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对情境:设置特定的教育情境和利用自然情境是教师调整人际关系并
对个性施加影响的重要手段。然而,学生对情境的判断常会发生误差。引导
他们学会判别不同时间、地点和不同文化背景上的人物、事件,并采取相应
的交往方式,是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不可忽视的方面。
二、情绪波动
学生在班集体人际关系的体系中,由于群体期望与自身需要的矛盾,由
于在班内的社会地位与自身动机及抱负水平的不一致,由于群众评价与自我
评价间的差距,他便会产生各种内心体验,如欢愉、幸福、充满希望,或是
寂寞、倒霉、无望等,这就可能带来情绪波动,从而使人际关系呈现出很不
稳定的状态。消极心境、不良激情、共同感受的分化倾向、师生情感不协调
趋势等等,这些都会直接影响班集体人际关系的发展水平。为此,教师通过
直接和间接手段,控制班级情感脉搏,努力培养其协调性,是调整班集体人
际关系的至关重要的方面。
三、定位困难
由于交往障碍等诸多原因,学生在班集体的人际关系体系中确立自己的
位置,尤其是取得有利的地位,常常相当困难。
1.优秀学生、学生干部与同龄人建立关系有时相当困难。如有的学生被
推举为班级干部,在公务关系中居于有利地位,但他却没有亲密的朋友,由
于没有情谊性关系作调节,他有时很难开展工作,以致威信下跌,日益苦恼。
2.有的学生有很多朋友,能力也较强,但集体并不委托他办理重大事情。
由于他在公务性关系中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就常常会由集体的积极分子变为
----------------------- 页面 55-----------------------
消极的成员,于是,他会千方百计在非正式关系中争取有利地位,甚至使小
群体偏离集体,这种代偿意愿就会导致各种恶作剧和偶发事件的产生。
3.很多有特长、爱好和才能的学生常常会有某种疏远集体的倾向。这或
是因为兴趣爱好占去了很多时间,使他们很少有机会与同龄人交往和参加集
体活动,或是因为这些学生的才能没有被同伴所重视,于是他们因缺乏志同
道合者而变得沉默寡言。
4.在每个班级里,都可能有几个默默无闻的孩子,他们大多在班内受到
排斥、歧视,甚至成为 “不受欢迎的人”或“替罪羊”。这种现象是很不正
常的,对班集体的人际关系产生销蚀作用。
四、竞争与协作的失调
竞争和协作是影响人际关系发展的两种没形式,它们相互间的有机结合
既有助于人际关系的整合,也能促进个性的发展。然而,在实际工作中,不
少班级却往往以竞争取代协作,或是只强调协作而忽视竞争,以致人际关系
波动甚大,或者缺乏活力。其实,学生在规范明确的环境里开展竞争与协作,
就能在教育活动中开展频繁的交往,通过相互沟通、相互影响和学习而达到
深层交往的水平,并顺利地越过心理冲突而进入心理相容的境地,从而使班
集体的人际关系由一池活水作源头,不断注进新的成分,不断趋向协调。在
竞争与协作中,随着班集体水平的提高和班级荣誉感增强,成员
华人心语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和心理治疗电话:
国家注册高级心理咨询师QQ36289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