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性,如果学校、家庭、社会不去正面引导和教育,就很可能导致他们的违
法、犯罪。
中学生的心理、行为障碍,可以看作是不适当行为的连续或不良动力定
型的发展。最常见的表现可以从有攻击性行为和拒绝上学、逃学的孩子身上
看到,如固执、情绪变化强烈、易激怒等。对这些心理、行为障碍的调查分
析和研究表明,它们的形成有一些共同的规律。美国学者斯柯勒和山德渥认
为,不同形式的心理、行为障碍可以认为具有一致的病理状态和许多共同的
病因。
1.单亲家庭是造成子女心理、行为障碍的温床。所谓单亲家庭是指夫妻
离异、一方死亡、夫妻分居等形成的,由子女和其中一方共同组成的家庭。
所有单亲家庭中,尤以离异单亲家庭给子女造成的危害最大。这种危害不仅
在于父母离异本身,而且来自离异前父母的相处方式。感情已经破裂的夫妻
根本无暇顾及子女的教育,夫妻间频繁的吵闹会给子女留下深刻的不良印
象,使子女失去了对他人及社会的信任,这些都是子女不良品德行为、观念
形成的因素。离异单亲家庭对子女的教育也将是片面的。有些离异的父母又
往往为争夺子女的爱,展开争夺战,拼命地对子女作感情投资,又拼命地攻
击对方,拉孩子搞 “统一战线”,这都会使孩子受到很大伤害。
父母离异后,给子女造成的伤害,常表现为抑郁、情感缺乏、焦虑、行
为紊乱,以及有攻击性行为等。在这种情况下,就容易使学生荒废学业,习
惯于逃学或逃宿。逃学和逃宿的学生,一般只是为了逃离一种不可忍受的环
境。父母离异后相互怨恨,又常常将孩子作为撒气的对象,再婚者又把孩子
看作累赘或包袱,致使孩子备受冷眼和摧残。孩子对父母也会有明显的反抗
和敌意。他们失去家庭的温暖,就必然去寻求其他的 “温暖”予以慰藉。这
时,外界不良因素的刺激和引诱便会乘虚而入。
2.错误的教育方法和对子女的虐待。父母错误的教育方法,如对子女管
教过严,限制子女正常的集体活动,或是对孩子经常打骂、恐吓等,常常会
造成子女孤僻、迟钝的心理。被虐待的子女或被有施暴行为的父母养大的孩
子,极易出现逃学、离家出走、学习困难或攻击性行为。经长期观察研究表
明,中学生心理、行为障碍产生的原因较成年人简单,一般在持久的精神紧
张状态下才会产生。这些学生往往对人怀有敌意,欺侮、打骂他人,形成破
坏、欺骗等不良习气。
3.大众传播媒介的不良影响。某些书刊、影视作品中的凶杀、暴力内容
的渲染,音像制品中的低级庸俗之作以及广告中性感、猎奇画面的刺激等是
诱发中学生心理、行为障碍和违法犯罪的不良因素。某些孩子往往表现出不
能抑制自己实施暴力行为的控制力障碍。打斗凶杀的影视片,可使他们在几
----------------------- 页面 49-----------------------
小时内具有攻击性行为。这类影视片使他们造成一种错觉,认为体力、野蛮
和暴力是人的生活中 “正常和可接受”的一部分,模仿实施暴力行为是“英
雄”的行为,就可以有资格做同伴们的 “领袖”。
4.某些学校教育方法简单粗暴,也是造成学生心理、行为障碍的原因
华人心语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和心理治疗电话:
国家注册高级心理咨询师QQ36289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