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ss Feed 
  • [繁体中文]
  • 首页
  • 心理咨询
  • 强迫症
  • 抑郁症
  • 社交恐惧症
  • 焦虑症
  • 神经症
  • 图
  • 心理治疗
  • 心理学
  • 心理学家
  • 人格障碍
  • 家庭治疗
  • 爱情婚姻
  • 精神分析
  • 心语专栏
  • 心理医生
  • 咨询流程
  • 咨询范围
  • 咨费表
  • 彻底治疗
  • 治疗反馈
  • 心理咨询首页 | 心理咨询 | 性格心理学 | 教育心理学 | 心理案例 | 心理辅导 | 青春期 | 成功心理学 | 女性心理学 | 青少年心理咨询 | 大学生心理 | 中学生心理 | 心理测试 | 性心理咨询 | 专题 | 留言本 | 搜索
  • 当前位置:心理咨询首页 >> 心理咨询 >>
  • 谘商与心理治疗的理论与实务 (26)
  •       2008-06-20 21:16:28   转载请注明华人心理咨询网http://www.hrxl.cn      
  •      华人心语心理咨询中心电话 网络网上在线心理咨询QQ:362890071
  • 多存在主义哲学家所表达出的意念,他更坚信:爱是人类所渴望的最终极、最崇高的目标。他也深信经过爱才能得到救赎(l963, p-59)。在集中营的黑暗岁月中,也让他确信了另一个观念:在任何环境之下,人都有选择的自由,即使在可怕的环境下,人类也能保持精神的自由与心灵的独立。他从经验中学到:「除了人类的最终之外,任何一切都可以从一个人的身上拿走:换言之,无论在任何既定环境之下,人类均能选择自己的态度及方式(l963, p-l04)」。弗朗克坚信人类的本质即在於寻求意义和目的。我们可以透过行动及行为举止,或者藉由对价值感的体验(例如,爱或工作获致的成就感)及痛苦的经历,均可发现这个意羲。
      存在主义学派的创设者极多,这是由於它建基於各种不同的运动上。我选择弗朗克为该学派主要人物的理由,乃是他以生命中的悲剧来证实自已的理论。他的一生可说是理论的写照,因为生就是生活在自己所描绘的理论之中。

      存在主义治疗法罗洛梅简介
      一九○九年罗洛梅(Ro11o May)於美国的俄亥俄州出生,尔后又搬至密西根州。他共有五个兄弟一个姊妹,记忆中他的家庭生活并不快乐,也因此导致他开始对心理学及谘商感到兴趣。在他的生活中,曾遭遇到生存的挣扎与两次失败的婚姻,然而这些挫折并没有在他的生命蒙上灰暗的色彩。
      年轻时,罗洛梅曾花费许多时间研究古希腊文明,使他对人性的本质有更深刻的了解。后来他旅居於维也纳并拜阿德勒为师。在他从事博士论文的工作期间,曾罹患肺结核,因此曾在疗养院休养二年。在复原期间,他花费了许多时间研究及学习焦虑的本质,并出版了《焦虑的意义》一书,他认为这是他生涯的分水岭(Rabinowitz etaI,1989)。他另一本受人欢迎的着作《爱与意志》对爱与亲密关系的挣扎,同时也反映西方社会对性与婚姻价值的怀疑。
      影响罗洛梅最大的是《存在勇气〉(The Courage to Be, 1952)一书的作家一一德国哲学家堤立士(Paul Til1ich),他们花了许多时间共同讨论哲学、宗教及心理学等领域。大多数罗洛梅的着作均反映出他对人类经验本质的关心,例如;承诺并处理权力、接受自由与责任以及发现个人的认同等,引用了相当丰富的古典哲学与存在观点等知识。
      罗洛梅被公认是拥护人本取向的主要心理治疗者之一,也是将欧洲存在取向心理治疗法介绍到美国的主要代言人。他认为心理治疗应着重於协助人们发现生活的意义,而且也相信关心存在的问题远较关心问题的解决来得重要。存在的问题涵盖学习处理性与亲密性的问题、逐渐衰老与面对死亡等。根据罗洛梅的说法,能够存活在孤独且必须面对死亡的世界,才是人们最真实的挑战。他认为世界上已有太多自我关注,而缺乏足够的社会与文化的关注,因此个人主义应由阿德勒所谓的社会兴趣来加以平衡(Rabinowitz et al, l989)。他相信治疗者应追求人类较高的理想,包括那些使生命更有意义的价值性追寻,以协助个人,找到贡献己力於改善所属社会的途径。

      存在主义治疗法绪论
      存在主义治疗法可称为治疗实务的一种智性「取向」(approach)或是治疗者所遵循的一种「哲学」(philosophy),因为存在主义治疗法并非独立的治疗学派,也不是一种可以明确界定模式的特殊治疗技术。故本章的重点将放在对存在主义取向的实务工作者具有重要涵义的理念与主题上。
      存在主义治疗法的发展,可说是一种对精神分析与行为主义两种主要治疗模式的反动。精神分析的观点认为:自由并非受制於非理性的驱力与过去的事件,而是潜意识的力量。行为学派则认为自由是受到社会文化条件的限制。虽然存在治疗法同意「我们的选择是受限於外在环境」,但却否定「我们的行动是被外力决定的」这个观点。存在治疗的理论完全基於「我们是自由的,并且要为自己的选择及行动负责任」的假设;换言之,我们是生活的创作者、建筑师,而不是环境的受害者。
      史密斯(Van Deurzen-smith, 1988)指出,存在谘商并非治疗传统医疗模式下的病人,当事人并不被当成病人看待;相反地,当事人被视为有生活上的问题。对史密斯而言,当事人所需的协助是评估目前的生活情况,并找到适合自己的最好生活方式。治疗的主要目标是激发当事人确认他们可选择的范围,并在其中作出选择,一旦当事人开始了解自己是如何被动地受环境的控制,他们就能够开始自觉地改变自己的生活。(本章内容的更新要感谢Emmy Van Deurzen-Smith& J? Michael Russell)

      存在主义治疗法哲学的历史背景
      存在治疗运动并非由某个人或团体所创立的,而是源自於哲学上的一股思潮。一九四○至五○年代,在欧洲不同的地区同时分别涌出许多不同的心理学派及精神病学团体,企图协助人们处理生活上的困境,例如,孤独、疏离和无力感等。存在主义治疗运动主要的焦点是放在了解这些深层的人类经验上,而不是去发展出一套治疗原则(May& Yalom, 1995)。
      弗朗克是佛洛依德的学生,因此导致他步入分析取向的精神病学生涯。尔后,他又受到存在主义哲学家作品的影响,开始发展属於自己的一套存在哲学与精神分析治疗法。弗朗克认为尼采的「只要拥有一项生存的『理由』(why),就能忍受任何『如何』」(how)生存的痛苦」(1963,pp-121, 164)等话,均可作为所有心理治疗实务上的箴言。另外尼采的「那些没有将我置於死地的事物,将使我更坚强。」(1963, p-130)这句话,更成为弗朗克自己的经验和其作品的精髓。
      弗朗克并不赞同佛洛依德大部份决定论的观念。他自行建立属於自己的心理治疗理论与实务,其基本概念有自由、责任、生命的意义和追求价值等。他亦发展出经由追寻意义来治疗的意义治疗法(logotherapy)。综观弗朗克的着作,不难发现他的主题在於「追求意义的意志」(Will tomeaning)。弗朗克指出,现代人拥有生活的工具,却没有生活的意义。当人们不再忙於例行事务或工作时,便可时常经验到我们时代的病徵是无意义,或称为「存在虚无」(existential vacuum)。进行治疗的目的在促使人们经由外在事务、苦痛、工作和爱来发掘生命的意义与目的(Frankl,1965)。
      罗洛梅是存在主义从欧洲传至美国的代言人之一,他的着作对美国的存在主义治疗实务有重大的影响。《存在:精神病理学和心理学的新领域》(Existence A New Dimension in Psychiatry and Psycholpogy)是他将存在主义推介至美国的重要着作。罗洛梅认为,「存在」需要勇气,而且我们的抉择决定了我们成为怎样的人。在我们内心深处,不时会有挣扎交战。虽然我们想追求成熟与独立,但也知道这种扩张通常会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因此,我们就徘徊在依赖时的安全感以及追求成长时的喜悦与痛苦感之间挣扎交战。
      除了罗洛梅之外,美国还有二位突出的存在主义取向的治疗者,即柏根塔尔(James Bugental)与叶伦(Irvin Yalom)。在《心理治疗师的艺术》(The Art of the Psychotherapy)(1987)一书中,柏根塔尔叙述生活改变取向的治疗法。他视治疗是治疗者与当事人一起深索当事人主观世界的一种探险。他强调,这种探寻必须治疗者也乐意去接触自己的现象学世界。他说,治疗的重点在於协助当事人去检查自己如何回答生活中的存在问题,挑战他们重新调整这些答案,使能开始过着坦诚的生活。
      叶伦也承认其实务受到欧美存在主义心理学家与精神病理学家的影响。依赖着临床经验以及实证研究、哲学、与文献,叶伦发展其存在主义取向治疗法,并将重点放在四项人类最终关切的问题:死亡、自由、存在的孤独,以及无意义。叶伦一本内容广泛的教科书《存在主义心理治疗法》(Existential Psychotherapy),被视为一种前所未有的成就。叶伦认为弗朗克是一位卓越的实用主义思想家,对於他的着作和实务均产生相当大的影响。叶伦相信大多数有经验的治疗师,不论其理论取向为何,都采用了他书中所讨论的存在主题。他认为,上述四项主题构成存在主义心理动力的核心,也跟实务工作密不可分。

      存在主义治疗法人性观
      在心理治疗领域中,存在主义运动最具意义的贡献是,反对将治疗认为是一套治疗技术。相反的,存在主义将治疗实务建立在是什麽使男人和女人成为人类的了解上。存在主义运动代表着对人的尊重,探寻人类行为的各个层面,并主张用各种不同的方法去了解人们。
      在欧洲,存在主义的传统是强调人类存在的限制与悲剧面。存在哲学替存在治疗取向打下基础,把重点置於这个时代中在家庭或社会机构?感觉无意义的疏离个人。协助当代人们探索孤独感、疏离感及无意义感等现代生活的主题,是它的主要任务,特别是针对那些在生活中很难找到生命意义与目的以及那些无法认同自己的人(Holt, 1986)。
      存在理论目前的重点,系为那些孤独且焦虑地存活於世的人,努力了解这些深层的人类经验,并找出治疗规则。(May& Yalom, 1995)。
      存在主义的人性观,部份的看法是,人类存在的意义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经由我们的计划不断地再创造着自己。人类是处於一种持续在转换、凝聚、演进,以及成形的状态中。成为一个人的意义是指,我们不断在发现与明白我们存在的意义。身为一个人,我们一直向自己、别人和世界提出质疑;虽然我们所提出的特殊问题会随着人生不同的发展阶段而改变,但基本的主题却不会改变。我们提出问题像「我是谁?我一直是谁?我能变成谁?我将去何处?」等等并没有预先存在的设计,也没有预先已选定为要给我们的意义(Fischer& Fischer, 1983)。
      根据存在主义学派的理论,人类存在状态的基本层面包括:
      1、自我察觉的能力。
      2、自由与责任。
      3、自我认同与建立有意义的人际关系。
      4、寻求意义、目的、价值和目标。
      5、焦虑是生活的一种现象。
      6、察觉死亡及不再存在。
      上述命题系摘录自存在主义治疗者在着作中的主题。

      存在主义治疗法命题一:自我察觉的能力
      我们之所以能够做决定及反应,系因我们拥有自我察觉的能力。察觉能力愈强,自由的可能性也就愈大(见命题二),因为拓展我们的察觉能力,即能增进我们充分体验生活的能力。我们察觉的命题包括: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我们无法拥有无限的时间去完成生活中想要做的一切事情。
      ·我们有采取行动或不行动的潜能;即使不行动,也是一种决定。
      ·由於我们选择自己的行动,因此能创造出自己的部份命运。
      ·人生意义是我们寻求及创造独特目的之产物,并不会自动出现。
      ·基本上,存在的焦虑来自於我们的自由意识,它是我们生活裹的重要部份;当我们对可行的抉择增加察觉能力时,同时也就增加了对抉择结果所应负的责任感。
      ·我们很难克服寂寞、无意义、空虚、内疚和孤独。
      ·基本上,每一个人都是孤独的,但是我们也握有和他人建立关系的机会。
      察觉的概念可说明如下:想像你正走在一条长廊上,两边有许多扇门。想像你能开启某些门一一全打开、打开一点点,或是让它们关着。也许当你打开其中一扇门时,你会看到自己所不喜欢的事物一一可能是恐怖或丑陋的。但是,你也许会发现其中有房间充满着美妙的事物。你可以和自己赌一赌,到底是关门还是开门。
      我们能够选择去拓展自己的意识或限制意识。由於自我察觉是大部份人类潜能的根源,因此使人类成长的根本就是决定去拓展它。下列谨列举在谘商过程中当事人拓展自我察觉的个人经验:
      ·他们了解他们是如何以依赖带来的安全感,去交换自己做决定时所伴随而来的焦虑。
      ·他们开始了解到,他们的自我认同是回应其他人对於他们的定义。
      换言之,过去他们一直着重於寻求别人的肯定与赞赏,而非求诸於自我的肯定。
      ·他们领悟到自己在许多面仍受到过去经验和决定的束缚,并了解自已可以做新的决定。
      ·他们了解虽无法改变生活中的某些事,但可以改变对这些事情的看法并作反应。
      ·因为从过去的经验中,他们学习到如何重新塑造未来,因此他们知道自己并非注定要有一个和过去一样的未来。
      ·他们体认到自己若过於担忧死亡,就难以欢渡生命。
      ·他们能面对自己的限制,却仍感觉自己的价值,因为他们了解,并非完美无瑕才能感受价值。
      ·他们体会到目


  •  

    华人心语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和心理治疗电话:

    国家注册高级心理咨询师QQ362890071

    MSN:www.hrxl.cn@qq.com   skype帐户:www.hrxl.cn

    新浪UC:217271074   阿里旺旺:心语心理咨询师

    心理辅导时间:中国大陆北京时间9:00至22:30


     
  •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hrxl.cn/xinlizixun/xinli_3604.html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 责任编辑:华人心理咨询网
  • 各类心理障碍心理咨询及心理疾病心理治疗师联系方式


网上网络心理医生心理治疗在线联系方式 QQ:362890071或www.hrxl.cn@qq.com MSN:www.hrxl.cn@qq.com

skype帐户:www.hrxl.cn

新浪UC:217271074

阿里旺旺:心语心理咨询师

工作时间:中国大陆北京时间9:00~22:30

心理咨询电话:
  • 最新心理咨询
  • 超过半数心理咨询者“半...
  • 害怕看心理医生非常犹豫
  • 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
  • 老子谈心理健康
  • 拒 绝 的 艺 术
  • 做一个有反应的倾听者
  • 中国人:看心理医生不是...
  • 哲理小故事
  • 教师“健心”四要素
  • 自我心理调节之心理目标...
  • 热点心理咨询
  • 五句话足以改变人生
  • 论人生的迷茫与困惑
  • 判断你心理是否成熟的1...
  • 心理缺陷是什么
  • 超过半数心理咨询者“半...
  • 他为什么总在想像和母亲...
  • 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
  • 如何正确倾倒自己的心理...
  • 害怕看心理医生非常犹豫
  • 快乐心情在生活中这样打捞
  • 推荐心理咨询
  • 谘商与心理治疗的理论与...
  • 心理咨询态度系列训练
  • 心理门诊(上)
  • 相关心理咨询
  • 溺爱导致的懦弱心理咨询...
  • 中学生心理咨询典型案例
  • 超过半数心理咨询者“半...
  • 婚姻婚外恋亲子关系职业...
  • 同性恋还是异性恋的心理...
  • 完善个性 克服嫉妒——...
  •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
  • 走近心理咨询,提高生命...
  • 专业心理咨询的“话疗”...
  • 攻击性儿童心理咨询案报告

电话:  手机:13886092363    心理诊所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汉阳鹦鹉大道373号滨江怡畅园11-2-1202         邮编:430050         网上在线心理医生QQ:362890071

电邮MSN:www.hrxl.cn@qq.com  公交:6、524、558、598、720、727、728、532、554、704、559倒口南村站下 法律顾问:湖北瑜珈律师事务所吴健宝律师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欲转载请注明www.hrxl.cn华人心理咨询网华人心语心理咨询中心


华人心理咨询网华人心语心理咨询中心  鄂ICP备060215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