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大学新生适应不良;人际交往问题
患者姓名:小如(化名),性别:女,年龄:19,教育程度:大学一年级,社会经济地位:家庭经济条件一般,外在表现:紧张,眼神迟疑。
表现出的问题:
小如在上大学之前没有集体生活的经验,一切都是父母料理,学习成绩很好,老师喜欢,父母也高兴。可上大学后这些优势都不复存在,在学习和生活的压力之下,小如感到自己处处不如人,尤其是能说会道的同室的6个上海同学,她不会说上海话,不能与她们交流,她感到很孤独,很寂寞,觉得自己万分的痛苦,快要发疯了。
既往生活史与当前生活情景小如家在外地,考学来到上海上学,家里有一个姐姐在当地上大学,父母身体、工作都很好。小悦在家时,除了学习其他事情一概不用自己操心,家人全权代劳,她不懂得料理自己的生活,也不喜与人沟通。到了大学,发现上海同学懂很多东西,会玩、会学、会生活,而自己则像一个不到10岁的孩子似的无知,自己处处不如人,很孤独、很痛苦、很自卑。
心理社会发展历史
促使因素:在陌生的环境中(寝室)缺乏交流和沟通。
先前因素:父母及家人的过度照顾,剥夺了其独立生活的能力。
社会文化因素:大学不再以成绩论英雄,而是看重个人的整体能力。
评估与治疗过程
专家分析:
本案例属于典型的“大学新生适应不良”问题,造成小如环境适应不良的原因主要有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两个方面。前者体现于学校教育突出表现为“以分数论英雄”,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学习成绩好就行,父母的教育思想和言行也与此一致。为了让孩子专心学习,父母代劳了许多本该由孩子自己承担的责任,在看似爱护实则剥夺了孩子成长权利的过程中,孩子被养成了温室里的花朵,既自负又脆弱,抗挫折能力极差,一旦遇到困难,就会自暴自弃,自我否定,从而使身心均遭遇困扰。本案例的当事人遇到了全方位的应激,表现在学习、生活、人际关系、原有性格弱点等方面,致使她陷入深深的情绪困扰中,迷失了自我,宜于用现实疗法进行处理。
治疗目标:帮助当事人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学会处理生活中的问题,重建自信,恢复积极的生活方式,使人生健康地发展。
治疗步骤:依次探讨解决学习问题、人际关系问题、生活自理问题和性格重塑。
治疗手段:现实疗法
治疗过程:
小如第一次坐在咨询室时,双手紧抓着放在并拢的腿上的书包,眼神迟疑。她告诉我她心情很坏。她家在内地,十年寒窗,终于考上了梦寐以求的S大学。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时,她几乎喜极而泣。然而,当她步入大学后,她的生活变得一团糟。在她寝室8个同学中,有6个是上海人。她觉得她们是另一个世界的人:说着日语一样的上海话,知识丰富,活跃兴奋,变着花样玩儿。在她们面前,她自己像个10岁不到的孩子。而老师在课堂上讲着一些莫名其妙又深不可测的东西。上课时,她总喜欢坐在僻静的角落里,许多人在一起时,她从不找别人说话,也没有人理她。到食堂去吃饭,有那么多人排着队,她就只好看到什么买什么,连价钱和菜名都搞不清楚,所以吃的东西常常是又贵又难吃。
她生活在苦恼中。苦恼着自己处处不如别人,苦恼着进入了一个“太好”的环境,苦恼着学不好的功课,苦恼着自己幼稚的思想。她的一个室友是上海知青子女,她也在苦恼,而她苦恼的是家境,是操劳的母亲,是自己的生活责任。小如觉得自己的苦恼比别人狭隘。她有一个大她3岁的姐姐,姐姐在内地的一所大学念书,成绩不错,生活过得有目标,很充实;爸爸、妈妈身体、工作都蛮好,不要自己去担心。一家人对她的希望就是她能自己过得好一些。
但是她却没法让自己过得好一些。她把自己弄得痛苦不堪、生不如死。这段时间,她经常想到死亡。她说她的生命中除了痛苦还是痛苦。她从没想过要轻易结束自己的生命,因为她的生命根本不是属于她的,而是属于爱她的人;假如她能够死得无牵无挂,死了不会有任何人痛苦,她可能早就去死了。她觉得人活着真没意思,“特别是当你的理想实现了,而你又发现它根本没什么意思时。”她说她找不到自己。“我到哪儿去了?我该怎么在众多天之骄子的狭缝中生存?我的价值、我存在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她告诉我:“只有我一个人,孤零零的,似乎被整个世界遗忘了。我害怕,我害怕自己要疯掉了。”
我向她坐的方向倾着身子,静静听她诉说,在适当的时候用简短的重复或回应鼓励她宣泄。这是她到上海1个多月累积下来的情绪!能找到人倾诉,就能减少一些恶劣的情绪。她在倾倒累积多日的情绪垃圾,这时她最需要的就是一个容量大的垃圾桶;而在她倾诉的同时,咨询师如果能用理解、关心、尊重的态度对待她,也就很容易建立起良好的咨询关系。
在倾听过程中,我判断小悦的问题是“大学新生适应不良”。考上了梦寐以求的大学,却给小如带来无法承受的失落,是源于小悦入校之后面临的4大问题。
她从内地考到上海,上海的生活、习惯、文化背景和内地有极大的不同,这种差异带来了冲突。而寝室中6个上海同学的存在,更使小悦无可避免地遭到冲击。
小如在进大学之前没有集体生活的经验。在家生活都是爸爸、妈妈照顾,独立生活能力很差,现在必须自己料理自己的生活,自然使她感觉手足无措,觉得自己无能。
小如进大学以前的学习,和同学比学得很轻松,老师也喜欢她。进大学后,周围都是优秀的学生,以往的优势不复存在,这时自信心开始动摇、倒塌。这常常也是许多大学新生适应不良的重要原因。小如性格较为内向,不善与人沟通。其实,许多大学新生第一次离开父母,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要独自面对生活,都有一个学习掌握人际交往的技巧、学会与他人相处的过程。但在目前所处的心理状态下,小悦看到的就只是自己的笨拙无能。
时间很快过去了,第一次咨询结束的时候,我和小悦约定,以后每星期她来咨询室做1次咨询,直到她走出心理困境。
小如第二次来咨询的时候告诉我,那天晚上他们系在开迎新晚会。我问她是不是要去参加,如果她要去,我们的咨询可以改期。但她坚决说愿意做咨询,不去参加迎新晚会。
小如告诉我,她昨天练了10个钟头的毛笔字,没去吃午饭,也没去吃晚饭。倒不是想虐待自己,就是不想去,肚子饿了就吃几块饼干。她不要做最差的一个学生。练到最后,她的字的确有了长进。她对自己的成绩很满意。我对她写字有了长进表示祝贺,对她认真做事表示赞赏,更为她能对自己的进步加以肯定感到高兴。小如说,她发现在一个人的时候,自己最自在;人越多,就越孤独。看着他们有说有笑,看着他们朝气蓬勃,觉得自己的整个生命都暗淡下去了。她的性格就是这样的吧。但她不想去改变,也不可能改变,这是她骨子里的东西。
她说或许她不该读大学,不该来上海,不如在乡下找个没有人的地方,安下间小屋,静静地过淡淡的日子。但是如果真叫我们到没有人的乡下去呆一辈子,我们肯定都会逃回来,人毕竟是社会动物。我问她如果她真的没能考上S大学,如果她真的没有来上海,现在的心理会是什么样?她楞了好久,说:“可能我还是会感到遗憾的吧?毕竟上大学是我以前的目标。”
我给她介绍了“大学新生适应不良”的说法后,她感到很新鲜。她说她以为只是自己有问题,原来这个问题是一个普遍问题!但她又说,她发现她的同学过得都不错,好像没有适应不良的现象嘛。我说各人情况不同的呀。比如上海同学,因为没有离开上海,父母朋友都离得很近,他们要面对的适应和改变相对而言就比小如要轻微,遇到困难还可以回家寻求帮助和支持,当然更容易适应大学新环境。我告诉小悦,其实痛苦和失意在很多时候是一种信号,告诉你自己需要改变和成长。现在,对新环境的适应对小如提出了新的挑战,当某一天她克服了这些困难的时候,她自身也就成长了。
小如对这种说法感到新鲜(这种将烦恼痛苦化成成长的动力的做法,我常常用在对大学生的咨询中,并且极为有效。)。
接下来,我和她一起分析了她目前适应不良的各方面问题。
一是学习问题。大学的学习方法、要求、技巧都不同于小学,在这方面需要她做出调整改变。
二是生活自理问题。她的衣食住行、理财购物,因为以前在家几乎从未操心,现在也都要从头开始学起。
三是和同学的关系问题。刚开始住进寝室时,因为她们都说上海话,自己听不懂,就插不上话;到后来成习惯了,同寝室的6人常说说笑笑(另一个同学很外向,担任了许多社会工作,常在晚上睡觉时才回到寝室 ),就像她不存在一样。这让小悦很难过,又不知怎么去改变。
四是小如的性格问题。她一直觉得自己内向、忧郁,很难适应变动的环境。本来以为这是自己的命运,但既然来寻求咨询,可能的话也希望能有所改变。
一下子抓出这么多的问题,要在短时间内解决肯定是不可能的。经过进一步讨论,小悦希望先解决学习问题。因为咨询结束时间已到,我们确定下次专门讨论学习方面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在第三次咨询中,我们主要讨论了学习问题。
许多新生在刚进入大学时,都会遇到学习不适应的困惑:大学的学习和中学时代的学习相比,有明显的不同。中学的学习内容范围是有限的,这些有限的内容还是老师一勺一勺地喂给学生。只要学生在课堂上认真听讲,课后多做相关的练习,成绩就可以得到保证。而大学的学习内容范围非常广泛,老师在课堂上讲的东西也许并不是学生所使用的教材上的东西,学生从老师那儿得到的知识甚至可能是非常不确定的;要找到最满意的答案,学生必须在课后阅读大量材料,才能跟上老师的教学。如果学生还是像在中学时一样,等着老师喂知识给自己,就会感觉无所适从。在他们对新的学习无所适从的时候,如果不能意识到大学老师教学方式与中学老师存在差别,常常就会对自己的学习能力发生怀疑。当他们开始对自己学习能力产生怀疑时,常常又会推及到对自己人生的怀疑。
我询问了小如以前学习上成功和失败的经历、以往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现在开设的课程、自习时间的安排……
然后,在较为全面了解了小如学习情况的基础上,我们一起按照目前开设课程的重要及难易程度,定出了一个小如能够接受并执行的新的学习时间安排表。我还建议小如去高年级的同学处了解一下任课老师的教学及考试情况,以便能有的放矢地学习。当然,这样做的另一个目的,我没有告诉小如,就是想让她能主动去接触一些高年级同学,熟悉大学生活,并锻炼自己与人交往的技能。
小如这次走出咨询室大门的时候,显得非常开心。这让我也感觉心情轻松。然而,几天以后,正当我几乎认为对小如的咨询已步上平坦大道的时候,咨询室转给我一个大大的信封:是小如寄给我的。
小如给我寄来的是她的一本日记。在日记中,小如记录了她的痛苦、困惑、她的生活……而对我更重要的信息是,在她的日记里记录了对我的一种感情。她写道:“和她在一起时,我可以抛弃许多顾忌,那是一种安全感,是在其它地方都不曾有过的。我多想扑进她的怀中,痛哭一场;我多想叫她一声姐姐;我多想躲进那间属于她的小屋里,永远永远都不出来……”;“真想不通,为什么我会对这样一个几乎是完全陌生的人产生如此强烈的依赖感,总觉得只要见到她,什么事都好办了,总觉得和她在一起是最安全的,总想见到她,总想跟她在一起呆着,哪怕什么都不做也好……”
在对小如进行咨询时,我基本上采取的是现实疗法的思路和 原则:强调当事人的责任和力量;重视当前的行为,协助当事人拟定明确的行为改变计划并切实执行;以关怀和尊重为基础建立彼此的信任关系;强调当事人自身的优点和潜能,帮助她发展成功认同经验。
最重要的是,现实疗法反对移情,拒绝采用移情的作用。现实疗法反对移情是基于让当事人自己对自己生活负责的人性观,而移情使当事人与咨询者之间联系太过紧密,甚至会助长当事人的依赖心理,在现实疗法中往往会起反作用。
而我此刻显然碰到了小如对我的移情。如何处理这种移情,有效利用这种移情,成了我必须解决的问题。
我和小如已经建立了良好的咨询关系。在以后的咨询中,我一如既往地做到对她关心和接纳、了解和支持,但拒绝小如推脱对自己行为负责的任何理由。
在结束咨询关系之后,小如在一篇文章中提到她的咨询体会:假如你心中充满了沮丧,假如你一味地退缩和逃避,那么诉苦就只能给你一时的轻松,它甚至还可能纵容你的痛苦。她后来说:“这世上黑暗的隧道虽然很多,却没有一个是走不到尽头的,阳光普照的地方毕竟更多些。克服苦恼的最好办法莫过于找到自己的爱好,克服自卑的最好办法莫过于培养起自己的专长,两者结合,我找到了阅读和写作。这时,我那颗似乎枯死的心又复活了。”
当然这些都还是后话,在我们最终结束咨询前很长一段时间里,小如仍然独步在她的黑暗隧道中看不到尽头。我的工作是不断告诉她,尽头就在不远处了,她会走出去的。
在第四次咨询中,我感激小如以寄来日记的方式表示出的对我的信任。我告诉她她的日记写得很好:文笔优美流畅,叙事细腻生动。而写作正是她的爱好和特长。我把日记本还给她,要她继续写自己的日记,要她以后也把日记拿给我看。在第五次咨询中,我们就她日记中记叙的一些事情进行了分析、讨论;也留出时间对我们上次讨论的学习问题进行了回顾检查。
在小如给我带来的新日记中,第一篇就写着:“今天的日记居然会注明了天气,这在我似乎是第一次。以前很少会注意天气,因为心情不好,再好的阳光也无法照亮自己阴霾的心灵,所以什么样的天气对我而言根本无所谓。”
但在小如从黑暗隧道走出来的过程中,有许多的反复。
在后面的几次咨询中,我一直对小如强调doing(做)。
而小如是个不善利用时间的人,总也完不成自己的计划,总觉得时间不够用,又总是在发呆、出神中把时间都消耗掉了。她还告诉我:“我最大的兴趣爱好就是胡思乱想。”她常常会拖拖拉拉把时间混过去,再后悔又一次没有完成对我所做的承诺。她有时还想到,或许再过几次她就不会去找我了,她自己太顽固,从骨子里就有忧伤和无助,或许痛苦就是她一生的特质,是上帝赐给她的礼物,她是摆脱不了的;或许没有人能帮助她,因为痛苦是她生命的全部,而她只有别无选择地痛苦下去,她的生命根本就是为了忍受痛苦而存在的。
我采取的策略是信赖和耐心。当事人在这时会有意无意给咨询者设置障碍,希望你放弃他,来证明自己真是不能改变的。而我不断告诉小悦我相信她的能力。在我一次次阅读了小如的日记,在和小如一次次深入交谈之后,我有理由相信她!
一旦小如真用心把自己投入doing中,效果是惊人的,她的一次专业课成绩在全班了第一名,寝室中那些她以为非常优秀的同学成绩都比她低。
她几乎不相信这是真的。
她对自己问了又问:“这可能吗?这可能吗?”。
“老师,你告诉我,这怎么会是真的?其实那作业简单极了,我想不通,像我这么个糊里糊涂的家伙,作业怎么会成了全班最好的?”
那次成功的体验带给小如很多东西。她身上开始发生一些微妙的变化,她在以前总是觉得“烦死了”,可并不去主动做什么事让它改变。现在,尽管很多时候她心情还是不太好,尽管生活、学习上还会遇到很多问题,但她已找到一种奋发向上的感觉,总想做些事情。她已经很少回忆过去,很少想到自己是否快疯了,甚至不再想回家,不再想放假,只是想,要尽量有计划,慢慢地什么都会好起来。她告诉我,她甚至不像以前那样自卑了呢!“我就做我自己,那个单纯、幼稚、善感、什么都不懂、永远都不会优秀的自己。”
一天,当小如在图书馆看完一本自己喜欢的书籍时,她感到了一种没来由的兴奋,她觉得从没有过的清新、安静。她不知道这是怎么发生的,但她知道,她已学会了doing。
黑暗的隧道终于有了尽头,温暖的阳光终于照到了小如身上。
在小如最后一次来咨询时,她告诉我,她已打算主动和寝室同学搞好关系。她说她想通了,现在该是她主动向她们敞开心扉的时候了,她们都不坏,她们只是不了解她。毕竟,她们在一起有那么多共同的东西,那么容易沟通,容易产生共鸣;而她对她们而言,更为陌生难懂,要想和她们融洽相处,就只有自己主动去接近她们。她知道这很难,尤其对她这样一个内向而近乎木讷的女孩子。但她必须跨越这一步,或许在一开始她会做得很糟糕,但她必须面对,不能逃避。她会对她们抱以友好的微笑,倾听她们的谈话。对小如的咨询前后共进行了8次。小如一进校门,便从考上S大学的美梦中跌进承受心理危机折磨的噩梦中,情绪低落消沉,失去自信心,大学生活变成一个失落的梦。原因在于小如从以前熟悉的环境进入一个几乎完全陌生的环境,生活、学习、人际交往及原有的性格都受到冲击和挑战,要求小如重新去调整适应。对小如来说,这是一场应激。而小如在最初选用了不适当的方式对付此种状况:否认自己的能力、价值,陷进情绪困扰之中。
我在咨询中采用了“现实疗法”的原则和思想,在给予温暖接纳的同时,一直坚持要小如对自己的生活负责,强调“行动(doing)”在生活、学习、人际交往及性格等诸多问题中,重点选择了学习问题,要求小如采取实际行动,让她在“doing”中找回自信,也找回失去的大学之梦。或者应该说,通过咨询,小悦从梦中醒了过来,并且更有信心和能力去面对现实的人生。
华人心语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和心理治疗电话:02784530206
国家注册高级心理咨询师QQ362890071 MSN:www.hrxl.cn@qq.com skype帐户:www.hrxl.cn 新浪UC号码217271074【面询请电话或QQ提前预约时间】电话心理辅导时间:中国大陆北京时间上午9:00—12:00、下午13:00—18:00、晚上19:00—22:00症状是心灵的语言——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