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中文]
首页
心理咨询
强迫症
抑郁症
社交恐惧症
焦虑症
神经症
图
心理治疗
心理学
心理学家
人格障碍
家庭治疗
爱情婚姻
精神分析
心语专栏
心理医生
咨询流程
咨询范围
咨费表
彻底治疗
治疗反馈
心理咨询首页
|
心理咨询
|
性格心理学
|
教育心理学
|
心理案例
|
心理辅导
|
青春期
|
成功心理学
|
女性心理学
|
青少年心理咨询
|
大学生心理
|
中学生心理
|
心理测试
|
性心理咨询
|
专题
|
留言本
|
搜索
当前位置:
心理咨询首页
>>
心理咨询
>>
谘商与心理治疗的理论与实务 (9)
2008-06-20 21:16:28 转载请注明
华人心理咨询网
http://www.hrxl.cn
华人心语心理咨询中心电话 网络网上在线心理咨询QQ:362890071
/> ·评量你的目标、目标之间的优先次序,以及期望,看看是否实际以及能否满足你的欲望。
·认清在你的生活中,你能够做积极进取的主人。
·除了工作之外应培养其他嗜好,特别是工作并不能满足最重要需求时。
·试着使工作多样化。
·把你的创意带进新的方案计画中,而不要等待体制的批准。
·学习如何去留意压力的影响,不论在工作或在家中。
·充份的睡眠、运动、适当的饮食,以及放松,以维持健康。
·学习如何去要求,但不要期望次次如意。
·学习如何自我肯定与自我奖赏,而不要一昧寻求外在的肯定。
·藉着游戏、旅游、或新经验去寻找生活的意义。
·花一点时间去评量你的计画的意义性,以决定是否继续投资时间与精力。
·避免承担别人的责任。例如,如果你担忧当事人甚於他担忧自己时,则最好三思。
·修课、叁加研讨会,以及多阅读,以吸收关於老话题的新见解。
·重新安排作息时间表,以减少压力。
·了解自己的限制,并学习如何与别人设定限制。
·学习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在犯错或未达到理想时能宽恕自己。
·跟同事短期地交换工作,或要求同事叁与常态性的工作任务。
·与同事们组成一个支持性的团体,彼此分享挫折的经验,并找出克服工作困境的好方法。
·培养一些能带来欢乐的嗜好。
·花一点时间在精神的成长上。
·在组织中变得更加主动进取。
·寻求谘商以提升个人的成长。
上面所列的方法未尽完整,但的确能提供一些方向。如果我们的私生活不痛快,则寻求专业能力的成长并无多大意义。这就是为什麽我们需要定期地评量自己生活的方向是否能满足我们所想要的。如果答案否定,则必须下决心去做一些改变,而不是空等待新生活的降临。藉着调整自己,藉着体验新的充实感,以及藉着感受自己能发出的力量,我们可以将个人的生活经验与谘商员的职业经验整合起来,这种合成就是成功谘商员的基础。
谘商员:具人性之专业人员摘要
在治疗关系中,探讨谘商员本身也是人的重要性,是谘商专业中最基本的议题之一。既然谘商员要求当事人诚实地检视自己,以及自己决定如何去改变,那麽谘商员更需要以身作则。谘商员应该不断地自问:「我要求别人去做的,我自己在生活中是否也如此做?」
谘商员拥有广泛的理论与实务知识,这些可以提供给当事人。但是在每次的治疗面诊时,谘商员同样会把自己带进去,包括个人的特质与人生的经验。我个人相信,精热各派治疗理论与诊断技术的谘商员,不一定必能对当事人有所助益。如果谘商员想要激励当事人成长与改变,则必须愿意先激励自己成长,藉着探索自己做过的抉择,并努力发掘各种自己所忽视的成长潜力。这种意愿跟自己的言谈一致,因此能成为当事人学习的楷模,并能使自己成为一位成功的谘商员。
谘商实务的道德议题绪论
本章介绍一些道德方面的原则与议题,此乃专业实务中的一环,目的在刺激读者进一步思考该方面问题,为日后的执业决策奠下健全基础。身为实务人员,最终均须将职业上的道德准则应用到实务问题上。
投入谘商专业后,你会发现这些指南的理解需要高度的道德敏感性,甚至同样负责任的谘商员在应用这些指南至特殊个案时,也会有不同的意见。因此,谘商员面对的是没有明确答案的问题,必须挣扎於决定如何做才是最符合当事人的利益。为了顺利做决定,必须乐於请教同事,留意与实务相关的法律,更新专业知识,熟悉道德议题的最新发展,注意自己的价值观对实务的影响,以及愿意坦白地检查自己。
欲保持熟悉职业道德方面的发展,实际的作法之一是阅读,并与其他人加以讨论。另一个好方法是加入上述的专业组织,以取得最新的资讯。在过去十年当中,相关的文章与书籍均日益增加(叁考第一篇的建议读物与叁考文献)。
职业道德的议题虽然只出现在本章,但专业生涯中你必须定期地加以复习充电。即使研究所课程结束后,你已能解决当中的一些问题,但并不保证从此免疫。你的经验越多,这些议题都会浮现出新面貌。我发现,学生们都急於在进入专业前学会解决所有困难的问题,这是不必要的心理负荷。道德上的决策是个演化的过程,需要你持续地开放自己与批判自己。
近年来,将谘商的道德标准应用到各种减轻人们痛苦的行业上,日益受到重视。从业人员不再能够安全地躲在办公室里,社会改革运动已经展开。许多心理卫生专业人员开始强调此一道德责任,并以他们的影响力反对错误的作法,诸如:歧视女性与弱势族群、社会上的种族压迫现象、忽视老年人、对儿童的不人道作风。各种研习会如火如荼的展开,以唤醒专业人员的良知。谘商员必须熟悉这些社会与政治议题。总之,谘商员已经逐渐发现,为了使个体产生显着的改变,他们不能忽略社会上的许多灾难痛苦,因为这些往往是导致个体问题的根源所在,换句话说,谘商员必须成为导正社会变迁的一股积极力量。
谘商实务的道德议题当事人的需求优於谘商员的需求
在第二章里,我们讨论过谘商员在谘商历程中满足自己需求之议题。这项议题的道德面,我们在本章里探讨。我不认为谘商员能够将个人的需求完全抽出治疗关系中。有道德意识的谘商员会体认到,察觉自身的需求、潜在的冲突、防卫机构,以及弱点是极为重要的,因为这些将会干扰到对当事人的协助。
治疗关系是建立在当事人的利益上,因此谘商员应该时常自问:「在治疗关系中,是那些需求被满足,是我的还是对方的需求?」做此评量需要相当的专业成熟度。从专业工作中满足个人的需求,我并不认为不道德,但是若牺牲对方而满足自己的需求,则不论手法纤细或粗糙,都是不道德的。
那些方面的察觉最为重要?我们每个人对真实的情形都会有一些「盲点」与扭曲。谘商具有责任提升自我察觉能力,以了解自己有那些偏见区与弱点区。他们必须清楚自己有那些需求未满足,如此才不至於藉着治疗关系之便去满足自己的需求。如果他们能够确认个人的人格问题并加以突破,就比较不会有机会映射给当事人。如果心底的某些冲突浮上心头及旧有的心理冲突再度活跃时,谘商员有义务先去治疗自己,之后才会有能力协助当事人处理类似的心理挣扎。
身为谘商员,必须同时检查自已有那些个人需求可能妨碍到当事人的成长。这些包括:控制与权力需求、想哺育与协助别人的需求、好为人师的需求、自觉有能力的需求,特别是当事人的肯定显得非常重要时,以及被人尊重与欣赏的需求。我并不是说这些需求有神经质倾向,相反的,如果我们要协助别人在其生活中获得满足,则必须先满足自身的需求。我也不认为从治疗工作中获得深层的个人满足有何不对,并且,当我们感到自己是有价值的人、重要的人、受别人尊敬的人,以及有能力的人时,对於谘商工作的品质是有帮助的。
权力是每个成功谘商员所拥有的特质,是良好治疗的要素,并且许多当事人能获得改善,是因为分享了谘商员的权力。有人说谘商员是个示范的楷模,即示范自己是个有权力的人一一即,能过自己想过的生活,或知道如何做可以臻此境界。真正有权力感的人不会去支配别人的生活,也不会以压低别人来突显自己的优越;他们能同时欣赏别人与自己的力量。无能的谘商员利用当事人来获得权力感,而对於有权力的谘商员而言,当事人的成就与力量都是他欣喜的泉源。
很显然,利用权力而做出不利於当事人的事,是道德上的问题。例如,谘商员藉着运用控制(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来减轻自己感受到的焦虑与威胁。如果谘商员不清楚自己的性欲,他可能会运用权力来回避女性当事人,例如,摆出崇高的「专家」姿态与对方保持距离。如果这位女性当事人想成为一位成熟有主张的女人,而谘商员因在强悍的女人面前会感到不舒服,那麽他可能会误导对方,鼓励她继绩目前的依赖心态。
再谈到想哺育别人的需求,这是许多学生想成为谘商员的动机之一,他们倾向於「教导人们如何过好生活」、「把人们矫正过来」,以及「解决别人的问题」。另有一些人曾渡过一段惨淡的岁月,或至少想在生活中做些基本的改变,於是想踏上自我探索之旅。这些人深切地想协助别人找出正确的方向,这麽做可以让他们觉得生命有意义。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谘商员想要哺育别人的需求,正反映着他们需要别人的尊敬、赞赏、赞同、欣赏、情感,以及关怀来哺育他们。助人者很快就会知道,哺育别人的报酬是相当丰盛的。
同样的,我认为谘商具有着被哺育的需求并无不妥。道德上的问题是:当此等需求过度膨胀时,会不会损及当事人的福祉?谘商员能够区别谘商中当事人的利益与自己的收获吗?谘商员能充分察觉到自己有需要别人赞同与欣赏的需求吗?他们会不会把自己是否胜任取决於当事人的反应?
总之,我相信许多人之所以进入谘商行业,是因为他们的权力需求,为了肯定自己的价值与重要。如果谘商员为了自身需求的满足,而异乎寻常地需要别人的肯定,则在作法上很可能会设法使别人对自己产生依赖,於是就无法真正地专注於对方的需求。在极端的情况下,谘商员对当事人的依赖将超过当事人对谘商员的依赖。基於这些理由,合乎道德的作法是,谘商员应不断地评估自己的人格可能会如何影响到当事人一一是令其进步或是停顿不前?
谘商实务的道德议题道德上的决定
身为谘商从业人员,你最终必须将职业的道德准则应用在面临的许多实务问题上。但是你将无法依赖专业组织能提供给你现成的答案指引,因为它们所提供的仅是粗略的指南。以下的组织都提供着谘商的道德指南,供实务叁考:「美国谘商协会」(ACA, 1995),「美国婚姻与家庭治疗协会」(AAMFT, l991),「美国精神病治疗协会」(l989),「美国精神分析协会」(l983),「美国心理协会」(APA, 1992),「美国社会工作者协会」(NASW, l990),以及「美国人群服务教育组织」(NOHSE, 1994)。(请叁考本书之学生手册)。
大多数州的谘商发照法令中都含有道德准则。谘商员在实务中面临道德上的决定时,必须知道有那些资源可供叁考。也就是说,虽然谘商员最终须为任何决定负全责,但是他们也并非完全孤立无援。谘商员同时也应知道有那些作法会遭到所属专业组织或所在地法令的处罚。
道德准则的基本精神
虽然道德准则在内容上并不是很具体,而且会随着时间而修订,但是所有这些职业准则都有一些共通的道德原则。检视这些准则的方法之一就是了解其背后的基本原则。已经有学者(Welfel& Kitchener, 1992;Kitchener, 1984)从所有准则中找出五项基本的道德原则,包括:使别人获益、使别人免於受到伤害、尊重别人的权利、公正或公平,以及忠实。这些原则叙述如下:
·善行(beneficence)?原则指负起促进别人福祉的责任。在谘商关系中,此项原则是指顾及当事人的利益。当事人寻求谘商协助时,他们会预期从服务中获益。
·避免伤人(nonmaleficence)?原则指不要做出伤害到别人的事情,例如,在利益冲突的情况下,不要从事(或甚至在无意间)很可能伤害到当事人的活动。
·自主权(autonomy)?原则是指维护当事人自我决定的权利。该原则背后的信念是,当事人有思想上的自由,以及选择自己方向的自由。谘商员有道德上的义务去减少当事人的依赖性,以及促进他们能做出独立的决定。本原则衍生出,谘商员无权经由替当事人做决定而干扰其生活,但另方面则有责任协助当事人能清晰地思考,并能权衡其决定的后果。
·公正(justice)?原则指谘商员应以公平公正的态度去辅导所有的当事人,不至於受到当事人的年龄、性别、种族、文化背景、残障、社会经济地位、生活方式,以及宗教等因素之影响。本原则也意味着,在顾及当事人的利益之同时,也必须考量其他人的利益。
·忠实(fidelity)?原则指做出诚实的承诺及忠於自己的专业工作。谘商员应乐於创造出一种互信以及能产生治疗效果的气氛,使当事人能够在此气氛下寻找自己的解决之道。本原则也意味着不能欺骗或剥削当事人。
道德准则是改进实务的催化剂
职业准则有多方面的功用。除了教育谘商从业人员与一般
华人心语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和心理治疗电话:
国家注册高级心理咨询师QQ362890071
MSN:www.hrxl.cn@qq.com skype帐户:www.hrxl.cn
新浪UC:217271074 阿里旺旺:心语心理咨询师
心理辅导时间:中国大陆北京时间9:00至22:30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hrxl.cn/xinlizixun/xinli_3604.html
[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9]
[
10
] [
11
] [
12
] [
13
] [
14
] [
15
] [
16
] [
17
] [
18
] [
19
] [
20
] [
21
] [
22
] [
23
] [
24
] [
25
] [
26
] [
27
] [
28
] [
29
] [
30
] [
31
] [
32
] [
33
] [
34
] [
35
] [
36
] [
37
] [
38
] [
39
] [
40
] [
41
] [
42
] [
43
] [
44
] [
45
] [
46
] [
47
] [
48
]
责任编辑:
华人心理咨询网
各类心理障碍心理咨询及心理疾病心理治疗师联系方式
网上网络心理医生心理治疗在线联系方式 QQ:362890071
或www.hrxl.cn@qq.com MSN:www.hrxl.cn@qq.com
skype帐户:www.hrxl.cn
新浪UC:217271074
阿里旺旺:心语心理咨询师
工作时间:中国大陆北京时间9:00~22:30
心理咨询电话:
最新心理咨询
超过半数心理咨询者“半...
害怕看心理医生非常犹豫
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
老子谈心理健康
拒 绝 的 艺 术
做一个有反应的倾听者
中国人:看心理医生不是...
哲理小故事
教师“健心”四要素
自我心理调节之心理目标...
热点心理咨询
五句话足以改变人生
论人生的迷茫与困惑
判断你心理是否成熟的1...
心理缺陷是什么
超过半数心理咨询者“半...
他为什么总在想像和母亲...
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
如何正确倾倒自己的心理...
害怕看心理医生非常犹豫
快乐心情在生活中这样打捞
推荐心理咨询
谘商与心理治疗的理论与...
心理咨询态度系列训练
心理门诊(上)
相关心理咨询
溺爱导致的懦弱心理咨询...
中学生心理咨询典型案例
超过半数心理咨询者“半...
婚姻婚外恋亲子关系职业...
同性恋还是异性恋的心理...
完善个性 克服嫉妒——...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
走近心理咨询,提高生命...
专业心理咨询的“话疗”...
攻击性儿童心理咨询案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