们并「不是」的那种人)时,我们就会改变。对当事人而言,重要的是,尽可能完全地认清自己当时的处境身份,不要自己不是「哪种」人而拚命想成为「那种」人。
      完形治疗法此时此刻
      依培尔斯之见,除了「此时此刻」,没有东西是存在的。因为往者已矣,来者则尚未临,只有现在才是最重要的。完形治疗法的主要理念之一就是:强调此时此刻,强调充分学习、认识与感受现在这一刻,留恋过去就是在逃避体验现在。


  •  

    华人心语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和心理治疗电话:

    国家注册高级心理咨询师QQ362890071

    MSN:www.hrxl.cn@qq.com   skype帐户:www.hrxl.cn

    新浪UC:217271074   阿里旺旺:心语心理咨询师

    心理辅导时间:中国大陆北京时间9:00至22:30


     
  •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hrxl.cn/xinlizixun/xinli_3604.html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 责任编辑:华人心理咨询网
  • 各类心理障碍心理咨询及心理疾病心理治疗师联系方式


网上网络心理医生心理治疗在线联系方式 QQ:362890071或www.hrxl.cn@qq.com MSN:www.hrxl.cn@qq.com

skype帐户:www.hrxl.cn

新浪UC:217271074

阿里旺旺:心语心理咨询师

工作时间:中国大陆北京时间9:00~22:30

心理咨询电话:
  • 最新心理咨询
  • 超过半数心理咨询者“半...
  • 害怕看心理医生非常犹豫
  • 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
  • 老子谈心理健康
  • 拒 绝 的 艺 术
  • 做一个有反应的倾听者
  • 中国人:看心理医生不是...
  • 哲理小故事
  • 教师“健心”四要素
  • 自我心理调节之心理目标...
  • 热点心理咨询
  • 五句话足以改变人生
  • 论人生的迷茫与困惑
  • 判断你心理是否成熟的1...
  • 心理缺陷是什么
  • 超过半数心理咨询者“半...
  • 他为什么总在想像和母亲...
  • 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
  • 如何正确倾倒自己的心理...
  • 害怕看心理医生非常犹豫
  • 快乐心情在生活中这样打捞
  • 推荐心理咨询
  • 谘商与心理治疗的理论与...
  • 心理咨询态度系列训练
  • 心理门诊(上)
  • 相关心理咨询
  • 溺爱导致的懦弱心理咨询...
  • 中学生心理咨询典型案例
  • 超过半数心理咨询者“半...
  • 婚姻婚外恋亲子关系职业...
  • 同性恋还是异性恋的心理...
  • 完善个性 克服嫉妒——...
  •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
  • 走近心理咨询,提高生命...
  • 专业心理咨询的“话疗”...
  • 攻击性儿童心理咨询案报告

电话:  手机:13886092363    心理诊所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汉阳鹦鹉大道373号滨江怡畅园11-2-1202         邮编:430050         网上在线心理医生QQ:362890071

电邮MSN:www.hrxl.cn@qq.com  公交:6、524、558、598、720、727、728、532、554、704、559倒口南村站下 法律顾问:湖北瑜珈律师事务所吴健宝律师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欲转载请注明www.hrxl.cn华人心理咨询网华人心语心理咨询中心


华人心理咨询网华人心语心理咨询中心  鄂ICP备060215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