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中文]
首页
心理咨询
强迫症
抑郁症
社交恐惧症
焦虑症
神经症
图
心理治疗
心理学
心理学家
人格障碍
家庭治疗
爱情婚姻
精神分析
心语专栏
心理医生
咨询流程
咨询范围
咨费表
彻底治疗
治疗反馈
心理咨询首页
|
心理咨询
|
性格心理学
|
教育心理学
|
心理案例
|
心理辅导
|
青春期
|
成功心理学
|
女性心理学
|
青少年心理咨询
|
大学生心理
|
中学生心理
|
心理测试
|
性心理咨询
|
专题
|
留言本
|
搜索
当前位置:
心理咨询首页
>>
心理咨询
>>
谘商与心理治疗的理论与实务(下) (6)
2008-06-22 21:15:43 转载请注明
华人心理咨询网
http://www.hrxl.cn
华人心语心理咨询中心电话 网络网上在线心理咨询QQ:362890071
/> ?你不是你父亲,不必一直告诉自己说你像他。你不必毫无疑问地就接受你父母亲数落你的价值判断,你说自己是个失败者,而且有自卑感,那麽你目前的行为支持这种说法吗?情形一直如此吗?过去你在家里是个替罪羔羊,这意味着以后你必须把自己扮成替罪羔羊吗?
第三,一旦史天恩了解其非理性信念的性质,并逐渐察觉到自己是如何固守这些信念时,则谘商员会要求他进行反宣传,去打击这些信念。他会继续演练,并寻找证据来支持某些自己获得的结论。谘商员会指派家庭作业,协助他克服恐惧。例如,在适当的时候,可能要求他去探索对於迷人又强悍的女人之恐惧,以及为什麽一直告诉自己「她们会阉割我。她们期望我强壮完美。如果不小心,他们会主宰我。」他的家庭作业还包括去跟女孩约会。如果约会成功,他可以去挑战那些认为会发生的想法。如果她不喜欢他,或拒绝与他约会,情形会如何恐怖?为什麽要从一个女人身上来肯定他的一切?史天恩一遍遍地告诉自己,他必须被女人「肯定」,而如果有女人断然拒绝他,则结果不是他所能承担。在察觉这些不切实际的要求之后,他最后会开始告诉自己,虽然喜欢被人接受而非拒绝,但是如果得不到自己所要的,并不是世界末日。从此,也可以学会以偏爱和喜欢什麽来取代「必须」和「应该」如何。
除了使用家庭作业之外,谘商员可能会用到许多其他的行为技术,例如,角色扮演、幽默、示范、行为演练,以及减敏感法。谘商员可能会要求他去阅读一些认知行为取向的自助书籍,并利用当中的建议去进行自我改变。基本上,谘商员会采取主动、指导的方式,并着重在认知与行为的层面。对於史天恩的过去不会太注意,但是会很重视他目前的生活功能与非理性思考,并教导他以更理性和建设性的方式去重新思考与重新告知自己,包括告诉自己「我是有人爱的。我能够成功,就如同有时也会失败一样。我不需要把所有女人都看成是我的母亲。因为人不可能永远完美,我不必因过去失败的罪恶感而惩罚自己。」
除了理情技术外,认知行为术也会协助史天恩学会建设性的自我告知。认知的重建使他获益,而进行的步骤如下:首先,协助史天恩学会如何在各种情境中观察自己的行为,并且最好能写成理性的自我分析报告。其次,当他观察自己那些适应不良的行为之后,就会开始了解他那些自我告知的语句以及别人对他的评语会造成多大的影响。从中他同时了解到思想与行为问题之间的关联性。踏着此一基础,他可以开始学习崭新而理性的内心对话。最后,他同时可以学会一些新的适应技巧,首先在治疗时演练,然后应用到现实的生活中。一旦从这些家庭作业中获得成功之后,就可以逐渐加重对他的要求。
后续:你继续担任史天恩的认知行为治疗法谘商员
利用下列问题,有助於思考如何辅导史天恩:
·阻挠史天恩过正常生活的最突出之错误信念是什麽?为了协助他检查其功能不良的思考方式,你会使用那些认知、情绪、与行为方面的技术?
·史天恩受制於许多「应该」与「必须」的信念。为了让他了解,你会使用那些技术?
·如果史天恩固执於这些信念,并说这些信念对他而言合乎逻辑,你会如何处理?
认知行为治疗法简介
贝克(Beck)发展出来的认知治疗法之基本论点与理情行为治疗法有许多相似处。认知治疗法和理情行为治疗法都是主动的、指导的、有时间限制及有结构性的治疗法(Beck, Rush, Shaw& Emery, 1979)。这是一种洞察治疗法,强调认知以及改变负面的思考与不适当的信念。贝克的方法之理论论点是,人们的感觉与行为取决於他们如何建构其经验。他的研究工作独立於艾里斯,但两者对於协助当事人了解与放弃自我挫败认知之目标是一样的。贝克与艾里斯曾交换过彼此的意见,贝克推崇艾里斯引进「人们的信念是可以理解的」之基本观念,以及甚至能说服怀疑者相信「认知因素是改变感受与行为的一条途径」;艾里斯则推崇贝克思想极为清晰,研究工作对於心理治疗有很大的贡献(Weishaar, 1993)。艾里斯推崇贝克及其学生,对於功能不良的信念及如何改变这些信念使产生疗效,已进行了相当卓越的研究工作,并收集了相当有价值的研究资料(personalcommunication, 1994)。
贝克提出情绪困扰的认知模式,基本理论是:若要了解情绪困扰的本质,必须把焦点放在个人对於引发困扰的事件之反应或想法(DeRubeis& Beck, 1988)。其目标在於改变当事人藉着自动化的想法而形成其思考上的基模(schema),并开始推动改造基模的构想。(译志:有关基模一词及其相关研究,请叁考拙译〈社会心理学》一书,里面有精彩的分析探讨)。在作法上是鼓励当事人收集与评估支持其信念的证据。临床研究指出,认知治疗法可广泛地用於治疗各种异常,特别是忧郁与焦虑异常(Beck, 1991)。并且认知治疗法也已成功地用於治疗恐惧症、心身症、饮食异常、愤怒、恐慌异常、滥用哂物(Beck, Wright, Newman,&Liese, 1993);慢性疼痛(Beck, 1987),以及危机处理(Dattilio&Freeman, 1994)。
认知行为治疗法认知治疗法的原理
贝克是一位长年从事精神分析的治疗者,他对於当事人的自动化思考(指特殊的刺激会自动引发个人独特的想法,并因而导致情绪反应)很有兴趣。在他的精神分析研究中,他曾探讨忧郁的当事人是如何将其愤怒投射到梦境中的内容。他要求当事人去观察这些宛如反射作用而且很难「关掉」的想法。并且这些负面的想法即使与客观的证据矛盾,还是会固执地存在。
情绪困扰的人倾向於会犯「独有的逻辑错误」(characteristic logica1errors),即以自我轻贱的方式来扭曲客观的现实。认知治疗法认为,心理问题的病因根源於普通的心理历程,诸如:有瑕疵的思考、根据不正确或不充分的资讯就妄下不正确的推论,以及未能分清楚幻想与现实。以下是人们在处理讯息时常见的扭曲情形,这些已证实会导致错误的假定与观念(Beck et al., 1979; Beck& Weishaar, 1995; Dattilio& Freeman,l992):
·随意推论(arbitrary inference)?指没有充足及相关的证据便任意下结论。这种扭曲现象包括「大难临头」或对於某个情境想到最糟的情况。各位现在可能认为自己尚不能被同事或当事人喜欢或尊重之前,就已经开始担任谘商员的工作,或认为当年为了取得学位而愚弄了教授们,现在他们一定已经看穿你了。
·选择性断章取义(selective abstraction)?指根据整个事件中的部份细节而下结论,未顾及整个背景的重要意义。这麽做的假定是,重要的事件是指那些失败及跟剥夺有关的事件。身为一个谘商员,你们也许会以自己的错误及弱点来评估自己的价值,而不是以自己成功的地方。
·过度概括化(overgeneralization)?指将某意外事件产生的极端信念不恰当地应用在不相似的事件或情况中。例如,你曾辅导过一位青年而碰到困难,於是下结论说你在青少年的谘商方面毫无成效;你也可能下结论说,这证明了你无法辅导任何人。
·扩大与贬低(magnification and minimization)?指过度强调或轻忽事件或情况的重要性,例如,你可能会假定,在谘商中即使是很小的错误都可能造成危机,甚至导致对方的心理伤害。
·个人化(Personalization)?指一种使外在事件与自己发生关联的倾向,即使没有任何的理由。例如,如果当事人第二次治疗末到,就认为是自己第一次谘商时的差劲表现所致。
·乱贴标签(labeling and mislabeling)?指根据过去的不完美或过失来决定自己真正的身份认同。因此,如果你未能符合所有当事人的期望,你可能会对自己说,「我是个完全没有价值的人,应该立刻把专业执照撕掉!」。
·极端化思考(poIarized thinking)?指思考或解释事情时采全有或全无(all-or-nothing)的方式,或用「不是┅┅就是┅┅」(either/or)的方式极端地分类。这种二分法的思考把事情只分为「好或坏」,例如,你可能认为自己如果不是个完美的人,那麽就不是完美的谘商员;或你可能认为自己是个完美而有能力的谘商员(指你能成功地辅导所有的当事人),而一旦发现自己并非全能时,就把自己看成彻底的失败者,(指根本不容许犯任何失败)。
认知治疗者会教导当事人如何透过评估历程,去辨识扭曲与导致功能不良的认知,并透过双方努力合作,使对方学会分辨自己的想法和现实之间的差距,进而了解认知对感觉、行为、甚至环境中的事件之影响力。谘商员会教导对方去认清、观察并监控自己的想法与假设,特别是那些负面的自动化思考。
当他们获得洞察,了解不切实际的负面思考如何地影响自己之后,接着是检视那些支持或反对其认知的证据,使自动化思考与现实能做一比对。这个历程包括:与谘商员进行苏格拉底式的对话、做家庭作业、收集自己所作的假定之相关资料、活动的纪录 ,以及做各种不同的解释(Freeman& Dattilio, 1994)。最后他们会对自己的行为提出假说,并学会使用特定的解决问题之方法与因应技能。跟理情行为治疗法一样,认知治疗法借用相当多的行为治疗技术。最后,当事人学会以实际、正确的解释去取代偏差的认知,也学会改变那些扭曲其经验并使功能不良的信念与假定。
与理情行为治疗法不同的地方
贝克的认知治疗法与理情行为治疗法对事实的验证都采高度的结构性,使当事人在经验层次上能逐渐了解自己对於真实的情境做了错误的解释。然而,理情行为治疗法与认知治疗之间仍有许多重要的差异,特别是在治疗方法与风格方面。正如现在大家所了解的,理情行为治疗法往往相当指导性、说理性与面质性;相反的,贝克强调苏格拉底式的对话,强调协助当事人自己去发现错误观念,并比理情行为治疗法更具结构性。
透过这种反映式的询问历程,贝克致力於与当事人建立起合作气氛,以测试其认知的有效性”此一历程贝克称之为:「合作式的经验主义」(collaborative empiricism)〔。疗效是当事人经由收集到矛盾的证据,进而面质自己的错误信念所产生的。
艾里斯则致力於说服当事人认定自己的某些信念是非理性的;他会指出这些信念就是发挥不出功用,并且大部份是透过一种理性的争论。REBT旨於有意地促使当事人去发现自己的教条主义与绝对性的思考方式,进而有力与重复地加以减少。
贝克对理情行为治疗法的非理性信念之概念有不同的看法,他认为告诉当事人自己正在做「非理性的思考」可能会有害,因为许多人相信他们是「依真相来了解事情」的(1976, p-246)。他认为功能不良的信念之所以有问题,是因为它们干扰了正常的认知历程,而不是因为它们是非理性的(Beck& Weishaar, 1995)。他以较正面的角度来看待偏差的信念,相对於REBT认为偏差的信念在哲学上与现实不相容。(Weishaar,1993)。相反的,贝克认为,治疗者要协助当事人找出支持或反对其观点或假设的证据。贝克强调,「不正确的结论」(inaccurate conclusions)比「非理性信念」贴切,因为某些观念并不是非理性,而是太绝对、太广义与太极端了。贝克认为,人们是遵循「规则」(即前提假设或公式)在生活着,他们之所以产生困扰是因为使用着一组不实际的规则在贴标签、解释与评估情境,或者是不适当或过度地使用这些规则。如果当事人使用着一组可能使生活不幸的规则,则治疗者会建议他们考虑改变规则,而不须去教导、训诲对方,因此认知治疗往往在开始时会先认清当事人的叁考架构,并在谘商中持续地要求对方对自己的信念提出证据。「你认为┅┅的证据在那里?」是常向对方询问的问题。
认知行为治疗法认知治疗法的治疗关系
认知治疗法与理情行为治疗法最主要的差异之一在於,前者强调治疗关系。如上面所述,艾里斯视治疗者扮演教师的角色,不认为温暖的治疗关系是必要的,即使温暖的关系可能有其益处;相反的,贝克(1987)强调治疗关系的品质是认知治疗法的基础,成功的谘商要靠治疗者某些令人喜爱的人格特质,例如,真诚温暖、正确的同理心、不批判地接纳,以及与当事人建立信任与支持的关系。罗杰斯在个人中心治疗法中所提出的「治疗的核心条件」,在认知治疗法中也视为是必要的,但是若要产生最佳的治疗效果,单有这些还是不够的。谘商员也必须对於认知有清楚的概念架构,积极有创意,能够透过柏拉图式的对话引导当事人,以及拥有足够的知识与技能,能使用各种认知技术与行为技术,引导当事人自我发掘,进而产
华人心语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和心理治疗电话:
国家注册高级心理咨询师QQ362890071
MSN:www.hrxl.cn@qq.com skype帐户:www.hrxl.cn
新浪UC:217271074 阿里旺旺:心语心理咨询师
心理辅导时间:中国大陆北京时间9:00至22:30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hrxl.cn/xinlizixun/xinli_3609.html
[
1
] [
2
] [
3
] [
4
] [
5
]
[6]
[
7
] [
8
] [
9
] [
10
] [
11
] [
12
] [
13
] [
14
] [
15
] [
16
] [
17
] [
18
] [
19
] [
20
] [
21
] [
22
] [
23
] [
24
] [
25
] [
26
] [
27
] [
28
] [
29
] [
30
] [
31
] [
32
] [
33
]
责任编辑:
华人心理咨询网
各类心理障碍心理咨询及心理疾病心理治疗师联系方式
网上网络心理医生心理治疗在线联系方式 QQ:362890071
或www.hrxl.cn@qq.com MSN:www.hrxl.cn@qq.com
skype帐户:www.hrxl.cn
新浪UC:217271074
阿里旺旺:心语心理咨询师
工作时间:中国大陆北京时间9:00~22:30
心理咨询电话:
最新心理咨询
超过半数心理咨询者“半...
害怕看心理医生非常犹豫
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
老子谈心理健康
拒 绝 的 艺 术
做一个有反应的倾听者
中国人:看心理医生不是...
哲理小故事
教师“健心”四要素
自我心理调节之心理目标...
热点心理咨询
五句话足以改变人生
论人生的迷茫与困惑
判断你心理是否成熟的1...
心理缺陷是什么
超过半数心理咨询者“半...
他为什么总在想像和母亲...
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
如何正确倾倒自己的心理...
害怕看心理医生非常犹豫
快乐心情在生活中这样打捞
推荐心理咨询
谘商与心理治疗的理论与...
心理咨询态度系列训练
心理门诊(上)
相关心理咨询
溺爱导致的懦弱心理咨询...
中学生心理咨询典型案例
超过半数心理咨询者“半...
婚姻婚外恋亲子关系职业...
同性恋还是异性恋的心理...
完善个性 克服嫉妒——...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
走近心理咨询,提高生命...
专业心理咨询的“话疗”...
攻击性儿童心理咨询案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