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虚情假意,口是心非。应当以真挚的情感、诚实的态度去拨动对方的心
弦,让对方从内心相信和理解你的友好愿望,接纳你的行为。
4.谦虚温和
在改善紧张的人际关系时,要讲究策略上的迂回婉转。双方关系毕竟不
很融洽、和谐,对有关问题都还很敏感,因此,谈话时要语调平缓,态度谦
和,不可语言莽撞、气焰逼人,也不能一味地找证据,来证明自己是对的、
对方是错的,越是这样,对方的抵触情绪会越大,就越谈不上改善关系了。
5.心胸坦荡
要消除隔阂,就必须克服自身的闭锁心理。敞开心怀,适时地 “表现自
----------------------- 页面 46-----------------------
己”,适当地 “暴露自己”,让别人感到一个真实的你,这是改善人际关系
的一个重要的条件。
学生不良交往的抑制
苏格拉底有句格言: “告诉我谁是你的朋友,我就能说出你是什么样的
人。”这说明在社会生活中,交往朋友的重要性。近年来大量的事实说明,
对违法犯罪青少年最直接的影响是交上坏朋友或是堕入了犯罪团伙。可见,
不良的交往既是导致青少年犯罪的一个重要因素,又是违法犯罪青少年的一
个重要心理特征。
其一,不良的人际交往是青少年违法犯罪的 “中介变数”。青少年犯罪
的原因是多种因素的,家庭、环境、学校、社会文化生活等多方面都同青少
年犯罪相关,但是,在这些众多的相关因素中,并不是所有的因素都与青少
年的犯罪直接有关,相反,许多的相关因素是通过一个 “中介变数”而与青
少年犯罪相联系的。例如,在家庭因素中,家庭不健全 (包括父母双亡、父
亡母嫁、母亡父娶、父母离婚、父母管理不当等)可能成为青少年学生走向
犯罪道路的客观因素,但是,这些因素往往都是通过交不良朋友这一点起作
用的。
其二,不良交往对青少年犯罪动机的形成有催化作用。首先,不良交往
是形成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直接动因。对违法犯罪青少年的大多数来说,开始
并没有明显的犯罪动机,而是在社会交往中受坏朋友的影响、怂恿、引诱、
激将而产生犯罪动机和参加违法犯罪活动的。这不仅说明青少年不成熟的特
点,也说明不良交往对青少年走上犯罪道路有一定的影响。其次,不良交往
还对青少年犯罪动机形成强化作用。这是因为青少年之间的不良交往活动能
使他们增强安全感,减轻罪责感,有 “法不治众”的侥幸心理,这就为其犯
罪动机的形成起了催化作用。
其三,不良的交往扩大了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危害性。这种危害性的扩大
有两个方面的表现:①导致违法犯罪青少年的人数增加;②表现为作案情节、
作案手段和后果变得更加复杂、严重。因为不良的交往是 “交叉感染”,形
成犯罪团伙,它促使一些人从
华人心语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和心理治疗电话:
国家注册高级心理咨询师QQ36289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