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风不正,人际关系紧张、没有强烈的班集体意识的班级,由于缺乏进取心,
缺乏团结友爱和互助,很容易导致优生心理障碍。
二、优生心理障碍的特征
1.隐蔽性
优生的人格较为独立,内心世界较为隐蔽,受障碍后往往在别人面前谈
笑自若,一人独处时却十分感伤。
2.交织性
影响优生学习的内外在因素具有多路性和复杂性,因而,优生心理障碍
产生的原因也是多维度的,其心理障碍的各个方面相互交织,难以分辩。
3.环境性
优生的学习生活与所处的具体环境关系很大。处于一个新的学习环境,
优生某些原有的心理障碍可能会自行消失,但同时又会产生一些新的心理障
碍。
4.取向性
随心理障碍的程度性质变化和优生个体心理特征的差异,障碍后的行为
也表现为不同的取向性。即使同一学生受不同障碍后,行为取向也不同。
5.抑制性
心理障碍对优生具有重大影响,它抑制优生的学习思维和正常活动,降
低了学习效率,在生理上还会产生综合性神经衰弱症。
三、优生心理障碍的行为表现
1.畏缩行为
有些学生发生障碍后即中止了动机行为,灰心丧气、冷漠、对什么都不
感兴趣,变得 “呆若木鸡”。在一般情况下,这种现象通过教师的辅导和自
我激励,持续一段时间就会过去。而在某些学生身上,却长期不能改变和解
脱,会严重影响生活和学习。
2.固执行为
固执是指被迫重复一些无效动作,这是一种病态的重复,和正常习惯不
同。有些优生认为自己的失败是偶然的,不仅不检查分析原因,改正学习方
法,反会更加强烈地固执己见。
3.逆反行为
受障碍以后采取和原动机反向的行为,就是逆反。逆反有自觉的,也有
不自觉的,其情绪反应亢奋。有些优生心高气傲,听不得批评,将错就错,
不顾一切,一错到底。
4.攻击行为
受障碍以后把怨气泼向外界或自身,发生攻击行为。攻击对象是障碍目
----------------------- 页面 52-----------------------
标实现的事物,称直接攻击;攻击对象不是障碍因素,而是替罪羊,称转向
攻击;攻击自己,称自我攻击。有些优生由于某门学科没有夺得第一名,就
极端仇视夺魁者,或者迁怒于其他同学;或者生闷气,恼恨自己等。
5.倒退行为
受障碍后表现出与自己年龄不相称的幼稚行为的现象,是倒退。意志力
减弱,缺少理智,看到自己的成绩下降就低估自己,丧失自信,认为自己一
事无成,从此,成绩、品行等一落千丈。
四、矫正优生心理障碍的方法途径
1.教育优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价值观
学习观
华人心语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和心理治疗电话:
国家注册高级心理咨询师QQ36289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