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ss Feed 
  • [繁体中文]
  • 首页
  • 心理咨询
  • 强迫症
  • 抑郁症
  • 社交恐惧症
  • 焦虑症
  • 神经症
  • 图
  • 心理治疗
  • 心理学
  • 心理学家
  • 人格障碍
  • 家庭治疗
  • 爱情婚姻
  • 精神分析
  • 心语专栏
  • 心理医生
  • 咨询流程
  • 咨询范围
  • 咨费表
  • 彻底治疗
  • 治疗反馈
  • 心理咨询首页 | 心理咨询 | 性格心理学 | 教育心理学 | 心理案例 | 心理辅导 | 青春期 | 成功心理学 | 女性心理学 | 青少年心理咨询 | 大学生心理 | 中学生心理 | 心理测试 | 性心理咨询 | 专题 | 留言本 | 搜索
  • 当前位置:心理咨询首页 >> 心理咨询 >>
  • 谘商与心理治疗的理论与实务 (42)
  •       2008-06-20 21:16:28   转载请注明华人心理咨询网http://www.hrxl.cn      
  •      华人心语心理咨询中心电话 网络网上在线心理咨询QQ:362890071
  • 疗中要积极带动,协助当事人拟定特定的行动计划,提供行为的选择,并教导对方学会控制理论(N.Glasser,1989)。
      治疗者会以现实治疗法的基本问题去挑战当事人思考:「你现在选择要去做的这些事,能够使你得到你想要的吗?」如果当事人判断其答案是否定的,那麽治疗者就可提供一些替代方案供当事人选择(W.Glasser,l989)。同时,谘商员也会教导当事人如何去认清并为自己所选择的行为负责,并创造出成功认同(Glasser,l986c)。现实治疗法的谘商员执行下列数项功能:
      ·为治疗树立结构与界限。
      ·以关怀和尊重为基础建立彼此的信任关系。
      ·强调能导引对方走上成功的自身优点与潜能。
      ·积极讨论当事人目前的行为,驳斥为不负责任的无效行为找藉口。
      ·促使对方去评估实际可满足的欲望。
      ·指导当事人拟定明确的行为改变计划并切实执行。
      ·协助当事人找寻满足其需求的途径,并且即使对方感到灰心也不轻易放弃。
      现实治疗法当事人在治疗中的经验
      前来接受谘商的当事人,通常都会以无效的方式表现其行为。他们的行为在企图上是为了满足他们的需求,但是他们所做的却得不到效果。因此,寻求谘商协助而有满腹委屈的当事人,他们的行为是为了缩短他们希望什麽以及他们只拥有什麽之间的差距。
      在研习会上,葛拉瑟常举的案例是:一位名叫梅维(Melvyn)的男子,在妻子弃他而去后,决定自己要开始「沮丧」。他不去工作、睡不着觉,只想知道如何才能挽回太太。他的注意力都专注在妻子身上,却不去了解有那些方法可以改变他的不幸。由於生活失去平衡,他正努力夺回对生活的控制权。
      从现实治疗法的观点来看,梅维正选择使用沮丧这个招数,想藉此控制太太,做他所乐见的事。对他而言,选择沮丧是他处理此一情境的最佳方法。他只将焦点放在总合行为中的一个要素,即感觉自己很不幸。依据现实治疗法的方法,乃期望当事人去处理其总合行为,不过此时的焦点应放在他正在做些什麽(行动)上。经由治疗者的协助,他可选择某些更有效的行动及思考方式。以梅维的情况来说,他较能够控制其行动与思考(前二轮),而非其感觉与生理反应(后二轮)。如果梅维学习驾驶前二输而往不同的方向驶去,他将会发现不愉快的情绪与不舒服的生理反应随即会消失。
      现实治疗法治疗关系
      治疗要具有疗效,则谘商员与当事人之间应建立起融洽的关系。当事人须知道谘商员很关心他,一方面接纳他,一方面会协助他在现实世界中满足需求。现实治疗法强调了解与支持的治疗关系,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是谘商员应乐於发展出个人的治疗风格,而真诚与令人轻松的治疗风格正是发挥治疗功能的关键。
      为了建立良好的关系,谘商员必须有一些特定的个人特质,包括:亲切、了解、接纳、关心、尊重、开放及乐於接受别人的挑战。欲建立此种善意与治疗上的友谊关系,倾听对方说话是最好的方法之一。此外,亦可藉着谈论与当事人有关的话题而促进彼此的信任关系。建立起信任的关系之后,谘商员便能根据事实及当事人「目前」的行为后果面质当事人。
      现实治疗法现实治疗法的实务
      现实治疗法的实务,最能够以谘商循环(cycle of counseling)来了解,而构成的要素有两项即:谘商环境,以及引导行为改变的特定程序。此时谘商的艺术在於重复交织这两项要素,引导当事人评鉴其生活,并决定朝更有效的方向移动。
      如何将这两个构成要素混合在谘商程序中?如先前所述,谘商循环的开始是建立一良好的治疗关系。接着,首先探索当事人的欲望及知觉情形,进而探讨其总合行为,并自我评鉴目前需求满足的有效性如何。如果当事人决定尝试新的行为,就诱导对方拟定行为改变计划,并承诺去执行。在此过程中,谘商员不接受当事人事后未依计划执行所找的任何藉口,亦不批评或放弃他。谘商循环包括追踪当事人的行为改善了多少,以及在需要时提供更进一步的谘询。
      下面将讨论的几个概念看似单纯,但若要转为实际的治疗实务,则须具备相当的技能与创造力。虽然合格的现实治疗法谘商员掌握着同样的原理,但在应用时,往往因个人的风格与特质之差异而每每不同。正由於这些原理在应用时是以一步接一步的方式进行,所以这些步骤不应视为彼此分开与固定不变的。葛拉瑟(1986c)强调,实施现实治疗法在依循一步接一步的程序或食谱式的炮制过程中有很高的艺术成份。他也提到,大约需花二年的时间才能看清现实治疗法的世界,及了解其控制理论。
      下列讨论之内容,最好视为教导现实治疗法的辅助资料,而不是正规训练的替代品。这些内容是各项着作来源的整合摘要(Glasser,1965,1969, 1976b, 1980, 1981, l984a, 1984b, 1985, 1986a, 1986b, 1986c, l992;Glasser& Wubbolding, 1995; Wubbolding, 1988b, 1991)。
      现实治疗法谘商环境
      建立治疗关系
     一开始,谘商员应创造一种支持性的环境,使当事人在此环境下开始做生活上的改变。为创造此一治疗气氛,谘商员必须要融入当事人的生活中,并建立融洽的关系。经由倾听对方的故事及有技巧地发问可培养此种关系。营造融洽关系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是,探索当事人内心中的「影像」,及其欲望、需求与知觉。
      促进改变谘商员应有的态度与行为
      谘商员注意力会一直放在当事人现在正在做些什麽上面,并避免去讨论当事人的感觉与生理反应,彷佛这两者与其总合行为分开。谘商员应协助当事人了解现在的感觉与其行为及想法之间的关联性。虽然现实治疗法的重心放在当事人的行为与想法上(车子的前二输),但不排斥谈论感觉及生理反应。当人们的行动不同时,随着就会有不同的感觉。
      谘商员会去教导当事人重视为其总合行为负责的价值观,因此,他们拒绝当事人不负责行为的任何藉口。假如未执行已同意的行为改变计划,谘商员可能会再协助当事人重新检讨情况,但却坚持拒绝接受当事人的各种藉口。本法治疗者会让当事人者了解,藉口只是一种自我欺瞒的方式,虽然暂时安逸,但最终将导致失败,并形成失败认同。藉着拒绝接受藉口,谘商员所灌输的信念是当事人有能力重新控制其生活。
      现实治疗法认为,惩罚并不是改变行为的有效方法。此一原则特别适用在亲子关系及管理上。谘商员会避免进行惩罚对方,包括对其失败施以惩戒及负面的批评。在未受到惩罚的情况下,当事人会学会接受自己行为的「合理后果」。藉着不批评对方、拒绝接受藉口、不做判断等,谘商员的立场是询问当事人是否真正有意改变。
      即使在整个历程中,当事人几乎不遵守诺言去改变行为,谘商员仍不可轻言放弃,也即坚持相信对方有能力去过更负责任的生活。如果谘商员放弃,就会强化当事人原先认为没有人会真正关心他的信念(Glasser,l986a, l986c)。持着失败认同的人们「期望」着别人放弃他。对於这一类的当事人,如果谘商员再认为他们是无法改变、没有希望的人,那麽就很少能再获得协助的机会。
      为了创造环境促使当事人改变,除了上述谘商员的态度外,伍柏尔丁(l988b)强调从业人员应乐於向受过训练的专家寻求谘询。他认为,不论个人之实务绩效多好,必然仍有改进的空间,故谘商员可透过谘询及进修计划,来增进其专业能力。
      现实治疗法引导改变的历程:「WDEP」系统
      根据葛拉瑟(1992)的说法,导致人们改变的历程有两个条件:其一,知道自己目前的行为无法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其二,认定自己可以做其他行为的选择,而此等行为较能够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
      葛拉瑟(Glasser& Wubbolding, 1995; Wubbolding, 1991, 1994)以「WDEP」来说明现实治疗法实务中的主要作法,其中各个英文字母各代表一组作法:W=欲望; D=方向与目前的行为;E=评估;P=规划与承诺。这些主要作法我们分别说明如下:
      欲望(探索当事人的欲望、需求与知觉)
      「你想要得到什麽?」本法治疗者会经由有技巧的询问,鼓励当事人确认、界定及重新检讨自己希望如何满足其需求。谘商员会探索其内在的「影像」,以及探讨各种为促使对外在世界的知觉能接近欲望的内在世界之行为方式。
      现实治疗法的技巧包括在谘商中只有接纳、没有批评,使当事人在此一特殊环境下愿意坦露其心声。谘商员会协助当事人探索生活中的各个层面,并了解自己希望从家庭、朋友、工作中以及谘商员与自己那里得到些什麽(Wubbolding, 1988b, l991, 1994)。探索当事人的欲望、需求及知觉情形,是整个谘商历程持续不断的工作,因为当事人内心世界的欲望影像会有所变化。下列问题能协助谘商员探索当事人的欲望:
      ·假如你已是一个你想成为的人,那麽将是一个怎样的人?
      ·假如你已拥有你所想要的,那些会是什麽?
      ·如果你的欲望与家人的欲望一致,那麽你的家庭会变成怎样?
      ·假如你以自己期望的方式生活着,那麽你会做些什麽?
      ·你真的想改变?
      ·你似乎无法从生活中获得的东西是什麽?
      ·那些事物阻止你进行你想要的改变?
      当事人探索其内心世界之后,谘商员就会要求他正视自己目前的行为,以检讨现在所做的一切是否能使他得到自己想要的。
      方向与目前的行为
      现实治疗法强调当事人目前的行为,也会探讨对目前行为具有影响力的过去事件。这种对於现在的重视,可从治疗者经常发问「你现在正在做什麽?」而看出。即使问题可能源於过去,当事人也必须在现在学习更好的方法去处理,以便得到自己想要的。葛拉瑟(1989, 1992)认为,不论当事人过去如何挫败,当事人与治疗者均已无法改变,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协助当事人去做些较能满足其需求的选择。
      如果探讨过去有助於当事人规划出更好的明天,那麽就可加以讨论。例如,如果有一位成年当事人小时候曾遭受性虐待,葛拉瑟仍会强调目前问题的解决。唯有在有助於解决目前的问题时,则可探索孩提时期的虐待事件。葛拉瑟对於深入探索幼年时期事件的作法持怀疑态度,他认为,谘商员的工作在於引导当事人处理目前的情况,当事人必须学习如何过目前的生活,而不要管幼年时期发生些什麽。
      谘商的初期,基本上要跟当事人讨论其生活的方向,包括他要往那裹去及目前的所做所为正带领他往那裹去。这些初期的探索是为了进一步评鉴是否往令人满意的方向前去。此刻治疗者的角色是扮演在当事人面前的一面镜子,问着当事人「你对於自己的现在与未来,看到了什麽?」此时,为了使他能清晰了解上述问题,需要一点时间让他以口语表达他所知觉到的情形(Wubbolding, 1988b)。
      现实治疗法着重在改变当事人目前的总合行为,而不仅针对态度与感觉而已。此领域的问题如下:
      ·你现在正在做什麽?
      ·在上一星期里,你实际上做些什麽?
      ·在上一星期里,你想要做些什麽不同的?
      ·你说你想要去做的,是什麽事情阻止你去做呢?
      ·你明天要做些什麽?
      倾听当事人谈论感觉是有益的,但这些感觉必须与对方正做些什麽有关。当汽车驾驶座上仪表板的紧急状况灯亮起时,司机会惊觉到出了差错,而立即采取必要的行动去矫正问题。类似的情况是,当当事人谈到相关问题的感觉时,谘商员不应专注在其感觉上,而必须鼓励当事人改变正在做与正在想的事。葛拉瑟(1980, 1981, 1985, 1989, l992)认为,我们较容易看见我们正在做什麽,也不可能否认它,这使治疗历程有实际的焦点。如果只讨论感觉,而又末与对方当时正在做之事联结起来,将得到反效果(Glasser, 1980)。总而言之,现实治疗法的焦点在於协助当事人察觉其目前的总合行为,因为此一历程能协助当事人得到他们所要的,及发展出正面的自我形象。
      评估
      如上述所了解的,现实治疗法的重点,是要求当事人做下列之评量:「你目前的行为,对於你现在想要的会有合理的机会达成吗?这些行为能引导你往想去的方向走吗?」(Glasser, 1986a, 1986c)谘商员透过有技巧的发问可协助当事人评估其行为,这些问题包括(Wubbolding,1988b):
      ·你现在正在做的事情,对你是有利或有弊?
      ·你现在所做的正是你想做的吗?
      ·你的行为

  •  

    华人心语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和心理治疗电话:

    国家注册高级心理咨询师QQ362890071

    MSN:www.hrxl.cn@qq.com   skype帐户:www.hrxl.cn

    新浪UC:217271074   阿里旺旺:心语心理咨询师

    心理辅导时间:中国大陆北京时间9:00至22:30


     
  •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hrxl.cn/xinlizixun/xinli_3604.html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 责任编辑:华人心理咨询网
  • 各类心理障碍心理咨询及心理疾病心理治疗师联系方式


网上网络心理医生心理治疗在线联系方式 QQ:362890071或www.hrxl.cn@qq.com MSN:www.hrxl.cn@qq.com

skype帐户:www.hrxl.cn

新浪UC:217271074

阿里旺旺:心语心理咨询师

工作时间:中国大陆北京时间9:00~22:30

心理咨询电话:
  • 最新心理咨询
  • 超过半数心理咨询者“半...
  • 害怕看心理医生非常犹豫
  • 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
  • 老子谈心理健康
  • 拒 绝 的 艺 术
  • 做一个有反应的倾听者
  • 中国人:看心理医生不是...
  • 哲理小故事
  • 教师“健心”四要素
  • 自我心理调节之心理目标...
  • 热点心理咨询
  • 五句话足以改变人生
  • 论人生的迷茫与困惑
  • 判断你心理是否成熟的1...
  • 心理缺陷是什么
  • 超过半数心理咨询者“半...
  • 他为什么总在想像和母亲...
  • 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
  • 如何正确倾倒自己的心理...
  • 害怕看心理医生非常犹豫
  • 快乐心情在生活中这样打捞
  • 推荐心理咨询
  • 谘商与心理治疗的理论与...
  • 心理咨询态度系列训练
  • 心理门诊(上)
  • 相关心理咨询
  • 溺爱导致的懦弱心理咨询...
  • 中学生心理咨询典型案例
  • 超过半数心理咨询者“半...
  • 婚姻婚外恋亲子关系职业...
  • 同性恋还是异性恋的心理...
  • 完善个性 克服嫉妒——...
  •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
  • 走近心理咨询,提高生命...
  • 专业心理咨询的“话疗”...
  • 攻击性儿童心理咨询案报告

电话:  手机:13886092363    心理诊所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汉阳鹦鹉大道373号滨江怡畅园11-2-1202         邮编:430050         网上在线心理医生QQ:362890071

电邮MSN:www.hrxl.cn@qq.com  公交:6、524、558、598、720、727、728、532、554、704、559倒口南村站下 法律顾问:湖北瑜珈律师事务所吴健宝律师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欲转载请注明www.hrxl.cn华人心理咨询网华人心语心理咨询中心


华人心理咨询网华人心语心理咨询中心  鄂ICP备060215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