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目录绪论
佛洛依德的影响至为深远,不仅至今不衰,而且在其他的心理学派里都看得到他的许多影子。事实上,各种谘商理论与心理治疗理论,几乎都与精神分析学说脱离不了关系;有的是踏着精神分析理论而加以扩充,有的是把它的一些观念与治疗方法做适度的调整,有的是针对它而提出相反的看法。总之,许多心理治疗学派均或多或少采撷或整合过精神分析学说的原理与技术。
整个佛洛依德的精神分析体系,包含:人格发展、人性观,以及精神治疗模式等。他扩充了心理学的视野,使心理学呈现出崭新的面貌;强调心理动力对行为的驱动,突显出潜意识的重要性,以及首创了解与调整人格基本结构的治疗程序。因此,在评估其他理论时,可以拿佛洛依德的理论做为准绳。
本章无法窥毕佛洛依德的所有理论,只能探讨其精神分析的基本观念与应用,并略述古典精神分析理论的实务概况;此外,并介绍艾利克森(Erik Erikson)的社会心理发展理论,该理论多方面地将佛洛依德的理论加以扩充,也大概叙述一下当代精神分析的理论与实务,其中涉及「客体一一关系理论」(Object.relations theory)的若干观念(本章内容感谢Willian Blau& J. Michael Russell的更新与贡献,特别在当前精神分析实务的趋势方面)。
精神分析目录人性观
基本上,佛洛依德的人性观是决定论的论调,他认为,人类行为受控於非理性因素、潜意识动机、与生物本能驱力(drives),以及六岁之前的性心理事件。惟正如克威尔(Kovel, 1976)的诠释:「过去那种辨证於意识与潜意识之间,而被人视为决定论的佛洛依德理论,现在好像不见踪影了。事实上,思想虽然是受控的,但不是依简单的直线方式就能解释清楚,精神分析论认为,人的行为远超乎我们想像中的复杂」(1976, P.77)。事实上,精神分析教了我们一课,就是一个人可以透过洞察,把自己从受到过去经验的暴力统治下解救出来。当潜意识里的东西浮上意识层面而被察觉,过去盲目的习惯就可以由自己的选择来取代。这是决定论中一种不寻常的解脱形式。
「本能」(instinct)的观念是佛洛依德理论的重心。佛洛依德一开始先使用「原欲」(libido)来解释与性有关的能量,后来又加以扩充至包含所有「生命本能」(lifeinstincts)的能量。正由於有这些本能,使个体与种族得以绵延,并得以成长和创造。所以,原欲虽含有性爱的能量,但其意义不仅止於此,应解释成一切动机的根源。佛洛依德把所有寻乐的行为均归为生命本能,并指出多数人的生命目的在於追求欢乐与回避痛苦。
佛洛依德也提出「死亡本能」(death instincts)的观念,视之为「攻击驱动力」(aggressive drive)的根源,并指出,人们有时候在潜意识里会有想死或伤害自己或别人的欲望,并经由行为表现出来。依他的看法,性与攻击的驱动力是解释人类行为的两大强力因子。
虽然生命本能与死亡本能之间也许会有冲突,但人类并非注定要成为攻击与自我毁灭下的牺牲品。在《文明与不平》(Civilization and Its Discontents 1930~1962)一书中,佛洛依德指出,人类主要的挑战是如何去驾驭攻击驱动力,而人们的不安与焦虑跟他们知道人类可能会被灭种有关。时至今日,这些看法的正确性又如何呢?
精神分析目录人格结构
根据精神分析的看法,人格由三个系统组成:即本我、自我、与超我。这些名词是用来指心理过程,而不是人格运作的解剖部位;人格的运作是整体的,而非三者分别开来。本我是生物要素,自我是心理要素,而超我则是社会要素。
传统的佛洛依德观,认为人可视为一能量系统,而人格的动力则包括将精神能量分配到本我、自我、与超我的方式。由於精神能量的总量是固定的,因此若一方分配得多,则另两方就会较少。人们的行为是决定於此一精神能量。
本我
本我(id)是人格初始的系统;刚出生的婴儿完全处於本我的状态。本我是精神能量的主要来源及本能的栖息地,本身缺乏组织,是盲目、一昧要求与顽固的。就像沸腾的锅子,本我无法容忍紧张,一有压力会立即予以消除而恢复至平衡状态。本我遵循享乐原则,即致力於减低压力、避免痛苦及获取欢乐,本身没有逻辑与道德观念,完全依享乐原则去满足本能的需求。本我永远不会成熟,是人格结构中被宠坏的小鬼头,它不会思考,只会希望或行动。本我大部份属於潜意识的范围,我们无法察觉到。
自我
自我(ego)跟外界的真实世界是有接触的,它是「行政主管」,治理、控制与管制着人格。正如同「交通警察」,它负责本我、超我与外界世界之间的交通,自我的任务是调节本能与周遭环境之间的关系。自我控制着意识及感官知觉的运作。在现实原则的指导下,自我会从事实际而又合乎逻辑的思考,并拟定计划以满足需求。自我与本我之间的关系如何呢?自我是智商与理性的栖息地,能检查与控制本我那些盲目的冲动。本我所知道的是主观的现实,而自我则能分辨内心想像与外界真实的事物。
超我
超我(superego)是人格的审判单位,掌管着道德规范,关心的是行为的好坏与善恶。超我代表理想,而非现实,它追求的不是享乐,而是完美。超我代表祖孙绵延相传的传统价值观与社会的理想,其功能在於抑制本我的冲动,说服自我以合乎道德的目标来取代实际的目标,以及致力於追求完美。因此,超我是父母亲与社会等标准的内化,跟心理上的奖赏或惩罚有关,奖赏是自傲与爱自己的感觉,而惩罚则是罪恶与卑劣的感觉。
精神分析目录意识与潜意识
佛洛依德学说最大的贡献,也许是提出了潜意识的概念及意识层次的概念,这些是了解行为与了解人格问题的关键。潜意识无法直接研究,只能从行为来推论。推论潜意识存在的临床证据包括:
·做梦,这是潜意识里存在着需求、欲望,以及冲突的象徵代表。
·说错或遗症,例如,说错或遗忘原先十分熟悉的名字。
·催眠后说出的话语。
·在自由联想技术下所推衍而得的东西素材。
·在投射技术下所推衍而得的东西素材。
·精神病症状的象徵涵义。
对佛洛依德而言,意识只是整个心灵的一小部份。正如同水面下更为庞大的冰山,心灵的绝大部份是存在於知觉的表层下面。潜意识储存着所有的经验、记忆,以及受压抑的各种情绪。需求与动机是触摸不着的一一也就是说,存在於知觉之外一一也同样不属於意识控制的范围。大部份的心理功能的运作,都存在於意识知觉之外的领域。因此,心理治疗的目的在於让那些潜意识动机意识化,因为唯有让人们察觉到其动机,才能够做抉择。了解潜意识是掌握精神分析之行为模式本质的关键。虽然知觉不到,但潜意识确实影响着我们的行为。潜意识的运作程序,是所有精神病症与异常行为的根源。从此一观点而言,「治疗」的基础是揭发病症的涵义、行为的促因,以及干扰正常运作的压抑情绪。不管如何,须知单靠心智上的启发顿悟不足以解决病症。当事人一再重复其奋有的行为型态,这必须藉着突破其移情上的扭曲后而面质对方才能奏效,本章会再讨论到这些。
精神分析目录焦虑
焦虑(anxiety)的概念也是精神分析学派的重点之一。焦虑是一种紧张的状态,会激励我们做某些事情。焦虑来自本我、自我、与超我三者之间争夺可用的精神能量而起的冲突,其作用是示警危险的迫近。
焦虑有三种:现实性焦虑、神经质焦虑,及道德性焦虑。现实性焦虑是害怕外在世界中所存在的危险,此时焦虑的强度与威胁的程度呈正比。神经质焦虑与道德性焦虑是因为内心的「力量之平衡」(balance ofpower)受到干扰而引发的。它们会传讯号通知自我说,除非采取适当的措施,否则危险会持续升高,直到自我崩溃为止。当自我无法藉着理性而直接的方法去控制焦虑时,就会采取不实际的方法一一即自我防卫行为。
精神分析目录自我防卫机构
自我防卫机构(ego-defense mechanisms),协助个体应付焦虑,及避免自我受到打击。这些自我防卫行为并非病态,而是正常的行为。如果不是为了逃避现实而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自我防卫行为是有调适的功能。每个人所采取的防卫,决定於他个人的发展层次及焦虑的程度。防卫机构有两项共同的特性:第一,不是否定就是扭曲现实;第二,是在潜意识的层次上运作的。以下简述一些常见的自我防卫现象:
·压抑(repression)?压抑的机构是佛洛依德认为最重要的自我防卫机构之一,而且是许多其他自我防卫的基础与精神异常的根源。其作用是将一些具威胁或令人痛苦的想法或感觉排除在知觉之外。佛洛依德解释压抑是非自愿将某些事情排至意识之外,并认为人在五岁之前的痛苦事件均已排除乾净,然而这些事件仍因隐伏在潜意识而影响着往后的行为。
·否定(denial)?否定的作用与压抑的作用很类似,但通常是在前意识(preconscious)及意识层次上运作。否定现实是最简单的自我防卫机构,也即将一个人在创伤的情况下的想法、感觉、或认知加以扭曲,包括对於具有威胁性的现实「视若无睹」来抵挡当中的焦虑。身处悲剧事件如战争及其他灾难时,人们常会蒙蔽自己,拒绝接受那些过於痛苦的事实。
·反向作用(reaction formation)?为了防范具有威胁性的冲动,人们可能会主动地表现出相反方向的冲动。藉着在意识的层次上形成与不安的欲望截然相反的态度与行为,人们不须去面对此等令人不安的欲望所带来的焦虑。例如,表现出浓烈的爱来掩饰心中的恨,在心中浮起负面的反应时表现出特别的亲切,以及用超乎寻常
华人心语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和心理治疗电话:02784530206
国家注册高级心理咨询师QQ362890071 MSN:www.hrxl.cn@qq.com skype帐户:www.hrxl.cn 新浪UC号码217271074【面询请电话或QQ提前预约时间】电话心理辅导时间:中国大陆北京时间上午9:00—12:00、下午13:00—18:00、晚上19:00—22:00症状是心灵的语言——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