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容易诱发和强化自我否定意识。另外,不适当的对比,也容易强化儿童的自卑心理。另外一个方面的压力则来自学校,来自教师,近年来,学校教育对学生施加的压力,也十分严重。
由于受片面追求升学率思潮的冲击,教师对少数心目中的“优秀生”产生日益明显的偏爱心理,而对多数处于中间状态和落后状态的学生则表现冷淡,甚至厌弃态度。抽样调查发现:自己承认有偏爱心理的学校领导人与教师,在小学占92%,在中学占78%。这种教风带来的直接后果之一就是受冷淡和厌弃的学生普遍滋长严重的自我否定意识。
三、矫治学生的自卑心理,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l、深入了解学生、关心学生,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满足学生层次较低的心理需求;
2.适当考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能够忍受旷日持久的考验,不畏首畏尾。还可以用榜样的力量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3.教师要关心在集体活动中发挥每个同学的特长,并将这种特长及其最现实的社会效益影响、渗透到学生感到自卑的劣势方面,促使其进步;
4.创造宽松和谐的班集体,充分发挥学生集体教育作用,使自卑学生的不安、烦恼、孤独、离群等感情体验得到淡化或抑制;
5.多和家长联系,密切合作,形成合力,使学生生活在希望之中。
五
不愿“揭短”的心理现象是极不正常的。它对中学生道德是非观念的发展和良好的集体风气形成都有一定阻碍作用,也对教育工作者实施全面发展的教育带来一定的困难,要纠正、克服这种不健康的心理,主要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学生不愿‘’揭短”的原因
某些教育方法上的失误,使学生产生畏惧心理,从而不愿“揭短”。有些教育工作者不注意工作方法,处理问题时简单粗暴。发现学生的缺点错误不是去询问前因后果,做耐心细致的工作,而是不问青红皂白,严厉训斥,甚至进行人格上的侮辱,使学生自尊心受到严重的挫伤。因此偶尔出现了过失,当事者诚惶诚恐,别的人也跟着担心受怕,于是大家索性抱侥幸心理,查得出就挨你“一顿批”;查不出就算我走运,大家守口如瓶。
部分中学生认为“家丑不可外扬”,不愿“揭短”。他们不但不揭短处,相反还要相互袒护、掩饰。这样做了,还自以为是为集体争了光,为同学争了气,维护了集体利益。
正是由于缺少强有力的集体舆论,导致学生产生“事不关己”的心理。这使得积极的集体舆论难以形成,往往会出现敢于揭发错误和缺点的同学反而成了“众矢之的”,向老师如实反映情况的学生会在同学处受到很大的心理压力,遭到冷嘲热讽,于是就导致学生不敢揭短。不想揭短。
因此要使学生摒弃落后意识的影响,要为他们创设良好的环境,使学生在道德实践中体验到道德要求的合理性,注意把他们的
华人心语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和心理治疗电话:
国家注册高级心理咨询师QQ362890071