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中文]
首页
心理咨询
强迫症
抑郁症
社交恐惧症
焦虑症
神经症
图
心理治疗
心理学
心理学家
人格障碍
家庭治疗
爱情婚姻
精神分析
心语专栏
心理医生
咨询流程
咨询范围
咨费表
彻底治疗
治疗反馈
心理咨询首页
|
心理咨询
|
性格心理学
|
教育心理学
|
心理案例
|
心理辅导
|
青春期
|
成功心理学
|
女性心理学
|
青少年心理咨询
|
大学生心理
|
中学生心理
|
心理测试
|
性心理咨询
|
专题
|
留言本
|
搜索
当前位置:
心理咨询首页
>>
心理咨询
>>
谘商与心理治疗的理论与实务 (5)
2008-06-20 21:16:28 转载请注明
华人心理咨询网
http://www.hrxl.cn
华人心语心理咨询中心电话 网络网上在线心理咨询QQ:362890071
决定之间有何关系?
·她谈到婚外情。你对於一夫一妻制与婚外性行为有何看法?你相信该名当事人发生婚外情对她有益或有害?这些看法对她会产生那些影响?
·案例中有安全感与成长机会两难的价值观问题。如果你生性保守,处事讲求稳扎稳打,这些看法会如何影响当事人呢?又你个人的那些人生经验也可能对她产生影响?
有时候,谘商员会面临自己与当事人在价值观上有悬殊的困境,而且也可能是在建立起良好的治疗关系之后才逐渐明显的,此时将当事人转介给其他谘商员不见得恰当。让我们回到Joyce的个案,并给予她一项新的难题。假设她一开始是由於婚姻问题才来寻求谘商。当你辅导她时,她显然对你相当尊敬,另方面也希望被你喜欢,寻求你的接纳与认可。有一天,她告诉你,她已经有一年以上不曾跟丈夫行房,而且一直有婚外情,最近发现自己怀孕了。Joyce处於惊慌之中,因为没有一项选择令她满意。她告诉你,不论是经济面或心理面,她都不想生下这个小孩,特别是如果她决定跟丈夫离婚。她不想继绩维持婚姻关系,是件逐渐明朗的事实。她说虽然在道德上她反对堕胎,但似乎是唯一她能走的路。
假设你是她的谘商员,基於道德或宗教的立场,你个人反对堕胎。如果如此的话,你会面临以下一些问题:你还能鼓励她探索所有可能的选择?你会不会认为说服她采取堕胎之外的选择是你的任务?你辅导她已经有几个月了,你会基於对堕胎的价值观而将她转介给其他谘商员吗?这麽做会不会构成遗弃?你能够尊重当事人可以持有与你不同的价值观之权利,进而协助她做成决定?
如果你基於任何人无权夺走新生命而反对堕胎,而且希望当事人接受你的信念,此时你很难维持客观的立场。在课堂上与学生讨论到这些时,我发现许多学生很难接受他们的当事人有权利操持和他们不同的价值观与信念,谙如:堕胎、婚外情、婚前性行为、离婚,以及同性恋者的生活方式等等之看法。有些学生说,如果让他们知道当事人进行着不道德行为,他们在心态上很难宽恕。因此,在辅导当事人时,这些学生很可能会要求当事人接受他们自己的价值观。
身为谘商员,如果你认定自己的角色在於引导当事人依照你的价值观与标准来做决定的话,你就应该自问为什麽当事人应根据你的喜恶来过他们的生活。以下请试着从各种有别於堕胎的情节来思考Joyce的个案:
·她虽然单身,目前却投入无保障的婚前性行为。如果你反对婚前性行为,你会试图改变她的行为吗?如果她采取避孕措施,性伴侣也只有一个,你的作法又会有不同吗?
·假设Joyce是个同性恋者。她前来寻求谘商协助的理由并不是想改变她的性行为,而是与家人相处的问题。如果你反对同性恋,那麽你会尊重她的信念与生活方式吗?你会接这个当事人吗?
·假设Joyce想跟丈夫离婚,然后跟另一个刚认识的男人结婚。如果你认为依她目前的情形而言离婚是错的,因为她的小孩会遭受打击,那麽你会辅导她吗?你会如何进行辅导?
我想,如果我们认为我们的经验、价值观、与信念不会进入治疗关系中,也不会影响到当事人的决定与行为,则不啻是欺骗自己。因此,我们有必要澄清自己对於以下争议问题的立场:
·宗教?如果谘商员自称为「基督徒谘商员」,对於人生、拯救、罪恶,以及人与基督的关系等等都有明确的看法,并视这些信念是治疗历程中的重心,则他们的看法对於无宗教信仰的当事人、非基督徒的当事人、或虽是基督徒但信念并不太相同的当事人,会造成如何的影响呢?同样的,如果谘商员是个无神论者,则碰到基督徒的当事人,情形又会怎麽样?
·不同的生活方式?如果当事人是位同性恋者,此时你的价值观会如何影响你的言行?如果你视同性恋是一种不正常的生活方式或一种心理病,那麽你会真诚地鼓励对方保留此等价值观与行为吗?你会鼓励对方设定自己的目标,或设定你所认可的目标?若对方不想改变其行为,你仍能辅导下去?你会怎麽做,理由是什麽?
·安乐死?如果当事人是位爱滋病患,已即将死亡。假设他想寻求安乐死,而不愿接受医学治疗,你对此特何种看法,并且你想对方处此情境会怎麽做?当你处理一些自认为属於道德规范的事时,法律上的规定会有影响吗?
价值观在拟定治疗目标时的角色
谘商员的价值观对於拟定治疗目标,进而引导治疗历程的进行,是具有涵义的。一项基本问题是:谁应拟定谘商的目标。几乎所有的谘商理论均一致认为,在谘商员的协助下,当事人应负起大部份的责任。谘商员会有概括性的目标,这反映着他们的辅导行为,他们对当事人行为的观察,以及他们采取的干预措施。很重要的是,谘商员的概括性目标应与当事人的目标一致。
我认为,谘商治疗应始於探讨当事人的期望与目标。一开始当事人对於能从谘商中得到什麽,自己往往不清楚。他们也许希望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希望不再受到伤害,希望改变某人使自己的焦虑减低,或希望自己有所改变使生活中的重要他人更能接纳他。有些当事人则毫无目标,他们是父母、缓刑执行官员,或教师送来接受谘商的,自己则希望别人不要来烦他。因此,谘商员应如何开始?第一次的面谈最适合用来探讨当事人的目标。谘商员一开始可以这麽问:「你希望从谘商中获得什麽?你为什麽来这里?你想要什麽?你目前所做的一切达成了你的目标?你最希望自己或生活情况中的那些部份能有所改变?」
听到当事人说「我只是希望能多了解自己一点,而且希望能够快乐」等话时,会令谘商员感到受挫。为了使目标更具体,此时谘商员可以接着问:「什麽让你现在不快乐?你现在对自己了解了多少?那些是你认为自己对自己不了解的地方?」设定目标似乎无可避免,因为谘商如果想要有具体方向的话,则当事人与谘商员双方必须探讨他们想从谘商关系中获得什麽。他们两者在一开始就必须先确定能否合作,以及彼此的目标是否相容。更重要的是,谘商员应能够了解、尊重,以及依循当事人的价值观世界,而不是强迫当事人接受自己的价值信念。
一些建议
我本人及同事的立场是,保持中性的价值观在谘商关系中既不可能也不适宜(G. Corey, Corey& Callanan, 1993)。我们主张,一旦相关的主题浮现时,谘商员应开放地与当事人讨论与表达自己的价值观。谘商员应避免两种极端,一是操持明确而绝对性的价值观,认为自己的工作就是影响当事人接受自己的看法,一是常常想着要维持中立的立场,使得在谘商历程中无法自如地扮演谘商员应有的角色。
除此之外,我们认为,当事人为了想证明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确,往往想要知道谘商员的立场,因此谘商员应坦诚地表达自己的看法。我们也认为,谘商员不一定都是对的,所以谘商员应避免强加某些生活标准在对方身上。谘商是一种历程,在此一历程中当事人接受面质而坦白地评量自己的价值观,随后自己决定应依那些方式去修正价值观与行为。
如果你在某些领域里有特定明确的价值,以及如果你倾向於会引导当事人往你设定的目标走,那麽合乎道德的实务是,告知对方你有那些价值观必然会影响到你对他的辅导。透过诚实的坦露,你一开始就可以让当事人知道你对於谘商关系所抱持的哲学观,以及你是否反对堕胎、同性恋,或其他涉及价值观的议题。当事人在正式接受你的谘商之前,有权知道你对这些的看法。我的意思并不是说谘商员应放弃自己的价值观,毕竟每个人都应忠於自己;也不是说谘商员应能够辅导所有的当事人,或处理所有的问题。如果在某些价值观领域里存在着悬殊的差距,而你又无法或不愿意维持客观的立场,则转介给其他谘商员是常见的道德作法。
许多有经验的谘商员已经处理过这些,以及许多其他涉及价值观与治疗历程的议题。不管如何,谘商学生或新手很可能必须去探讨许多自己未曾深思过的问题,以增强谘商的火候。
谘商员:具人性之专业人员成为成功的多元文化谘商员
在谘商员的养成过程中,有一部份涉及他们必须学习去认清当事人的多样性,以及磨练实务使能配合当事人的不同需求。如果希望干预措施能与当事人的价值观一致,谘商员就必须对於文化的差异性保持敏感度。由於谘商员会把他们在文化中所受到的薰陶带到工作中,所以他们必须知道文化的制约力量会如何影响他们带领当事人走的方向。此外,除非已经考虑过当事人的社会与文化背景,否则极难於了解当事人内心的挣扎有多大。许多谘商的学生经由文化的薰陶,变得重视自己做自己的决定、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感受、开放与坦露,以及寻求独立等特质。然而,有些当事人也许不具备这些特质。有一些文化强调个体应压抑自己的情绪表现以及不要有太大个人的主见。因此,谘商员必须查核治疗的性质与运作功能,以确定其中所做的一些假设是否适用在不同文化背景的当事人身上。对於本书所介绍的各种谘商理论,我们将一并讨论它们在多元文化社会中的适用性。
显而易见的,成功的谘商员必须考虑文化因素的影响。简单的说,文化是一群人共有的价值观与行为模式。此外,重要的是,文化也不只是道德或种族的遗产而已,也可能因年龄、性别、生活方式、身体与心智能力,以及社会经济地位之不同而形成。佩德生(Pedersen, 1994)认为,谘商员对此有两项选择,一是忽略它,一是重视它。但不管做何种选择,也不管谘商员是否察觉,文化都会一直影响谘商员与当事人的行为。
多元文化谘商员的条件
成功的多元文化谘商员了解自己受到那些文化的制约,当事人受到那些文化的制约,以及自己身处於何种社会政治制度下。此等了解始於察觉任何有碍於形成多元文化观的文化价值观、偏见、与态度。
苏及其同事对於多元文化下,谘商员所须具备的条件,提出了许多最低标准,底下是其中的重点(Sue, Arredondo,& McDavis, 1992):
信念与态度
首先,成功的谘商员会从对文化力量的毫不知情,蜕变为能够确保自己的个人偏见、价值观、或问题不会干优到他们有效地辅导不同文化背景的当事人之能力。他们不允许自己因害怕坦露或探索自己的偏见,而无法构筑正确的多元文化观。他们会试着从当事人的角度去检查与了解这个世界。他们尊重当事人在宗教与精神上的信念与价值观。跟不同文化背景的当事人相处时,他们能轻松地面对彼此的差异。因为他们欢迎不同的价值观取向,以及对於人类行为所做的不同之假设,所以他们能够跟当事人分享世界观,并能将当事人跟自己的种族或文化族群中的一份子做一对照比较。他们了解受过两种文化薰陶的当事人之感受,也不认为使用第二种语言对於谘商历程有何损害。
知识
第二,成功的多元文化谘商员也具备特定的知识。他们明确地知道自己的种族与文化遗产,以及知道这些如何影响到他的生活与工作。因为他们了解压迫、种族主义、歧视,与刻板印象的动态演进情形,所以他们会特别去注意自己在这些方面的态度、信念,与感受。他们了解当事人的世界观,并且会进一步探讨对方的文化背景。因为他们了解蕴涵在治疗历程中的基本价值观,所以他们知道这些也许会抵触到某些弱势族群当事人的文化价值观,他们了解外在社会政治力量对所有族群的影响,也知道这些力量对於辅导弱势族群当事人的涵义。他们了解使弱势族群无法充分利用社区心理服务单位的机构性障碍。他们对於不同族群的历史背景、传统,与价值观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他们知道弱势族群的家庭结构、社会层级、价值观与信念。此外,他们清楚社区的特徵与资源。他们知道如何协助当事人善用社会中已有的援助资源。当缺乏某些领域的知识时,他们会寻求各种资源的支援。对於不同文化背景的族群了解得越广越深,则越有可能成为成功的谘商员。
技术
第三,成功的谘商员会精通某些技术,使自己能有效地服务不同文化背景的当事人。当从业人员所使用的方法、策略,以及所制订的目标能够呼应当事人的人生经验与文化价值观时,则多元文化谘商的效果就会更加提高。这种谘商员会修正与调适他们采取的干预措施,使能包容文化差异性。他们不会强迫所有当事人接受同一种谘商取向的辅导。他们能够准确与适当地传达语文讯息与非语文讯息。为了更有效地辅导不同文化背景的族群,他们将乐於接受外界的教育、谘询,与训练机会。
将文化因素纳进谘商实务
即使谘商员能获得一般化的知识与技术,可藉以有效地处理不同族群的当事人,但是并不能期望他们知晓当事人所有的文化背景细节。所以,应
华人心语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和心理治疗电话:
国家注册高级心理咨询师QQ362890071
MSN:www.hrxl.cn@qq.com skype帐户:www.hrxl.cn
新浪UC:217271074 阿里旺旺:心语心理咨询师
心理辅导时间:中国大陆北京时间9:00至22:30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hrxl.cn/xinlizixun/xinli_3604.html
[
1
] [
2
] [
3
] [
4
]
[5]
[
6
] [
7
] [
8
] [
9
] [
10
] [
11
] [
12
] [
13
] [
14
] [
15
] [
16
] [
17
] [
18
] [
19
] [
20
] [
21
] [
22
] [
23
] [
24
] [
25
] [
26
] [
27
] [
28
] [
29
] [
30
] [
31
] [
32
] [
33
] [
34
] [
35
] [
36
] [
37
] [
38
] [
39
] [
40
] [
41
] [
42
] [
43
] [
44
] [
45
] [
46
] [
47
] [
48
]
责任编辑:
华人心理咨询网
各类心理障碍心理咨询及心理疾病心理治疗师联系方式
网上网络心理医生心理治疗在线联系方式 QQ:362890071
或www.hrxl.cn@qq.com MSN:www.hrxl.cn@qq.com
skype帐户:www.hrxl.cn
新浪UC:217271074
阿里旺旺:心语心理咨询师
工作时间:中国大陆北京时间9:00~22:30
心理咨询电话:
最新心理咨询
超过半数心理咨询者“半...
害怕看心理医生非常犹豫
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
老子谈心理健康
拒 绝 的 艺 术
做一个有反应的倾听者
中国人:看心理医生不是...
哲理小故事
教师“健心”四要素
自我心理调节之心理目标...
热点心理咨询
五句话足以改变人生
论人生的迷茫与困惑
判断你心理是否成熟的1...
心理缺陷是什么
超过半数心理咨询者“半...
他为什么总在想像和母亲...
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
如何正确倾倒自己的心理...
害怕看心理医生非常犹豫
快乐心情在生活中这样打捞
推荐心理咨询
谘商与心理治疗的理论与...
心理咨询态度系列训练
心理门诊(上)
相关心理咨询
溺爱导致的懦弱心理咨询...
中学生心理咨询典型案例
超过半数心理咨询者“半...
婚姻婚外恋亲子关系职业...
同性恋还是异性恋的心理...
完善个性 克服嫉妒——...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
走近心理咨询,提高生命...
专业心理咨询的“话疗”...
攻击性儿童心理咨询案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