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幸福寄语
●财富的数量不能代替幸福生活的质量,2006年的这一醒悟,让我们集体精神成长与成熟。
●当2006年,幸福感纳入社会发展的考核指标体系中,它也成为2007年精神生活的一个指标。
●幸福比成功更加重要,幸福比财富更加重要。
●成功和幸福这两架“钟表”相互独立,成功是达到幸福的手段之一,没有成功不能,没有幸福也万万不能。
2007年来临了。在2006年,中国人开始把GDP与“幸福指数”结合起来,“幸福度”出现在一些政府的报告中。中国社会科学院近日发布“2007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提出“看病难、看病贵”、“就业、失业”和“收入差距过大、贫富分化”这三个“痛点”,正侵蚀着百姓对生活幸福的感觉。2006年这一年,我们的心灵更加成熟了吗?我们精神上有什么成长了吗?用什么来衡量我们集体的精神成长与成熟呢?幸福感可以作为2006年精神生活的一个指标。改革开放20多年来,人们终于开始关注经济发展之外的精神感受,人们终于认识到,过于疲惫和倦怠的生活虽然能提升收入,但不能提高幸福感。幸福比成功比财富更加重要!
富裕起来的目的自己说了算后物质主义时代与主观幸福感
我国部分地区的生活水平显然已经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富裕之后的生活目的是什么?我们正视的具体表现为强调主观幸福感,将幸福感纳入社会发展的考核指标体系中。
什么是美好的生活?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18世纪的功利主义者边泌认为,有快乐而无痛苦就是美好的生活,人的本性是趋乐避苦。这个观点为现代幸福感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即美好的生活反映在人的情绪体验上、心理感受上和生理的快乐与痛苦上。美好的生活实质上是内心感受,虽然受外在物质环境的影响,但最终还是个人体验和感受说了算。也许一个人是受人羡慕的千万富翁,但在情绪体验和生理感受上是痛苦的,他的生活就不是美好的。后来到了20世纪,幸福感问题被纳入科学研究的主题,美国心理学家弗鲁格尔1925年调查了公众日常生活中稳定的情绪感受,统计人们的幸福指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成为非常流行的研究,像美国盖洛谱公司等一些大的调查公司,定期调查公众的生活满意度和主观幸福感,为公共政策的制定与调整提供依据。当时的调查非常简单,只有一道题,你觉得生活幸福吗?从非常幸福到非常不幸福分为几个等级。到了上个世纪80年代以后,主观幸福感的研究成为科学研究的热门话题。
那么为什么西方发达国家非常重视幸福感的研究呢?有两个主观原因。第一是西方发达国家已经进入物质相对富裕的后物质主义阶段,健康问题也已经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超越较为基本的为生存而活着的状态。人们对生活质量的关心胜过对财富的关心。第二个原因是随着民主制度的发展,大众认为只有自己才具有对个人生活的充分发言权或话语权,个人对生活的感受和评价是生活质量的衡量指标。生活幸福不幸福,专家说了不算,经济学家说了不算,心理学家也说了不算,只有生活者个人说了算。个人感受是生活质量的基本内容。所以,发达国家重视幸福感研究是时代精神的反映。
什么是美好的生活
不是收入越高越幸福总体上说国民经济总产值与幸福感正相关,人均收入越多,人们越幸福。但是,当人均总产值超过8000美元的时候,幸福感受与经济的相关就不明显存在了。富有的瑞典人比保加利亚人幸福,但是,如果是一个人生活在美国或者是意大利,则与瑞典人在幸福感上没有什么实质性区别。根据著名心理学家赛利格曼的观点,财富只是缺少时才对幸福有较大影响,一个特别贫穷的人不会感受到幸福,可当财富增加到一定水平后,财富与幸福的相关就小多了。即便是在福布斯排行榜中前100名,身价在1.25亿的富翁,也只是比中等收入的人稍微幸福一点而已。
如何看待金钱更影响幸福
也有一些经济收入与幸福感不相符合的情况,巴西、阿根廷和中国人的幸福感或生活满意度比根据其收入预期的要高出一些,而俄罗斯和东欧国家的幸福感则比其实际的经济收入水平预期的要低一些。而与收入反差最大的是日本,其国民经济收入水平很高,但其幸福感却很低。这可能与不同国家的政治制度有关,前苏联及东欧国家由于国家政治改革和经济转型不成功,导致人民对生活的失望,而中国和巴西等国家虽然经济绝对收入不高,但社会总是在蒸蒸日上,发展较为稳定。日本人幸福感与中国、巴西相差不多,而它的收入水平却很高,说明日本人对生活的要求更高,表明收入与幸福有时不成正比。那么世界上最贫穷的人的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如何呢?调查表明最贫穷的人生活幸福感并不是特别差,他们的幸福感与中等收入的人比只是稍微低一些。如何看待金钱比金钱本身更加影响人的幸福。一个对于金钱特别看重的人会对收入有较少的满意度,对于生活的总体满意度也就相对低一些。
根据北京的调查,家庭收入4000元以下时,幸福感随着收入增加而增长,4000元至7000元收入的家庭幸福感最高且较为稳定,但收入超过7000元时,收入与幸福感的关系变得复杂,当家庭收入超过15000元,并处于15000元到30000元时,幸福感急剧下降,与1500元的家庭一样。
在婚的比非婚的更幸福
俗话说,婚姻是一座围城,有的人想进去,有的人想出来。根据美国对于35000人的调查,已婚的人中有42%的人认为生活非常幸福,而没结婚的、离异的和配偶去世的人中,认为生活非常幸福的比率只有24%。在个人主义文化中,同居但没正式结婚的人觉得很幸福,而集体主义文化中的人没有这种感觉。但是要注意的是,如果你的婚姻并不幸福,那么你的幸福感就会低于没有结婚的人或者已经离婚的人。总体上可以说,在婚的人比非在婚的人更加幸福。
与人分享的人最幸福
社交生活方面,赛利格曼的研究表明,10%最幸福的人虽然形形色色,但是他们的一个共同特点是具有丰富的社交生活,他们区别于一般人和不幸福的人的一个标志是愿意与他人分享生活,而不是一个人独处。这一点与婚姻有点关联,一个喜欢与他人在一起的人,愿意结婚,而一个愿意独处的人不倾向于结婚。可以说一个幸福的人是一个爱交往的人,具有丰富的社交生活。
最快乐的人不乏朋友
心理学家最新研究发现,最快乐的人身边总是不乏家人和朋友,他们不关心自己是否能跟得上富有的邻居的脚步,最重要的是,他们有一颗宽恕的心。正如《真正的快乐》的作者赛利格曼所说,快乐的人很少感到孤单。快乐的人以家人、朋友为中心,而那些不快乐的人在生活中,时不时地冷落了这些东西,在这个时候他们就会倍感孤单。迪恩纳认为,如果经常与炫富的邻居做比较,这将会是不高兴的开始。密歇根州大学的心理学家克里斯托弗·皮特森认为,宽恕与快乐紧紧相连,“宽恕是所有美德之中的王后,也是最难拥有的。”
年龄对幸福不那么重要
年龄对于幸福有影响吗?威尔逊30多年前研究发现年龄是影响幸福的重要因素,如今可能有所变化。年轻不像过去那样重要了,一项权威的研究考查了不同国家的60000多人,将满意度分为生活满意度、愉快心情和消极心情三个方面,研究发现,生活满意度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但愉快的心情随着年龄的增长而稍微有点下降,消极的心情不随着年龄的变化而变化。
受教育程度、气候、种族和性别与幸福没有证据发现这些因素对幸福有任何影响。学历高的受教育者并不比没有受教育的人更加幸福,智力水平也是如此。有人说,高学历者更加容易心理不健康,科学研究没有证明这一点。
无论是阳光还是阴天潮湿的气候,对于人的幸福感都没有什么影响。有人经常向往阳光充裕的南方,好像只有去了那里一切烦恼就会烟消云散,看来,这种想法经不住推敲,如果你现在抱怨心情不好,气候不好,而到了气候好的地方你就会有好心情,做梦去吧,如果这种人去了阳光明媚的南方,用不了多久,仍然会心情烦闷。
种族也不是影响幸福的一个因素,各种族都有幸福和不幸福的人。个体间对幸福感觉的差异,要比种族间差异大。而性别也对于幸福没有影响,虽然有研究表明,女性得抑郁症的人超过男性近二至三倍,但也有研究指明,这是因为女性在快乐和悲伤的程度方面都超过男性,总体上说,女性对情绪较为敏感,容易受情绪的影响,所以,总体水平上,她们的幸福感是与男性一样的。
幸福感追求自有流行理由
愉快和不愉快是两架钟表
为什么我国幸福感研究在2006年很快受到重视并流行了呢?我国的幸福感问题与发达国家有什么区别?我国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科学技术和经济建设都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步,社会的物质文明发展迅猛,但精神生活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滞后,人的幸福情绪体验与收入增加不同步。高楼越盖越高,汽车越来越多,但人的幸福感指数似乎越来越低。我国对幸福指数的重视,与发达国家的时代精神有所不同,不是因为普遍富裕后对什么是美好生活的重新审视,而是初步富裕后,因为某些利益关系冲突和社会分配问题,导致的安全感的缺失。幸福感指标是愉快的情绪体验多,而我们目前的现状不安全感增加,焦虑和抑郁情绪的蔓延,自然幸福感就少了。
1969年美国心理学家布莱德本的一个研究寓意深刻,他指出,愉快和不愉快的情绪体验是两个独立的变量,即不像人们以前认为的是相反的情绪,相反也是一种相关。以前,人们认为,当一个人不愉快减少后,愉快感就会增强,反之也然,而这个研究的划时代意义是单纯减少不快乐不能增强幸福感。目前我们是安全感不够而导致的生活满意度上不去,所以,与其解决幸福指数,不如解决安全感的问题。从需要的层次看,显然安全感的需要比幸福感的需要更加基本和重要。安全感是幸福感的前提。而且从经济水平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看,我国GDP目前水平也只能解决安全感的问题,所谓国泰民安。所以,我国的幸福感问题的提出与发达国家后物质主义的追求精神幸福有着不同的时代精神。
成功是紧张是目标是追求
幸福是放松是生活是自由
现代竞争社会,人们都重视成功,追求成功,理所当然地认为成功是人生的最重要和直接的目标,许多人下意识的认为,成功和幸福的关系还不简单吗?成功了才有幸福,因为成功所以幸福,不成功的人哪有幸福感而言。2006年,这一看法终于有了松动,追求了这么多年成功的人,终于开始意识到,成功并不等于幸福。
所谓成功是指你实现你的既定的目标,你的某种愿望实现了,你把事情办成了,成功更多是从结果来定义的,你想挣钱发财,结果你的投资得到了回报,你挣钱的目标实现了,或者你的目标是发表论文,经过你努力,你的论文发表了。成功是指你的努力有所回报,你的投入产生了效益。你名利双收,比没成功的人更有运气。
而幸福则是你的一种身体和心理的快乐感受,你的身心舒适和自由,你摆脱了需要的限制,无忧无虑。幸福更多是从状态来定义
华人心语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和心理治疗电话:
国家注册高级心理咨询师QQ36289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